[返回意浏娱乐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扮皇上选妃子,春节过了一百年,德国小镇没一个华人却自称中国人

送交者: An4dy[♂☆★★★声望勋衔15★★★☆♂] 于 2021-03-03 15:18 已读 303 次  

An4dy的个人频道

+关注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年夜饭过后


这家的鞭炮烟气还没散去


那家的鞭炮就开始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



除夕的晚上


大人们嗑着瓜子聊着天


小孩子也理所应当的吃着糖果


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看着春晚


笑得合不拢嘴


最期待的就是宋丹丹和赵本山的小品



街上挤满了逛庙会的人


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的


也有吆喝着买糖葫芦的


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才有过年的气氛



这样的春节


记忆里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样子了


大鱼大肉想吃随时都能吃到


为了环保春节也变得静悄悄



就在大家都在抱怨


不能放鞭炮的春节


总是少了那么点味道的时候


德国的一个小镇


硬是拿出比过圣诞还要投入的热情



扮皇帝、选妃子、穿唐装


请财神、放鞭炮、舞龙舞狮


能想到和年味有关的事情


一个都不落下



过中国年,说中国话


这个神奇的小镇名叫迪特福特


位于德国最大的巴伐利亚州


小镇虽然人口不多


只有六千多人


但每年斋戒月前的周四


所有人都会为了一个节日


出钱出力出心思



这个节日不是什么当地的特色节日


而是“中国狂欢节”


而在这一天


他们把自己称为“巴伐利亚的中国人”



从狂欢节的第一天凌晨2点开始


所有人都忙着“变装”


孩子们脸上画着夸张的妆容


手捧弟子规


上街一通敲锣打鼓


“即刻开始,我们都是中国人了!”



随后


街道将迎来你想象不到的热闹场面


队伍由一群高鼻梁蓝眼睛的舞龙人打头阵


看样子像是深有研究过的



当然了踩高跷也绝对少不了


看孩子脸上


写满了开(害)心(怕)



新年必备呲花炮,安排!



节日的街头


还真就像是穿越到中国


京剧变脸颇有韵味



一半唐装一半当地服饰的创意服装


有种摸不到头脑的时尚感



你看不上眼的大花袄


在那里最受追捧



七仙女在德国下凡



蓝眼睛的“中国娃娃”



各路高僧连夜赶到



还有一些这种


咱也说不清咱也不敢问的造型



人物变不出花样了


就换个物种来cos



身穿唐装的小孩子们


“爱国”文化要从娃娃抓起



不想当皇上的小孩子


不是好孩子



当然了


也有成本不够热情来凑的“龙”



上一次见到这阵仗


好像还是在还珠格格里



可即便如此


他们还是觉得


单单是这些


可能还差点味道


于是


干脆还选上了皇帝



而这个竞选机制


也是出乎意料的简单


看财力?俗!


看地位?不!


看生辰八字?NO!


完全看运气!



比如现在在位的这位皇帝


就是在上一任皇帝去世之后


通过非常6+1的经典项目砸金蛋选出来的



谁看了


不禁都要道一句


这个方式未免有点过于草率


但是


皇帝一旦登基


就连市长见了都要磕个响头



大约下午2点左右


身披龙炮的皇帝


在中国大臣、妃子、太监、宫女的拥护下


被人抬着沿街巡视



巡演结束之后


皇帝还要宣读《告臣民书》


愿接下来的这一年


家园风调雨顺



随后


奏响“巴伐利亚的中国国歌”


是德国人和中国人都听不懂的那种


一直嗨到深夜还不算完


整个狂欢节会持续五天之久


忍不住都要唱一句


“咱们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



狂欢节年年都有


但是每年的主题各不相同


比如


这是往届的


有下河插秧的劳动主题



最精彩的还是要数2006年那届


“给皇帝选妃”主题


小镇上所有的漂亮妹纸统统出动


被竞选上的开心程度


应该不亚于获得“环球小姐”的头衔(有夸大嫌疑)



话说回来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


这个小镇变成这个样子呢



有种说法是


因为几百年前迪特福特人和中国人一起做生意


用白银换取了丝绸、瓷器和茶叶


一换可倒好


让他们彻底陷入了“中国味”的魅力中



慢慢的


拥有“中国特产”已经不足以满足他们


于是他们开始模仿中国人的样子


欢度中国最重要的节日



迪特福特第一次举办中国狂欢节是在1928年


打那以后狂欢节的中国色彩愈来愈浓


至今已经延续了近百年的传统


开始学着中国人用筷子


听说中国人每逢过节就吃饺子


他们也有模有样的包起来


和面和馅太难了


干脆就面包皮包着香肠也能意思意思



说起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在这个小镇是随处可见的


放眼望去


都是中文的街头



有融入中国元素的喷泉



有中国博物馆


有中文学校


有中医诊所


有中国文化展览


有中国太极和气功课程


有中德文化交流项目


还有中国旅游介绍


时不时还会邀请来自中国友人


品尝、看画、欣赏丝绣



最离谱的是


在镇子口立着一个石碑


石碑上刻着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距离



看了这群“中国人”有模有样的春节


带入感还真是很强


不论是真的热爱


还是自娱自乐


过年嘛,当然是开心就好呀

喜欢An4dy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