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渔樵笑谈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竟是鲁迅所说的?

送交者: 北望中原[★★★声望勋衔13★★★] 于 2024-03-29 10:26 已读 4778 次 2赞  

北望中原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4-03-29 18:19·陌闻史谈

前言

汉字是中国人的标配,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起到了延续文化传承的作用,九十年代初期,鲁迅在接受报社人员采访时斩钉截铁的说道:“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提起鲁迅先生,不得不说中国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篇白话文给中国人进行的启蒙,汉文虽然是民族传承,但也有很大的弊端,鲁迅先生的数篇著作点醒了无数人,让他们走上正途。

那鲁迅先生为什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会说出废除汉字这样的提议,他不仅没有发扬汉字文化,反而要废除汉字,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

一、民族要进步,必须废除汉字

鲁迅先生曾在进行文字改革时,书写的一部作品《鲁迅论语文改革》,这部作品中写到中国人口众多,但是百分之九十的老百姓都是文盲,识字读书的人少之又少。

一个国家,绝大部分是文盲的主要原因就是汉字拖累的,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是汉字拖累的,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汉字大多数都是用的繁体字加文言文。

汉文中的繁体字学习起来非常费劲,就连鲁迅先生学会、认全所有汉字都得需要一年的时间,汉字难学、难认难写大大增加了学习难度,当时的生活条件差,很多人都无法送孩子接受教育。

汉字的难度也是一道拦路虎,使得中国文盲的人数与日俱增,此时国家本就落后,遭到列强们欺负,如果文盲一事不能够改变,反而是继续增加,那这个国家就永无翻身之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里的人民,文盲人数占据了百分之九十,国家被封建思想统治,那这个国家要想崛起那就是难上加难,从这里看来,鲁迅先生真是高瞻远瞩。

鲁迅先生曾提倡新文字,这是因为他觉得繁体字和文言文是在误国误民,很多穷苦百姓本就没有条件学习,文字学习的难度这么高,直接阻挠了百分之九十人学习,毕竟有很多家庭都无法把孩子送进私塾,一学就一年多,学的都是汉字。

很多更难的学习需要一学就是十多年才能认清所有的汉字,学会它们怎么读,学会它们怎么写,只有当时社会上的地主或者是特产阶级才能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无忧无虑的学习。

近代历史上,百姓生活非常困难,连吃饭都成了难事,被地主和资产阶级压制,现代社会随着九年义务普及,已经没有文盲,可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文化传播受到时代影响,非常困难。

不仅是鲁迅先生,同时期的文学家、教育学这也都是如此人为的,例如北大的教师胡适先生还有李大钊先生都是如此人为的,鲁迅先生的同窗兼好友刘大白先生就曾发表了一篇作品《白屋文话》。

这篇作品中主要描述了中国国土幅员辽阔,中国地广人多,绝大部分都是地方被山区覆盖,山路崎岖难走,全国各地遍布大江大河,广袤的土地加上特殊的自然环境阻碍了文化的传播。

近代很多文学大家像蔡元培等思想家,一致认为,列强多次入侵中国的主要原因是封建王朝的统治,带来的落后,使得我们处处被西方国家欺负,清朝的皇帝们怕西方文化思想传入中国,诞生新的政治革命,推翻旧王朝的统治,给他们造成困扰。

因为中国文盲人数太多,终于在1913年北洋政府参考英国的汉语拼音读写的方式,组建了一场“读音统协会”,鲁迅先生作为废除汉字的主张者参与这场会议。

可在会议上,南北两地的人员,总会因为汉字的拼音读法和声调方面进行激烈的斗争,争吵最激烈的阶段,双方甚至动起手来,一较高下,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点声调的改变就会改变文字的意思。

这就侧面体现出汉字的厉害之处,当时为了更好的学习汉字,推行人们学习“拼音化”的文字,而这样形成了三个派系,一是标点符号派,由章太炎老先生未有的开始制定标点符号为基础的字母拼音,他的支持者有鲁迅先生还有朱希祖先生等人。

第二就是有点“拉丁化”,采取古罗马的字母派系进行改变,第三一个被称为偏帮派,古代小日子和中国有文化交流,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日本语言中有很多都是多参考古代文言文和繁体汉字。

汉字读音非常繁复,很难,专家们进行了长时间的商议,从此可以看出汉字学习有多困难,这也是让国人脱离文盲身份的最困难的一道门槛。

二、推荐白话文成为主流文学,发表《狂人日记》

九十年代初《新青年》进步杂志的主编是陈独秀先生,陈独秀先生入职北大后没多久,顺势结识了在教育部任职的鲁迅先生,他们在蔡元培先生的组建下一起为国家进步努力。

得知鲁迅先生前来北大办事,文学主编钱玄同得知此事,火速赶来,他和鲁迅先生握手介绍自己,考虑到鲁迅先生的白话文方面造诣,他立马向鲁迅先生约稿,希望他能够发表一篇优秀的白话文作品。

这一见面就是一个月,钱玄同先生一连跟着鲁迅先生一个月,最终他同意发表文章,一个月后鲁迅先生把自己的文章投稿到《新青年》,此时的民国教育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教育事业的领头者开始接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力,借着这篇优秀的白话文文章,发展让国人学习白话文替代汉文和繁体字,众位学术大家拜读完这篇及左后非常兴奋,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转折点。

《狂人日记》这篇文章带了很多批判性,众学者都知道文章的弊端,但没有办法,此时《狂人日记》是白话文的代表作,影响至深,这篇文章就成了一把青龙偃月刀斩断了那些封建旧思想,白话文促进了文化进步,让普通百姓能够学习知识,摆脱文盲身份。

三、文化冲突,两种的文化冲突

自从要废除文言文,想让国人转学白话文,《狂人日记》就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开端,繁体字不仅难学难记,还非常难写,为什么,那是因为繁体字就是一个“方块字”。

繁体字非常难写,一个字都得让人们学习很长时间,要想学好十几个繁体字就得花费数个月时间,要想学完所有的繁体字就得十几年的时间,而且会写还不一定会读。

在白话文主张之前,曾有一个叫“罗马化”的文字提案,瞿秋白先生曾提出过“拉丁化”的新型汉字读、写、记,但相比蔡培元先生的提议,以上两种方案刚一现世就遭到淘汰。

此时文字改革刻不容缓,随后李大钊先生等革命先驱开始推行白话文,给全国人民做思想工作,普及白话文,新文化的创新者知道汉字不能废除,但也不能延续下去,必须转化成白话文,因为要个旧封建社会彻底来个了断。

随着白话文开始发展起来,汉字也被保留下来,毕竟汉字才是中国的根本,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传承,不能因为繁体字不好写、不好记就把他们彻底废除,作出忘本的行为。

汉字被保留下来,中国人的根被保留下来,之后随着解放战争获得胜利,毛主席带领我们走向胜利,红军时期我们的部队里就到处都是扫盲队,建国之后全国各地都是补习班夜宵给全国人民扫盲补习。

结语

在当初那个混乱的年代,革命先辈做的任何举动都是为了让这个国家变得越来越好,当时的时代背景,摆脱文盲是重中之重,幸好国人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没有这些革命先驱的努力就没有我们的未来。


贴主:北望中原于2024_03_29 10:32:25编辑
喜欢北望中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人家说的是繁体字 (无内容) - wjb2009 (0 bytes) 03/29/24
说具体的。。。 (无内容) - 峻声 (0 bytes) 03/29/24
有一位第四代华裔美国人说得好: - 北望中原 (1037 bytes) 03/29/24
好!👍 (无内容) - 北望中原 (0 bytes) 03/29/24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