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 炮 儿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小学生沉迷废烟盒超过奥特曼?

送交者: amouravec[♂★★声望品衔10★★♂] 于 2024-05-03 8:16 已读 947 次  

amouravec的个人频道

+关注

最近的互联网上,咋都是烟卡啊?


打开抖音,全国各地的小学生都在忙着拍卡片,小红书上,小学生们分享自己收藏的烟卡,交换技巧。


热搜上也是一样,不过更多的,是关心这事的学生家长在讨论,“孩子迷上烟卡了,咋办啊”?



似乎一夜间,烟卡就风靡起来,席卷全国小学生的业余生活。


现在,你能在任何地方刷新到拍烟卡的小学生,他们三五成群,小手一撑,伏在地上,随后手掌挥动,在地上开始拍灰,属于是百分百的“妈见打”画面。


晚上写完作业了,趴在广西乡镇的操场上来上一局。



深圳路边的公园里也是。



还有杭州的地铁上。



拍烟卡,拍指代的就是游戏规则,两个人先通过石头剪刀布分出先后手,各出 1 张卡片,谁能把卡片拍翻就能赢走这张卡片,基本规则跟咱们小时候的拍画片,拍卡片大差不差。


之所以叫烟卡,是因为卡片都是从烟盒盖子上拆下来的,简单几步走,就能折叠成可以拍的卡片。



这些烟卡的来源非常简单,最简单粗暴的,就是直接找家长要,让家长快点抽,猛一点的,还会悄悄扒拉出家里的烟,自己动手。


即便是自己家里拿不到,外面的世界也“大有可为”,有人去烧烤摊,有人去商场垃圾桶,开启现实寻宝游戏。



由于烟卡的易得性,使得现在街头巷尾,总能看到小孩哥们手拎一条大烟盒,一打开里面都是各色的烟盒卡片,一碰头,就蹲下来,掏卡片开始华山论掌。



有竞技就必须有招数,不然炫酷程度少一半。


蝴蝶拍、蚊子炮、迫击炮、叠炮、后炮也就应运而生。



除了常规的拍卡以外,也有人为了显得与众不同,发明了一些高难度的,比如把卡围成一圈来拍,起名叫邻居敲门。。。



根据烟卡的稀有程度,小学生还会给它们排序。


排序体系有两种,第一种跟大人的世界一样,以货币衡量一切,越贵越牛逼,第二种是“物以稀为贵”,只要你有的,其他人没有,那才是尖货。



在翻烟卡视频时,我发现,有些地方的稀有烟卡,我见都没见过,根据同事的说法,他上次见到这个烟,还是小学的时候,看他外公抽的。



鄙视链的底端是假卡,所谓假卡就是商家瞄准了小学生群体拍烟卡的需求,从而生产出来的,印有烟盒花纹的硬卡纸。



而烟卡、烟盒在小学生的“炒作”之下,也成为了一种硬通货,想要这张稀有烟卡?可以,帮我写一天作业,或者拿钱来买。


感觉这些现象,似乎比烟卡本身更令家长和老师们担心。。。


现在,关于烟卡,家长们鲜明的分为了两派。


一派觉得应该适当守护小孩的童年乐趣,有人从老家掏出了自己的压箱底的玩具牌,“拍卡片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玩剩下的么”?



另外一派,就希望赶紧把这玩意给禁了。因为,烟与酒,会带来健康危害,还会带来很多隐患。


孩子总是趴在地上玩,衣服埋汰不埋汰?手上干净不干净?


还有,今天玩烟卡,明天是不是准备吸烟了?


不仅是家长担心,不少学校的老师已经开始跟班级里的小孩哥谈心,开始 ban 掉烟卡。



老师到底咋看待这件事情呢?


我们联系上了一位东北教师@赵一百,跟他聊了一聊。


赵老师告诉小辣椒,烟卡在他们学校里流行有段时间了,他也知道班里一直有,但最开始选择先观望,“大家都是小孩过来的,小时候大家不都玩这种嘛,当时叫 Pai 叽,属于玩具的一种,只要上课不玩,不影响学习就行”。


小孩哥们告诉他,他们之所以有烟卡,主要渠道是小卖部买的,一块钱八张。


这让赵老师感觉挺不好的,“你说你花钱买,那你钱从哪来呢”,而且花钱这事还会有个攀比,今天你多带一块钱,就能多买八张卡,成比谁有钱了。



其次就是路上收集,或者从朋友那赢来的,说是收集,其实也不知道是从哪个垃圾桶翻,不干净也不卫生。


现在网上甚至有捡烟实录,也不知道谁给拍的。。。



这些烟卡会被小孩哥们重新赋予价值,在赵老师的班上,烟卡的价值是跟着烟走的,烟越贵,烟卡就越贵。随着拍烟卡的游戏,小孩哥们现在也了解到了不少的烟的知识。


现在这群小孩简直对烟如数家珍了。。。


这事显然弊大于利。


赵老师还告诉我,学生一下课就聚集到一起玩就算了,课上也不专心听课,忙着交换烟卡,影响学习状态,另外,他发现有人开始喜欢闻烟卡上残留的烟味,玩烟卡并不代表一定会抽烟,但增加了小孩对烟的兴趣和接触烟的可能性。


在一次开完会后,赵老师溜达回班,就给所有的烟卡没收了。



“但你这给人玩具强制没收了吧,也不太好,只能搞一个替代品”。


所以,没收烟卡的同时,他又在网上买了一套质地较硬的卡片,上面有各种各样的习题,让小孩哥们通过比赛叠加答题的方式来赢卡,答对了题就能赢走卡,答错了就得输掉一张卡。


这套题卡还内置“排名”和奖励,题卡分为好几种颜色,赢得一定数量的题卡可以兑换文具等奖品。


现在他班上的其他日常也跟这个卡挂钩了,比如学习或者日常纪律方面表现好了就发一张,违反纪律了就扣一张。小孩哥们玩得比烟卡还起劲。



现在,赵老师所在的学校已经开会禁掉了烟卡,只允许普通“pai 叽”流通。网络上也涌现了越来越多老师,比如开始出奇招,有人教大家叠小时候的方宝。



图里这玩意,跟小辣椒小时候玩的一模一样。。。



我在想,这些烟卡之所以能瞬间抓住小孩的心,就因为它们就像游戏一样,有攀比,有虚荣,有竞技,有社交,天然就会流行起来,封禁是其中最简单最无脑的做法,其实没有烟卡,也有奥特曼卡,也有各种派对类游戏。


每一项都是一次“教育挑战”,这不仅仅是对老师的,也是对家长的。


比起一味的封禁,剥夺小孩哥们的快乐,当小孩哥们长大后,想起小时候这些老师们的“小心机”,也许会收获更多暖意吧。

喜欢amouravec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