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家居百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32岁苏炳添的金牌与营养餐

送交者: sky9[♂★★★中和★★★♂] 于 2021-08-05 8:59 已读 926 次  

sky9的个人频道

+关注

     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大战中,苏炳添获得了第6的成绩,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在当天下午的半决赛中,苏炳添更是跑出了9秒83的成绩,一举打破亚洲纪录。


今年已经32岁的苏炳添可以说是一位短跑界的“老将”了,9.83秒不仅是他职业生涯的个人最好成绩,也创造了黄皮肤的历史,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是亚洲名副其实的第一飞人。



苏炳添今天的成就绝对不是偶然,而是自己努力的结果,除了训练对自己严格外,与极其自律的饮食生活也是分不开的。有消息称,苏炳添不管是过年过节对自己的饮食都非常严格,不喝饮料,不吃夜宵,垃圾食物更是不碰,对于一些平常人可以随意饮食,对于他来说这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在备战奥运时,苏炳添还和他的营养师在节目里大方地分享了自己的营养餐。很多网友看了后感慨道:“越优秀的人越自律”。


平时营养师们会跟随运动员的训练,根据身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同时因为训练、比赛、增肌、减脂等需求的改变营养方案也会相应调节,营养摄入不均衡可能给运动员造成负担,从而影响比赛成绩。”



苏炳添这一顿的食量还是不少的,主要有优质蛋白(鸡肉、鸡蛋、牛肉、虾等)、欧米伽-3优质脂肪(如富含脂肪的鱼、坚果、籽类)、大量水果和蔬菜(如芦笋、小番茄、西兰花、蔬菜沙拉,提供抗氧化剂和膳食纤维)。吃的大多都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材,猪肉是不吃了的,因为猪肉吃了会让人很快的长胖,使得身体里面脂肪增多,这样就不利于短跑中的肌肉发挥了,就烹饪方式也比较简单,即使是在家庭聚会上,苏炳添也会拒绝辛辣油腻的食物,日复一日地坚持着,非常自律。



超强的自我管理是决定一个运动员成绩和职业生涯长度的关键因素,面对苏炳添这样的营养餐,很多的网友都表示自愧不如,毕竟听起来很容易,但是只要想想我们平时难以持续的减肥大业,就能知道十几年如一日的饮食约束有多难。



其实不管是专业运动员,还是想要减脂健身的小伙伴,只要控制好整体热量,饮食均衡清淡,多吃低脂低热量的食物,高纤维和维生素也不能少,再加上适当运动,瘦下来也不是难事,而且这样减下来的体重才是可持续的健康。下面分享三道适合减脂健身吃的美食菜谱,希望大家喜欢哦。



香煎龙利鱼


1、龙利鱼解冻,用厨房纸巾把龙利鱼身上的水吸干,将龙利鱼切成段,用盐、黑胡椒均匀抹在鱼身上,切几片柠檬放在鱼身上,腌制15分钟以上。


2、腌好后的鱼,两面抹上淀粉,我这里用的玉米淀粉。锅中刷一点点油,把腌制好的鱼片一个个放入锅内煎制,一定要小火,龙利鱼和鳕鱼一样,熟了之后特别容易散。


3、等到两面略显金黄,并带有微微焦香就可以装盘了。然后准备配菜,芦笋洗干净切段,放在油盐水里焯水,然后捞起待用。


4、旁边的柠檬挤在鱼肉上,撒适量黑胡椒细碎撒于鱼肉表面,最后加入迷迭香、芦笋,小番茄和柠檬,清新爽口的柠檬香煎龙利鱼就做好了。



鲜虾牛油果沙拉


1、牛油果对半切开后,旋转一下打开,用勺子把核挖掉,然后切小块备用(牛油果挤一些柠檬汁可以防止氧化)


2、牛油果要挑用手能稍微捏下去有点软的,太硬的不好吃;小番茄对半切开,鹌鸡蛋冷水下锅,水开后煮6分钟即可,去壳后对半切开;


3、虾去壳去头,锅内开水,加点料酒把虾煮熟取出放凉备用;或者虾仁用盐和黑胡椒腌制五分钟,平底锅刷油煎熟;


4、所有材料放在一起拌一下,撒下些黑椒粒粉调味或者自己喜欢的酱汁就可以了。



无米花菜炒饭


1、花菜放入淡盐水中浸泡5分钟,去掉根部后将花菜切碎,越碎越好。


2、虾去壳和虾线,将虾肉切成虾肉粒,放入盐和胡椒粉腌制片刻,其他蔬菜(番茄、胡萝卜、黄瓜)也切碎;


3、鸡蛋打散加少量清水(更滑嫩),热锅倒入少量橄榄油,加入蛋液翻炒,半熟后可以盛出备用;


4、另起油锅,花菜、黄瓜、番茄和胡萝卜丁倒入锅中翻炒,至胡萝卜变软,花菜变色,然后放入蚝油和盐调味,怕不熟的可以放点水焖一会儿;


5、然后把锅内的所有东西拨到一旁,再加入虾仁翻炒,虾仁很容易熟的,不到一会就变红了;


6、炒至锅内水分稍干时加入炒好的鸡蛋拌匀,即可盛出啦。

喜欢sky9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