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乐山,四川人的快乐星球!

送交者: icemessenger[♂☆★★★SuperMod★★★☆♂] 于 2021-06-24 3:37 已读 746 次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关注



我佛:来耍噻。摄影/项玥


跷脚牛肉穿肠过

乐山大佛心中留


吃货界有个神奇现象:外地人排队去成都吃,成都人排队去乐山吃。

放在旅游界也一样:没有一个四川人,不想去乐山度过一个巴适的周末。



2019年年末开通成贵高铁,从成都至乐山只需五十分钟,从乐山到贵阳也只需三小时不到。图为贵州鸭池河大桥路段。图/视觉中国


这座依山傍水的小城,山名峨眉,水名青衣,山水款款如川剧中的青衣正旦,螓首蛾眉,眼波流转;城内一尊巨型弥勒佛像,坐镇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之处,高高耸立,俯瞰人间。



大佛坐镇,谁敢放肆!摄影/姜曦


大多数人冲着这尊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而来,却意外拜倒在乐山美食的脚下——苏稽镇的跷脚牛肉、牛华镇的麻辣烫、风靡全国的钵钵鸡、别具一格的甜皮鸭、名头凶狠的狼牙土豆……四川美食,成都只是起点,乐山才是归宿。



罗城古镇,古镇中间是“船型街”,街道两旁布满茶馆。摄影/项玥


相比于成都的繁弦急管,乐山浓缩了四川平民化的一面——四川话软萌幽默,乐山话更是喜感十足;四川茶馆遍地,乐山盛产竹叶青与碧潭飘雪两大名茶;四川人爱打麻将,乐山除了“全民皆麻”,还有一种“扯贰柒拾”的娱乐活动……



“贰柒拾”,类似于“桥牌”。旱烟、盖碗茶、扯贰柒拾,安逸惨咯。摄影/姜曦


四川是中国的逍遥之地,乐山,则是四川的“快乐星球”。


中国最快乐的城市,姓“乐”!


乐山的安逸,首先来自于地理位置的优越:四川是中国的后方,成都是四川的后方,乐山则是成都的“后花园”。



乐山市地形示意图。制图/monk


乐山,地处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过渡地带。如果说成都是川西平原的中心,那么乐山则是川西山水的中心——

西北部的峨眉山为邛崃余脉,最高处的万佛顶海拔3099米,时而云海翻腾,时而金顶覆雪,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说;西南角的黑竹沟地处大凉山北麓,是处崇山峻岭,古木幽森,野生大熊猫往来其间,人称中国的“百慕大三角”。



覆雪的峨眉金顶。图/视觉中国


早在乐山还叫“嘉州”之时,北宋人就称其“山川形胜之地,为蜀中之冠。”

而来自雪域冰原之上、发源于高山深谷之间的岷江与大渡河如同天降,浩浩荡荡、奔袭千里,与青衣江一同在乐山汇聚。



乐山三江口。大渡河、青衣江、岷江在此汇聚于乐山。摄影/姜曦


流水切穿峡谷,时而气势雄浑如金口大峡谷,两岸奇峰对峙,宽不足200米,谷深却达2600米;时而眉清目秀如平羌小三峡,诗仙太白一联“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同时囊括了乐山最秀气的山水。



流水切穿的金口大峡谷。图/视觉中国


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交汇之处,乌尤山、凌云山如佛睡卧,开凿在凌云山丹霞山体上的乐山大佛抚膝而坐,流水堆积砂砾产生的纹理,成为了佛像衣襟上生动的褶皱。



岷江是川西、川南物资聚散和对外交流的重要水上通道。图/视觉中国


有峨眉青衣勾勒山水,有大佛坐镇平定风波,乐山,能不逍遥?


四川最“佛系”的城市


每一个到过乐山的游客,都曾在乐山大佛之下感到自己生而渺小。

这尊背山面水、足踏三江的巨大佛像,塑造了乐山人“天生佛系”的性格——据说乐山人丈量水位的方式,就是看江水是否漫过了“大佛老爷”的脚趾。



乐山大佛位置示意图。制图/波普蜥蜴


佛教早在东汉时期就传入乐山。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麻浩崖墓、柿子湾崖墓发现的3尊佛像和二十世纪末在乐山城郊西湖塘崖墓出土的“施无畏印”陶俑,是中国最早的佛像之一。

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也就是俗称的“乐山大佛”,则开凿于盛唐时期——在五代以前,作为“未来佛”的弥勒佛,造像正如眼前这尊大佛一样,往往是宝相庄严、面露慈悲,而非今天袒胸露腹、大肚便便、笑口常开、和蔼可亲的胖大和尚形象。



僧人与古佛。图/视觉中国


在历史上,大佛与乐山人紧密相连。乐山城的历史,堪称是一部“乐山大佛整容史”。

1059年,当乐山还叫“嘉州”的时候,隔壁的眉州老乡苏轼出蜀路过凌云寺,发现曾经“斑斑满面生苍苔”的佛像,变得“金翠晃荡祥光开”——显然,北宋人为大佛做了一次“祛斑除皱”,这也是最早对于大佛修缮的文献记载。



大佛的“侧脸杀”。摄影/李白的酒杯 图/图虫·创意



最近美颜后,更像“白面书生”了。摄影/bestview 图/图虫·创意


宋元战争后大像阁被烧毁,整个明清两代,大佛一直杂草丛生、面容风化。我们今天看到的大佛面容,则主要来自于近现代维修——民国时期重新描绘五官、涂上“腮红”、植上发髻;建国以后还进行了“增白”、“磨皮”等美颜操作。以至于乐山人郭沫若回家时开玩笑说:

“你们在维修大佛的时候,涂上了一层白色,像一个白面书生了。”

如果说凌云山的大佛是“一枝独秀”,那么峨眉山的众多佛寺则是“遍地生莲”。



峨眉金顶上的华藏寺。摄影/英俊又潇洒 图/图虫·创意



峨眉山牛心岭下的清音阁,是我国佛寺园林建筑的典范。摄影/胡文凯


峨眉山,位列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从山麓的报国寺、万年寺,到峨眉金顶的华藏寺,大大小小的寺庙近30座。寺庙大多依山而立,梵宇宫殿、庭阁桥廊,或隐于密林深处,或立于翠峰之巅,或建于幽谷之间,或依于危崖之畔,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



峨眉山茶园。摄影/吴学文


哪怕是峨眉山盛产的茶叶,同样与佛教文化相关。古代的峨眉雪芽,本就是历代高僧自种自制自饮,被称作“禅茶”;今天的四川名茶竹叶青,也是陈毅在峨眉山万年寺品茶时所起之名。


天府之国的“后厨房”


在四川,火爆的自贡最懂做菜,温和的乐山最懂小吃。



乐山街头小吃摊,巴适得板!摄影/馬湙森 图/图虫·创意


而在花样繁多的乐山小吃背后,正是当地稳定的环境和丰饶的物产——乐山自古产粮、产盐、产煤,在作家邱硕的笔下,数千年前的“开明部族”选择在乐山定居,正是因为这里“有唾手可得的粮食,取之不竭的盐卤、自燃长明的火”。



嘉阳蒸汽火车,因为煤矿产业而修建,是目前国内还在正常运营的客运蒸汽小火车。 图/视觉中国


秦人灭蜀,在开明王朝最初的所在地建立了南安县——即是今天的乐山。此后的两千多年中,该城就一直是县、郡、州、府、路、道、专区、地区、市一级的治所,行政区划的相对稳定,使乐山得以保持繁荣。



东风堰千佛岩景区古建筑群。



景区内的摩崖石刻。


成都有都江堰,乐山有东风堰。古老的都江堰让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相比之下更为年轻、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东风堰,则让青衣江沿岸成为千里沃土,直到今天,依然是乐山市的第二大水利工程。

而丰富的盐卤资源,发达的盐业,更是催生一道今天大名鼎鼎的菜品——跷脚牛肉。



古镇苏稽的翘脚牛肉,看着清清白白,可别忘了左下角那盘混着海椒面的蘸料。摄影/胡文凯


据说清光绪年间,乐山的五通桥一带盐业发达,拉卤水(制盐原料)的牛老了以后,被就地宰杀,下层劳动者吃不起牛肉,便沿河支锅熬煮牛杂。场地简易,没有座位,食客们干脆跷起二郎腿端着碗吃,跷脚牛肉便因此得名。



汤需要熬煮三个小时以上才更入味,来早了可以先摆会儿龙门阵。摄影/境索相馆 图/图虫·创意


关于饮食和物产的渊源,乐山人体会颇深——

乐山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产糖,一道迥异于川菜火辣滋味的甜皮鸭因为地利而诞生;盛产茶叶的峨眉山,同样孕育出风味独特的野生藤椒,塑造了乐山钵钵鸡里的椒香味儿。



油亮的乐山甜皮鸭。



加了白糖和芝麻的蛋烘糕。


冠绝四川的西坝豆腐,据说非得用来自桫椤峡谷的水源才够香;乐山干绍面里的臊子,有一味肯定是来自犍为的芽菜;当地叫做“三不沾”的叶儿耙,也得是本土所产的大叶仙茅裹着才好吃。



制作过程中的“三不沾”叶儿粑。摄影/胡文凯


自古物产丰饶,滋味可盐可甜,乐山,能不巴适?


乐山,四川人的快乐星球


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往往与当地的女性地位成正比。

在乐山,这一点体现在众多以女性称谓冠名的餐馆。每一种声名赫赫的乐山小吃背后,都站着一位在餐饮界叱咤风云的女人。



“芳芳”,也是典型的女性称呼。 图/图虫·创意


年轻点的,往往自称“姐妹”,有人开玩笑说,在乐山最受欢迎的女人有两个:一个是华姐,一个是九妹,她们被喜欢,是因为一只嫩滑入味、爽脆弹牙的凤爪;资深些的,则叫做“婆婆”,最知名的“叶婆婆钵钵鸡”,早就风靡全国,征服了无数人的味蕾。



九妹凤爪。



乐山钵钵鸡。


最普遍的,还得是各种 “嬢”(阿姨)。在乐山的街头,随处可见“某二孃”“某三孃”的招牌林立——最多的是跷脚牛肉,几乎用尽了姓氏和数字的组合,还有做豆腐脑的何四嬢、做咔饼的毛四嬢、做蛋烘糕的雷四嬢、做排骨面的潘六嬢……



蛋烘糕。



凉糕。


在乐山吃饭,几乎很难踩雷。和互联网时代花里胡哨的IP不同,用名字做招牌,砸了,那就是一辈子的事儿,这是乐山人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高超手艺带来的信心。

相比于成都“大城市”的面面俱到,乐山人更执着于对饮食品质的追求。各种小吃回到了乐山,都有了诚意满满的“Plus版”。



只有手工搓出来的冰粉才有这种细密的气泡。



“丈母娘冰粉”。


一碗四川人民都爱吃的冰粉,被乐山人打扮得花枝招展。香蕉、葡萄干、红豆、醪糟、红糖、糍粑......各种材料铺满一大碗,越看越让人欢喜,像丈母娘看女婿一样,故唤作“丈母娘冰粉”。

还有全国人民都吃的豆腐脑,大半碗都是骨头汤勾芡而成的浓汁,只有薄薄一层豆花浮在上面,加上厚重的炖牛肉,再拌上剁碎的大头菜、炒黄豆、炸花生米,佐以小笼粉蒸肥肠,“峨眉派”的还要加上酥肉,“牛华派”的则放入粉条撒子。



配料满满的豆腐脑。摄影/胡文凯


乐山的豆腐脑也算豆腐脑?根本就是一道伪装成小吃的硬菜!

乐山人好吃,也好玩。四川全民麻将,乐山的茶馆几乎都是“打牌为主,饮茶为辅”,除了麻将,乐山人更偏爱可随身携带的“贰柒拾”牌(类似于桥牌)——几乎每个乐山人的车上都有一副牌,上车打、下车打、茶馆打、路边打、在家打、爬山打……

如果去乐山,看完气势雄浑的大佛,游遍夜色迷离的三江,融入当地人搓搓麻打打牌,然后在华灯初上时走街串巷吃小吃,配上一瓶荔枝味的“峨眉雪”……漫天仙佛心中留,各路美食穿肠过,仙气飘飘和人间烟火,都齐了。



报国寺下一炷香,吃好喝好身体好。摄影/胡文凯


喜欢icemessen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