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放过印度人,还有大象

送交者: icemessenger[♂☆★★★SuperMod★★★☆♂] 于 2021-06-14 1:07 已读 285 次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关注




“天打五雷轰”是中国人常发的毒誓,但如果去了印度,这类誓言很容易“应验”。遭雷击致死,是印度夏季最常见的死因之一。

“27人殒命,8人受伤”。

6月8日,印度官员接受媒体采访时,通报了此前一天发生在西孟加拉邦雷击事故的伤亡情况。

这则事故在外人看来很难不感到惊讶,但对事发地的印度人民而言,“闪电杀人”是年年上演的惨剧。根据印度灾害管理局统计,印度平均每年有超过2000人死于雷击事故,是最常见的致人死亡的自然灾害。


致命雷击



中国人俗语里有很多跟雷电相关的说法,其中被雷劈到的人多是跟做坏事和发毒誓关联起来。

但现实生活里,雷电这种自然现象并不能随着人的主观意愿改变,不幸被击中的更多是普通人。西孟加拉邦的27名死者里,大多数是该州的农民,雷击发生时他们只是在户外劳作。

那是一场风暴带来的“空中杀手”,袭击了西孟加拉邦的6个地区。一架从孟买飞往西孟加拉首府加尔各答的航班在降落时,也遭遇风暴,导致8人受伤。



热带气旋“亚斯”5月26日登陆印度,当地洪水爆发,房屋坍塌,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事故发生后,印度总理莫迪当天在推特发文关注此事:“我的心与所有因孟加拉邦部分地区闪电而失去至亲的人同在。愿伤者早日康复。”

随后他宣布,为死者的近亲提供20万卢比(人民币17478.3元)的经济补偿,为伤者提供5万卢比(人民币4369.58元)的经济补偿。而在6年前,这项补偿金额是50万卢比。

另外,“印度抵御闪电运动”(Lightning Resilient India Campaign)组织公布的一项数字显示:2015年-2019年间,遭雷击死亡的受害者家属共获得了55.97亿卢比的赔偿。

在印度,这样的惨剧和损失年年发生,且几乎覆盖了该国大部分地区。在印度首份“年度闪电报告(2019-2020)”(以下简称“年度报告”)中,统计了2019年4月-2020年3月闪电致各州人员死亡的人数等数据,印度28个邦中有25个邦发生过雷击致死事故。

其中,北方邦、中央邦、比哈尔邦、奥里萨邦和贾坎德邦是雷击的重灾区,在上述的统计周期内,死亡人数平均226人。

这份统计之外,以往各年,印度遭受雷击的伤亡人数依然超出我们的想象。根据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的最新数据,2019年,印度有近2900人死于闪电。按照BBC的统计,2018年印度死于雷击的数字是2375人,2017年是2885人。

而在2020年,一段时间内,印度比哈尔邦死于雷击的人数甚至超过了感染新冠肺炎致死的人数。据法新社当时的报道,2020年3月到7月百日间,比哈尔邦就有222人“被雷劈死”。尤其是在6月底到7月初,短短十天内就有147人命丧“闪电之手”。



2020年6月底至7月初,印度北部比哈尔邦10天内发生的雷击事故已经造成147人死亡。(来源:法新社)


而同时期,当地因感染疫情而死亡的人数为98人。

每年6-9月,在夏季季风带来充沛雨水的时候,也带来了密集的且又致命的雷暴闪电。这时,印度雷击事故频发的几个邦总是以一种惨烈的方式登上各国际媒体的版面和网站。而且在伤亡人数让人惊讶的同时,印度的闪电次数也同样超出一般人的经验范围。

年度报告提到,闪电次数最多的北方邦,在近一年间产生了148万次闪电。最少的锡金邦也有1703次。更夸张的情景发生在2018年的4月24日,当天13个小时内,印度南部安得拉邦记录了36749次雷击。

笼统而言,闪电分为三种——云间、云内和云对地闪电。云对地闪电便是“杀伤”人畜的闪电类型。一般流过人体的电压超过36伏,便会造成伤害。而一次闪电的电压高达几百万伏,若不幸被闪电直击,很可能的结果就是身体被撕裂,内脏被烧焦。

而且雷击造成的损害不止于人的生命。

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的雷击灾害发生前,印度阿萨姆邦发现了18具野生大象尸体,印度森林部门初步调查认为,它们很可能是被雷击致死。



2021年5月14日,印度阿萨姆邦发现18具野生大象尸体


2019年4月,闪电还击中了古吉拉特邦的巴纳斯坎塔炼油厂,导致房地产价格下跌2.5亿卢比。此外,雷击还会引发森林火灾,破坏建筑设施等。


是天灾也是人祸



印度如此密集且危险的闪电,主要是其气候所导致。印度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每当6-9月的雨季来临时,西南季风带着索马里寒流北上,将一年的雨水几乎集中降完。

随之而来的便是强烈的对流天气,厚重的云层产生滚滚天雷。

有些年份,阿拉伯海的冷风北上时与印度北部的暖风相遇,就会导致大面积的云层覆盖,大大增加了雷击的机会。

2018年4月那次在13小时内发生3万多次雷击的情况,就是因为寒暖流的相撞。当地紧急行动中心的官员曾对媒体称,云层的覆盖范围超过200公里,“根据我们的经验,这是非常罕见的。”

但雷击惨剧的产生的背后,不光只是天灾,还有一些间接的人祸。

2014年,美国伯克利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的几位学者合作研究发现,气候变暖显著影响着雷击次数。他们根据美国国家闪电探测器网络一年的数据,通过实验得出气温增高会增加雷击次数的结论。他们预测,全球温度每升高1度,雷击频率就会增加12%。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研究员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气候变暖,到本世纪末,北极闪电在北方陆地上空将增加一倍以上


从这点来说,雷击导致死亡人数的增多,是我们人类共同作的“恶”。

另外,这种由气候带来的闪电就像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很难对其进行改造。但在雷击发生前发出预警,能最大限度使得人们避免受伤。

这一点不难办到。十几年前,国内的预警系统和信息接收渠道没有现在这般完备和畅通时,每年也有不少人死于雷击。

2007年7月,新华社曾报道当月全国因雷击致死141人。但现在,国内很少听到比较严重的雷击灾害,这受益于准确及时的天气信息预警和便捷的信息接收渠道。

但印度的雷电预警系统起步过晚。根据印度国家灾害管理局官网公开的资料,印度政府在2018年6月才组织成立相关小组,开发预测雷暴发生以及闪电、闪电概率、暴雨、阵风等的预测工具。

而在那之前,几乎没有系统能及时给人提个醒。因而,缺乏及时的预警信息成了雷击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也值得关注。根据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数据,从2001年至2018年间,共有42500人因雷击死亡。而这些雷击死亡灾害只有4%发生在城市,其余全部发生在农村。

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农民的生计依赖于户外劳动——耕作、放牧、捕鱼。而且因为贫穷,这些农民多居住在铁皮屋顶的房子中,更容易招致“闪电”的攻击。



遭遇雷击后的印度村庄(来源:新华网)


他们在缺乏预警信息的同时,也缺少雷电的基本常识。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在所有雷击致死的人中,78%的人是因为站在树下被雷劈到的,而这本是可以避免的。 


预警系统容易“落空”



2018年后,印度开始重视预警系统的建设。

由印度热带气象研究所(IITM)、印度气象局(IMD)和中期天气预报国家中心(NCMRWF )的科学家们协同合作,开发了一个整体的监测系统,可用于临近预报(长达1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的高分辨率模型预测。

后期,他们又将高分辨率卫星观测、闪电传感器观测和雷达观测合并,进行更长时间和更准确的预报。在2019年的季风期,这套监测系统投入使用,目前在印度国家管理局官网可以看到该套监测系统。

此外,IMD开发了专门发送闪电预警信息的手机应用程序Damini和Mausam。但这一系列措施似乎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监测和预警系统投入的2019年,雷击致死的人数(2900人)跟上年(2357人)比并没有显著减少,反而增加了400多人。



雷暴多发季节正直水稻播种季,大多死者是在田间劳作时遭遇雷击


问题依然出在农民和户外工作者身上。印度分雨季和旱季,雷暴是伴随着农业最需的雨水一块来的。雷击最频繁发生的时候,也是印度第二季水稻的种植期,属农活繁忙的时候。所以大部分印度农民就算明知有雷击的风险,但依然会外出下地干活。

另一个问题是,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农时不带手机或不会时常查看手机,而且还有一些人根本没有智能手机。这种情况下,政府发布的雷击预警信息“落了空”,无法准确有效地起到预警作用。

此外,据法新社报道,印度部分农民因为受教育状况和经济条件限制,在雷击受伤后,并未及时就医,而是用他们自己的土办法治疗。很多时候,这种治疗方式反而增加了伤亡。

同样是教育状况的限制,导致很多人在遇到雷雨天气时仍然跑到树下躲避,成为活靶子。印度政府虽在媒体和灾害管理局官网放出很多防雷击提示和安全教育的材料,但实际效果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中央政府和多数邦政府都没有将雷电警示为一场严重灾害。


喜欢icemessen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