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数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华为今天的失败,原因或许在很久之前就埋下了

送交者: An4dy[♂☆★★★声望勋衔15★★★☆♂] 于 2020-12-05 10:00 已读 451 次  

An4dy的个人频道

+关注

最近的科技圈依然是一副繁荣的景象,但是想必长期关注科技圈动态的朋友此时或许会多少有些黯然伤神吧?因为,物竞天择,此时的科技圈中的繁荣只属于胜利者,而失败者也已经黯然离场。在国内的明星企业华为因为环境因素受到限制,不得已将其独立出来的荣耀打包出售,对于华为这种断腕求生的境况,众说纷纭。但是不管怎么说,华为就仿佛是昙花一现,在经过刹那间的美丽之后留下的只是让人悲愤的叹息。




反观那个曾经被华为CEO任正非称作为“华为的老师”的苹果,那个曾被无数网友“义愤填膺”的苹果,被“万人骂、千夫指”的苹果,依然混得风生水起,依然如天王巨星一般享受其他人众星捧月般的待遇。有人曾愤恨地说:“华为到底错在哪里?竟受到如此待遇?”是啊,华为到底有何错?即使是GJ出手都无法弥补?




我想这一点是当下很多人心中的疑惑,而我今天说起这个是因为似乎我已经找到了答案。在华为没有受到环境因素干预的时候,国内的科技圈资讯几乎被华为以及苹果所承包,但凡这两家有任何的动作都可以受到高度的关注,但是随着华为的“东窗事发”,科技圈中成了苹果独有的舞台。而我就是从这些事中寻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科技中的数码圈中,最近苹果的风头可以说无人能左右,频繁霸占热搜的同时,还吸引了不少的分析机构的目光。






原谅我这个人比较絮叨,或许看到这里你还不太明白,那容我接着往下说。再经过我们的所谓的“权威”分析机构的判定下,苹果的这个芯片变得毫无价值,但是在用户眼里是什么样呢?再经过很多人体验之后,都觉得性能很强、速度很快,不仅续航加长了,还能运行iPhone手机的APP,属实太便利了。于是说:若是苹果这个芯片得到普及,那么很多人愿意放弃其他品牌的电脑,而其他品牌的电脑唯一的优势仅仅是Windows而已。




此时也有很多唱衰者说,苹果在windows面前一点优势没有,因为Windows系统的优点苹果无法企及,而且Windows有着海量的用户群体的支持。这是我们国内大部分人的想法,但是实际情况呢?据我查证苹果是在11月11日发布 M1 芯片的,至今也不过 12 天,却已经有一大波软件厂商跑出来说:“我们已经在适配 M1 芯片了。”比如说,国内的有腾讯 QQ,甚至在苹果发布会的前一天,已经推出了新版本适配。而 WPS、剪映等等,也在几天之内发布了内测版。




除了国内这些基本装机必备的软件开发商之外,国外的开发团队适配的速度也丝毫不逊色,首先是有着号称软件“生产力”的软件巨头Adobe,已经率先将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了适配,而后最主要的是作为苹果的竞争对手微软此时也第一时间站出来说:“我们也适配了!”要知道微软曾跟苹果打过一场堪称世纪级别的官司,要说苹果最大的仇人是谁,那么非微软当仁不让了。但是,微软的此时的态度就很神奇了,在苹果发布会第二天就推出了Apple Silicon的office2019通用版本。




连苹果的死敌微软在软件适配上都如此的积极,更不用提其他的开发团队了,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可以明白我要说什么了。通过这些大佬以及团队的行动来看,给我一种苹果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的既视感,他的号令一出,立刻就会有千军万马来响应。而这些人呢,单独拉出去都可以说是独当一面的存在。




微软、Adobe就不提了,单单就是参与这次适配行动的软件开发者,他们哪些不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什么QQ、各种社交软件、游戏等等,他们手下又谁没有着庞大的资源?那么他们为什么都是以一副很高兴的态度选择跟苹果玩呢?这样跟大家说吧,或许你就懂了,“成年人没有感情”这句话形容这幅场景我想最合适不过了。大家选择跟苹果玩的愿意无非就一个,利益!




或许我说的比较直白,有些伤人,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理由的合理性。当年,乔布斯可以因为苹果的生死存亡选择跟微软谈和,而最近苹果同样因为利益跟高通选择了和解。而他们又愿意与苹果和解,为什么?这就是我今天的主题,品牌价值。苹果,这两个字在我们的眼中代表的是产品,但是在那些商业巨头的眼中是无尽的资源以及无限的可能。




他们之间相互提防,但又相互崇拜,在彼此提防的同时又可以做到彼此的资源共享。用个最近刷短视频学到的话:“下雪了路滑,摔倒了自己爬起来,要想朋友帮帮你,你得烟换烟茶换茶!”,我们再看看华为呢,在受到限制而割腕求生的时候,有谁站出来了?小米没有,OPPO没有,VIVO没有,其他的更别不用说了,那大家为什么不给你站队呢?虽然有些话不可以明说,但是回顾一下华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华为展现出了“圈子不同别硬容”的姿态。“我一个挣500万的,凭什么跟你挣100万的玩?”




我这样说,并不是没有依据,虽然现在这些信息早已无法查证(我已经搜索了2天,但是依然没有找到),但是作为媒体作者的我依然有一丝印象。记得那是2016年,国内的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佬实际上在底下有过一次磋商,国内手机行业发展初期,大家凭借“廉价”策略以及机海战术成功地完成了行业的洗牌,那时候小米才刚刚成立没多久。两套策略的运用让大家都有了稳固的地位,那时候大家在某位大能的牵线下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商议。




其中便有对机海战术叫停的建议,因为当时大家对机海战术的利与弊是十分清楚的,于是大家决定应该在产品质量上下一些功夫,而当时的协商结果是很满意的,大家一致认同了这个建议,但是随后其中出现了“背叛者”。是谁,想必就不用多说了。因为时间久远,我已经无法提供相关的资料了,大家有时间可以自己去搜索。而这个“背叛者”因为自身的利益而舍弃了信誉,最终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其他人拉开了差距。




最后我们讲个笑话:小米收购了荣耀,我想这个笑话足够大家笑半天,但是这个笑话却给我带来了沉思。为什幺小米就不能收购荣耀,或者小米通过自己的途径来帮助华为一把?现在的小米是有能力收购荣耀的,但是大家一听到这个就笑了,为什么?因为经过时间的演变,大家潜意识中对小米予以了否定,这就是我们现在社会中的“圈子”文化。换算到这些品牌的身上便是品牌价值的问题,若小米跟华为的排名一样高,收益一样高,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品牌价值又是什么?是你跟别人谈条件的唯一资本。你品牌价值高就有足够多的利益,有足够的利益别人自然而然的愿意跟你“玩”。




比如苹果吧,在品牌价值这块就很会运营,他会扶持他的供应链中的企业,他会把这些企业的价值打造成跟自己一样高,不对等的时候他会放下所谓的姿态,当他们一样高的时候苹果只会多一个给力的朋友而非对手。这便是华为失败的点,这么多年来华为确实为获得市场铆足了劲,但是试问一下,在他获得市场的同时是否有顾及到别人的死活?​为了求生,挖别人的人,单单就这一件事就足以说明一些问题了,所以,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这种现象不止在华为身上有,甚至可以说这个现象在国内是很普遍的,不知道我这个文能否戳中一些人的痛点,也不知道我费劲巴拉的划拉这么多字可否唤醒这些企业的良知,毕竟合作共赢才是出路啊。

喜欢An4dy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