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情感笔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我没偷,是她冤枉我”,凌晨12点我和老公办了件永不后悔的事

送交者: An4dy[♂☆★★★声望勋衔15★★★☆♂] 于 2021-01-19 13:25 已读 660 次  

An4dy的个人频道

+关注

1995年,我6岁。



这一年夏天,爸妈把我从乡下接到重庆来读书。



为此,他们特意租了一套楼房,就在学校附近。



或者更准确地说,这一切都是妈妈的坚持。



因为,她和爸爸吵了不止一架。




彼时,是他们来城里打工的第四年。



妈妈做钟点工,爸爸当棒棒,就是拿着一根棒子帮人挑货物的挑夫。



四年里,我一直在老家跟爷爷奶奶生活。



爸爸希望我在老家读书,这样他们再打几年工,多攒点钱,就可以造一座像样的房子,然后,再生个男娃,那样的人生就是他这辈子的终极目标了。



但妈妈不同意。



她亲眼在雇主家看到,那些家长在教育上对孩子的一掷千金,也目睹了跟我同龄孩子的多才多艺。



她坚决不肯再生二胎,要把全部精力财力用在培养我上。



为此,她甚至对爸爸放下狠话:要生儿子跟别人生去,我一个人也能把阿娟养大养好。



关键时刻,原则问题上,我爸其实是犟不过我妈的。




可是,供一个孩子在城里读书,对农民工来说,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房租水电,校服文具这些额外开销,让从前每月都有所结余的爸妈,突然成了月光族。



用爸爸的话说,午饭多加点肉都觉得罪过。



可是,妈妈却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坚持给我报了少年宫的声乐班。



因为这,爸爸跟她一吵再吵。



“我已经榨干骨头供她在城里读书了,唱歌能当饭吃吗?不看看自己兜里有几个银子。”



可妈妈有自己的坚持,她觉得再苦再累都能承受,但不能苦了孩子。




为了这些额外开销,妈妈从前每月还能休息两天,但现在,一天也不休了。



我是在人生中第一次登台表演的时候,才知道妈妈的良苦用心。



那是我小学四年级的六一,恰逢建国五十周年,我参加了少年宫合唱团的全市巡回演出,而且是领唱。



第一场演出是在工人文化俱乐部,妈妈破天荒的请了假,专程看我演出。



刚开始,我特别紧张,大脑一片空白,但当指挥手势起,音乐缓缓响起时,我整个人就像灵魂归位一样。



那一刻,我所有的胆怯都消失了,台下掌声雷动,少年的我,想着妈妈在台下的某个地方正注视着我,突然间就哭了。



那一刻,我特别想抱抱妈妈,觉得她太不容易,更明白她为什么勒紧裤腰带也要让我站到这里。



她比任何人都知道,我们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自卑,她就是要用自己的艰辛和坚持换来我的心气。



有些成长,其实只在一瞬间。



站在城市舞台上,在那样陌生而热烈的掌声里,我懂得了妈妈对我人生的托举。




上小学时,我的成绩始终处于班级中游水平。



每次考完试回家,爸爸看完我的成绩单后,脸色都非常难看。



但妈妈总能找到值得表扬的具体地方。



比如,普通话说得越来越标准;比如,交到了几个好朋友;比如,参加了几次校园演出活动;又比如,衣服鞋子洗得特别干净……



她一直小心地维护着我的自尊,培养我的自信心。



而妈妈于我来说,就是最好的教科书。



她做事严谨认真,是所在家政公司的金牌保姆。



有很多客户有意高薪请她做住家保姆,但为了照顾我她都拒绝了。




我清楚记得每到春节前夕,总有几个雇主开着车给妈妈送年货。



我们好不容易回老家呆上几天,雇主的电话就会打过来,催妈妈回去,声称她再不回去,家里就乱成一锅粥了。



有一次,妈妈因为阑尾炎入院,结果几个雇主轮流去医院探望,硬往妈妈枕头下面塞钱。



病床上的妈妈一边跟人推搡着,一边感动得直掉眼泪。



看得出来,落泪的妈妈很幸福很骄傲。



她总是对我说:“只要你真诚善良,做人做事不亏良心,不管生活在哪里,不管干什么职业,别人都不会看不起你。”



她还向我举例:在雇主家干活时,有些活可干可不干,但如果她想偷懒,哪怕走路被石子绊了一下,都会觉得这是报应。



妈妈讲的道理,永远这么浅显易懂。




爸妈同年同月同日来到城市,可两个人对城市的印象却永远大相径庭。



爸爸每天回来就抱怨又遇到多么挑剔难缠的主,抱怨城里人的傲慢与偏见。



而妈妈的嘴里,永远是哪个雇主多有教养,哪个雇主多么和善,跟谁谁谁又学了什么新东西……



爸爸始终很难把他乡当故乡,而妈妈热烈迅速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每次听他们议论遇到的人和事,我就在心里默默地想:一定要做个像妈妈那样热情乐观的人。



是妈妈让我明白,人的面子与境遇其实都是自己挣来的。




到了初中时,我已经基本适应了城市生活,成绩也渐渐有了黑马迹象。



唯一拖后腿的,是英语。



而这时的我,已经可以看到爸妈的辛苦,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给他们增加额外负担了。



我答应老师会用一学期时间把英语成绩提上来。



然后,我去了枇杷山公园,那里有一个英语角。



我就是靠在英语角的相互交流,生生把成绩提上来的。



而妈妈,是直到成绩公布,老师让她去学校给其他家长分享教育经验时,才得知我在枇杷山公园跟人家学习英文这件事。




记得妈妈开心得哭了,也因为这件事,爸爸的转变特别大。



从初二开始学校有晚自习,爸爸每天都来接我。



每次回家路上,他都会从包里掏出一些零食给我,有时是一碗炒河粉,有时是一块巧克力,有时是一杯热饮……



包括对妈妈,从前特别大男子主义的他,也开始做饭做家务。



爸爸不善言辞,可他用行动表达着对我们母女的关爱。



而这个转变对我们家来说,不仅仅是夫爱与父爱的归位,更重要的是,是乡村文化与城市文明碰撞后的融合。



也直到此时,我们家才算在城市扎下根来。



尽管我们的房子是租的,学校也是借读的。




我高二那年,发生了一件事。



或许在别人看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对我们家来说,却是这辈子都无法释怀的大事。



那是一个冬天,临近春节,妈妈在雇主家干完活后,女主送了妈妈一箱车厘子。



妈妈觉得那个季节的车厘子太贵重,百般推托。



但女主也无比坚持,说忙活一年了,春节给孩子尝尝鲜。



妈妈当时动心了,因为她觉得我从来都没有吃过车厘子,于是就收下了。



谁知,女主与婆婆同住,老人本来就对女主全职太太还请钟点工这件事看不惯,一直想方设法想要赶走妈妈。



看到女主给一个钟点工那么贵重的水果,婆婆火了。



她等儿子回来后告状,说她亲眼看见钟点工手脚不干净,偷拿家里的水果。



更可气的是,男主本来就因为老妈天天嘟囔请钟点工的事而烦恼,也想借机把我妈扫地出门。



于是,他一个电话打到家政公司把妈妈给投诉了。



而家政公司为了息事宁人,跟对方解除了雇佣关系,并且作为惩罚,免除了18天未结的劳务费。




这样的决定,让妈妈坐立不安。



她在乎那18天的工钱,更在乎自己的名声。



她去那家找女主,想让她出来作证,但女主闭门不见,她不愿为了一个外人而得罪家人。



于是,妈妈天天去他家敲门,最后那家人居然报了警。



面对警察、家政公司主管、同事,妈妈祥林嫂一样地重复:“我没有偷他们家的水果……”



家政公司也知道妈妈是被冤枉的,表示那18天的工钱可以补发给她。



但妈妈说她不要钱,只要那家人还她清白。



她说,在这行干了18年,绝不允许自己身上有这样的污点。



事情到了最后,本来也算同情妈妈的家政公司也认为她胡搅蛮缠,小题大做,甚至觉得她脑筋不正常。



最终,妈妈失业了。




尽管她很快挂靠了另外的家政公司,为了生计,很快又投入到工作中,但“车厘子”事件成为妈妈最深最痛的心病。



从前爱说爱笑的她经常发呆。



有好几次,我看到妈妈背着我们掉眼泪。



我安慰她,她就对我说:“阿娟,好好学习,将来做个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人,不要像妈妈这样,被冤枉了也只能忍气吞声,不管如何努力,总会被一些人看不起。”



那一刻,我真的很心疼妈妈,为她受的冤枉,为不能保护她而感到难过。




后来,我如愿拿到上海交大的录取通知书。



爸妈那天都没有上工,他们一起去菜场买了好多东西,准备在家宴请几个同乡。



一向节俭的爸爸还特意悄悄买了二斤车厘子,想要犒劳我和妈妈。



那天,妈妈看到那些车厘子,顿时泪如雨下。



爸爸以为妈妈是开心激动,但我知道,那些伤痕在妈妈心里从来就没有愈合过。



那一刻,我心疼妈妈,也为她骨子里的自尊感到说不清道不明的震撼。



我知道,就是靠她的这份不服输与爱惜羽毛,我才从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变成今天的高材生。



我告诉自己要更加努力,不仅活好自己的人生,也让妈妈从此再不受那样的羞辱。




但我无论如何没想到,妈妈会生病。



在我大三那年,她被查出肝癌晚期。



她是晕倒在工作岗位上,送到医院后被确诊的,从确诊到离世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



就连医生都不敢相信:一个人病成这样,还能不知情地坚持做那么辛苦的工作。



时至今日,我都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认为妈妈是为了我的人生,搭上了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爸爸为了安慰我,说:“你妈自从那次车厘子的事情,一直郁郁寡欢,她是因为心病才导致的实病。”



包括很多知情的老乡也悄悄议论:“像咱们这样的打工人,如果脸皮都这么薄,那日子真是过不下去的。”



这些话,不仅没有安慰到我,反而让我更加难过。



妈妈努力一生,想得到的东西其实只是尊严和尊重。



可惜,很多人认为这样的东西和活着、和金钱相比,无足轻重。




此去经年,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上海,做了一名路桥设计师。



再后来,我成了家,在上海有了房,有了一儿一女。



我给爸爸在老家盖了他梦想中的二层小楼,实现了他荣归故里的终极愿望。



是的,妈妈对我的期望,我都通过努力一点点地实现了。



每实现一样,心里都觉得好遗憾——这一切,妈妈都看不到了。



包括她当年受的委屈,我永远都无法为她讨回公道。



所以,当女儿出生后,家里不得不请保姆时,我率先立规矩的人,不是保姆,而是我老公。



我把妈妈的经历讲给他听,他说:“咱妈是个了不起的人,放心吧,这世上只有不同的工种,没有高低贵贱的工作,我会尊重保姆,尊重她的工作。”



老公的话,让我泪如雨下。



多希望这样的话,妈妈可以听见啊。




我们请的阿姨39岁,是个单亲妈妈,她独自带着儿子在上海借读。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好多妈妈的影子,要强、敬业、感恩。



每次我们给她一些东西,她都会在家里做一些吃的送给我们。



包括我帮她儿子辅导功课,她过意不去,坚持从工资里扣除一部分工资算做家教费用。



我如果不收,她就不肯让孩子再来找我辅导。



我还能为她做点什么呢?



于是,给阿姨家的儿子讲了我当年求学的故事,和他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也眼见着这个有点小自卑的男孩,越来越开朗乐观。



这一切,阿姨看在眼里,每次说起都是热泪盈眶。



她说我和老公是她在城市里遇到的贵人恩人。



可她不知道的是,她又何尝不是老天派来的救兵,默默修复我内心的那道暗伤。




2020年12月24日,平安夜。



我的两个娃激动地等着圣诞老人来送礼物,兴奋得不肯入睡。



熬到11点半,他们终于睡了。



看着窗外的夜色,我特别想念妈妈。



多希望这一天,她也能像传说中的圣诞老人那样,从天而降。



想到这里,我内心一动,跑过去问老公:“有没有兴趣跟我当一回圣诞老人?”



老公问我,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我说白天给孩子们买圣诞礼物时,顺道给阿姨家的儿子买了双运动鞋,本来阿姨下班时想给她,却又怕伤她的自尊心,为难她又要想着用什么东西回报我们。



“所以,这么喻意美好的夜晚,咱俩也当回圣诞老人,悄悄放在他们家门口,怎么样?”



老公看看我,摸了摸我的头说:“是不是想咱妈了?”



我的眼睛顿时就湿了,只能用力点头。



妈妈的事情,她至死不曾释怀,而那件事,又何曾不是我心中的一座大山。



我总要做一些什么,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好过一点。



这世界上的确没有圣诞老人,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信任不就是最珍贵的礼物吗?




那天晚上,我和老公买了很多水果,包括车厘子,做了一个果篮。



我又买了一张卡片,在上面写道:亲爱的郭虹,优秀的洪宇,你们那么坚强乐观努力,你们配得上这世上一切最好的礼物,所有的美好都在来的路上,请笑纳!爱你们的圣诞老人。



郭虹是阿姨,洪宇是阿姨的儿子。



我们悄悄来到阿姨家,把东西放到门口,然后悄然离去。



我想象着明天早晨,阿姨和洪宇打开房门的惊喜,再一次泪流满面。



我在心里对妈妈说:“妈,虽然我不能帮你抹去当年那个被冤枉的污点,但请相信,女儿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做一个温暖纯良的人,像您一样的人。”



喜欢An4dy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