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葛兆光《大国的想望》「天下」乌托邦想像背后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送交者: Haisen2023[♂★★學翥吉奥★★♂] 于 2024-01-24 11:31 已读 3243 次  

Haisen2023的个人频道

+关注

葛兆光:对「天下」的想像:一个乌托邦想像背后的政治、思想与学术



《光传媒》1月 22, 2024 以琳嘉文精选

BY 葛兆光 ON 2022-10-07 联经思想空间 Linking Vision







文/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


编按:大国崛起背后有哪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天下」想像之中包含着怎样的意识形态? 2021年出版的《大国的想望 :天下主义、强国主义及其他》 ,收入了七篇力作, 深入剖析晚近中国的天下主义、强国主义论述及其相关议题。在当代中国膨胀的势头之时,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葛兆光撰写专文,探讨了被反复叙说的「天下」概念及其背后的种种想像。 (* 本文摘选自《大国的想望 :天下主义、强国主义及其他》 。)


一个关于未来世界的乌托邦想像,近十几年来,趁着当代中国膨胀的势头,借着西方新理论的潮流,穿着传统中国文化的外衣,在中国大陆被反复叙说,这个乌托邦叫作「天下」 。


虽然我用「想像」这个词形容「天下」,多少有点儿无视它在论说者那里已然影响到实际的政治领域和制度层面,但我仍然觉得,当它还没有真的成为国际关系原则或外交事务政策的时候,我宁可在讨论中暂且把它当成是学者的想像。当然我知道,这种有关「天下」的想像,近年来从哲学式的「天下体系」、政治化的「天下秩序」,到观念中的「天下主义」,它的左边有来自西方的新帝国批判理论加持,显得政治正确而义正辞严,右边有来自传统的公羊「三世说」护佑,看上去言之有据而历史悠久。特别是它隐含的指向始终是要成为政府的、政治的和政策的依据,因此,在当今对美国主导现行国际秩序的质疑声浪越来越高涨的情势下,一个作为现行国际秩序替代方案的天下秩序,好像真的可以给我们的未来带来一个更加公正、平等与和平的世界。


他们常常在历史资料中挑挑拣拣,选出符合自己口味的东西拼凑装盘,显得好像很有依据。可是作为历史学者,不能不重新回到故纸堆中让证据说话。


真的是这样吗?无论是与不是,这种满怀期待使得有关「天下」的乌托邦想像,似乎真的有了所谓「从空想到科学」的可能。伴随着所谓「中国崛起」,一些学界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在讨论「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这个由中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重建古代中国的「天下」。他们兴奋地发现,古代中国所描述的「天下」,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世界」,还是心理意义上的「民心」,更重要的它还是「伦理学╱政治学」意义上的「一种『世界一家』的理想或乌托邦(所谓四海一家)」。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这些乐观的学者愿意把「天下」仅仅当做一个乌托邦;正如曼海姆所说,「当它(乌托邦)转化为行动时,倾向于局部或全部地打破当时占优势的事物的秩序」,他们更愿意打破现行国际秩序,让这个「乌托邦」成为一种「世界制度」,以及由这一「世界制度」建立一个「世界政府」。


习惯于凭证据说话的历史学家,并不太愿意预测未来,为什么?因为未来仿佛「天有不测风云」。过去已经留下证据,论述容易言之有据,而未来口说无凭,存在太多的变数。本来,我并不想讨论「天下」观念的历史,因为在历史学界,这是一个讨论得相当成熟的话题,并不值得在这里重复。不过,由于想像「天下」的学者,一面引经据典地叙说历史上中国的「天下」如何如何,一面却总是无视这些历史学家的论著,因而使得我只好也来讨论历史,看看这些对于「天下」的所谓新说,是一种什么样的「非历史的历史」。


对于「天下」,有一种最具想像力的说法是,古代中国的「天下」给现代世界提供了历史经验,因为那曾是一个万邦协和的大世界。据说,「天下」就是一个没有「内」和「外」,没有「我」和「你」之分,所有的人都被平等对待的世界。 「如果想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实现真正的稳定统一,就必须采用儒家的天下主义立场,推行王道政治,实施天下方案。」


这一说法究竟有多少历史证据?当代论述「天下」的人毫不在意。他们常常在历史资料中挑挑拣拣,选出符合自己口味的东西拼凑装盘,显得好像很有依据。可是作为历史学者,不能不重新回到故纸堆中让证据说话。


单纯抽出「天下」二字来,认为这是一种充满「平等」和「和谐」的世界观,恐怕不仅是反历史的历史想像,充其量只是表现一种浪漫情怀和崇高理想。


前面说过,古代中国的所谓「天下」观念,在历史学界早已是旧话题,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学术讨论已经相当丰富。讨论「天下」观念的历史学者,好像和现在试图以「天下」当新世界观的学者相反,他们都会强调一个关键,即古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天下」往往涉及「我」╱「他」、 「内」╱「外」、「华」╱「夷」,也就是「中国」与「四方」。以商代为例,无论是陈梦家、胡厚宣还是张光直,在讨论商代甲骨文字资料以及考古发现的「亚」形墓葬或建筑时,都指出古人以「自我」为中心产生出「周边」(五方或四方)的观念,这时的「我者」是殷商,「他者」是诸如羌、盂、周、御、鬼等等方国。很显然,这一「天下」里非常重要的是:地理意义上必然有中心与四方,在族群意识中就分「我」(中心)与「他」(边缘),在文化意味上就是「华」(文明)与「夷」(野蛮),在政治地位上就有「尊」(统治)与「卑」(服从)。


我想特别强调一点,从历史学角度看,古代词语的解读需要有具体语境和历史背景,它要放在相近的观念群中一起理解。比如「大一统」的政治理想,要和「华夷之辨」的差序秩序放在一起,你才能知道这个「大一统」中,并不是「若一」而是有内外远近之差异的; 「有教无类」这样的教育理念,要和「君子野人」的等级秩序和「劳心劳力」的社会分工联系起来,才能体会到看似无差别的教育理念,恰恰是以古代中国等级差别制度为基础的;「夷狄则夷狄之,中国则中国之」这种泛文化的民族观念,也要和「怀柔远人」这样的世界理想放在一起,才能知道看似平等的文化理念,其实背后也有用有力量的文明「说服」较弱小的野蛮的意思;同样,「万邦大同」这样的遥远愿景,也要与「天下归心」这样的世界雄心连在一起,没有「周公吐哺」的气派和「称雄一代」的实力,只能成为「万邦」中的「一邦」,却成不了「天下」皆归于我的英雄。单纯抽出「天下」二字来,认为这是一种充满「平等」和「和谐」的世界观,恐怕不仅是反历史的历史想像,充其量只是表现一种浪漫情怀和崇高理想。


有没有「远近小大若一」,既相容又和谐,能和平共处的「天下」呢?也许,除了《礼记.礼运》之外,还可以举出《墨子.法仪》中的「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和《荀子.儒效》中的「四海之内若一家」作为证据,说这就是古代中国人的「思想」,或说「理想」或许更加合适。过去,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也曾经说过,「当时所谓『王天下』,实即等于现代人理想中的创建世界政府。凡属世界人类文化照耀的地方,都统属于唯一政府之下,受同一的统治」。现在提倡「天下主义」的学者,其实只是当年钱穆先生的旧调重弹。但是,容我坦率地说,这种理想的「天下」充其量只是古代学者的思想著作,却不是历史中的政治现实。


如果不纳贡不臣服,怎么办呢?那当然只好用武力解决。 《伪古文尚书.武成》有一句话叫作「一戎衣,天下大定」。可见,没有超迈群伦的军事实力,就没有大国定天下的权威,所以杜甫《重经昭陵》才说唐太宗李世民,是「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传说中,古代夏禹大会天下,虽说百兽率舞,万邦协和,但防风氏的部族首领迟到,就要被杀掉。更不要说对于周边的蛮族。你可以看到,整个春秋战国,一会儿是「南蛮北狄交错」,一会儿是「王命征伐,靡有孑遗」。





我们看东亚历史,在所谓「朝贡体系」或者「天下体系」之中,何尝不也是强者在制定游戏规则,弱国不服从规则,就会引发血与火呢?


中国历史上的「天下」何尝是德化广被、四裔大同? 「华夏―中国」的诞生,何尝是协和万邦、和合万国?就连提倡「天下体系」的学者,也不能不承认「事实上的古代中国帝国的确与『天下╱帝国』理想有相当的距离,以至于在许多方面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帝国」。但奇怪的是,他们仍然坚持这一乌托邦想像,说这个古代帝国「在文化追求上一直试图按照『天下╱帝国』的文化标准去行事」,没有异端、天下为公、世界是一个完整的政治单位、优先考虑的不是领土开拓而是持久性问题、朝贡只是自愿的系统。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政治秩序的达成和学者书斋里的想像,真是差距太大。尽管我们也希望国际秩序建立在道德、仁爱和理智的基础上,但在实际政治和历史中,秩序却总是要依靠力量和利益。尽管已经处在列国并峙的国际环境之中,但有趣的是,在观念世界里,中国始终相信一种《王制》里面描述的「天下」,把它当成「理想国」。一旦有了机会,他们常常还是想回到汉唐时代。现在提倡「天下」的学者,也许还是在这种追忆和想像的延长线上。


回看历史,历史并不这样温柔与和睦。虽然「丛林规则」是现代列强主导世界时常有的现象,使得权力决定分配和秩序,但我们看东亚历史,在所谓「朝贡体系」或者「天下体系」之中,何尝不也是强者在制定游戏规则,弱国不服从规则,就会引发血与火呢?某些学者说古代中国的「天下」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内」和「外」,没有「我们」和「你们」之分,所有的人都被平等对待的世界,虽然用心良苦,出自善意,不太好说是痴人说梦,但它也一定不是历史。


所以,我们说它是「乌托邦」。




葛兆光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研究领域是东亚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


《大国的想望:天下主义、强国主义及其他》


作者: 陈宜中编

ASIN ‏ : ‎ B091DRSRWL


Publisher ‏ : ‎ 联经出版 (January 7, 2021)

Publication date ‏ : ‎ January 7, 2021

Language ‏ : ‎ Traditional Chinese

File size ‏ : ‎ 4174 KB

Text-to-Speech ‏ : ‎ Not enabled

Enhanced typesetting ‏ : ‎ Enabled

Word Wise ‏ : ‎ Not Enabled

Sticky notes ‏ : ‎ On Kindle Scribe

Print length ‏ : ‎ 334 pages

IABN:9789570856781


相关


龚敏:中国重构世界秩序?——释读杜如松《长期博弈:中国取代美国秩序的大战略》(一)

本书作者杜如松(Rush Doshi)在哈佛大学政府系取得博士学位后,加入布鲁金斯学会和耶鲁大学蔡中…



10月 6, 2023

在“嘉文精选”中


萧功秦:冷血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为何那么多?


5月 15, 2022

在“嘉文精选”中


葛兆光:我们现在好像坐在了历史门槛上


9月 13, 2022

在“嘉文精选”中



贴主:Haisen2023于2024_01_24 11:36:45编辑
喜欢Haisen2023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