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四川王”刘湘离奇病故,妻子戴孝向旧部下跪:蒋委员长毒死了他

送交者: 核酸检测[★★★声望勋衔13★★★] 于 2022-04-11 5:48 已读 788 次  

核酸检测的个人频道

+关注

诗人杜甫写的《蜀相》中有一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几乎家喻户晓。描写的是三国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悲剧结局,悲情英雄总是让人无限感叹。


在近代历史上,川中也有一位与诸葛亮结局相似的悲剧人物。他自称刘备后裔,在清末以来漫长的军阀混战中,统一了四川军政,被人称为“四川王”。他就是四川军阀刘湘。


抗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集各地方势力召开高级国防会议,商讨抗战大计。刘湘感慨发言一个多小时,强烈主张抗战,有力地回击了亲日派言论。他豪言:


如实现抗日,四川可出兵30万,可提供后备兵员500万,本人决亲率师前仆后继。


刘湘没有食言,于9月初率川军出川抗战。当时全国上下一心,抗战热情非常高。只是刘湘的身体出现了隐患,出征时他胃病复发。据其属下回忆,他弯腰屈膝穿鞋已很困难。


四川省政府秘书长邓汉祥极力劝说刘湘,病情尚未痊愈,不必亲自随军出征。刘湘很平静地说:“过去打了若干年内战报不出账来,


今天有了抗战的机会,不能不尽力报国,争取个人在历史上的篇幅。




刘湘


鲜为人知的是,11月中旬,日军分两军向南京进犯。刘湘曾主动向老蒋请缨,调川军两个集团军靠拢南京,他愿意亲自指挥川军保卫南京。他对手下说:“


我以带病之身,如能与首都共存亡,也是心安理得,含笑九泉的


。”可惜几天后就病倒了。


刘湘执意亲率川军出征,有其现实考虑。当时中央正在编遣川军,会议进行到一半便爆发了卢沟桥事变。此时摆在刘湘面前的路有两条:不出兵遭千夫所指,部队被编遣,迟早丢掉四川地盘。出兵可以保留编制,进可以抗日,退可以守川。

后者无疑是上策。


只是川军抵达前线后,却被老蒋分散使用。零散使用,不仅无法打出川军声威,更有可能被老蒋挖墙脚,拉走部队。出川部队大多是刘湘的老本,他必须亲自到前线,把部队掌握在自己手上。


毕竟自己的东西,只有自己才会爱惜。


刘湘毕竟是军阀出身,尤其局限性,但这点私心毫不影响他果断出师抗日的英雄形象。军阀混战时期的尔虞我诈,以及对红军的围追堵截,无疑是他人生的污点。在民族兴亡之际,毅然挺身而出,才是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只是豪言壮语,犹在耳畔,刘湘却病倒入院。


11月23日,刘湘胃溃疡复发,不久就陷入昏迷。


老蒋命令将其护送至汉口万国医院救治,刘湘在医院醒过来时已不知自己在何地。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


,到12月上旬,刘湘病情逐步好转,


已经可以由人搀扶到花园中散步、晒太阳。同时,他还能浏览一些前后方发来的电报、文件等。心情好时,还能唱几句军歌。


不少各党派的代表到医院探视,有的担心影响刘湘休息,只叫人递上名片。但刘湘都主动一一接见并与他们畅谈抗日大计。在他看来,再过不久,便可以重回前线。


1938年1月7日,他写给夫人刘周书的信中提到自己的健康状况,认为病情已经好转:“余病景象,完全与上年同,所异者口中未吐血耳。幸德国医生着手即认为胃失血,故能逐渐起色,


或者危险时期已过矣


。”



川军誓师(剧照)


然而,次日从武昌行营传来一份《日日命令》,其中一条是撤销刘湘兼任的第二十三集团军司令,由其旧部唐式遵接替。此事事先未与刘湘商量,刘湘看后大为不悦,对手下说:“子晋要干,跟我说一声嘛,由我们报上去多好。”


13日上午,冯玉祥还亲自去看过刘湘,两人谈了两个多小时。冯玉祥在回忆录中说,当时刘湘精神很好,谈话声音洪亮,室外都能听到。到下午,何应钦奉老蒋命令又来跟刘湘谈了一个多小时。


何应钦离去后不久,刘湘便开始吐血,


竟达半痰盂之多,随后就陷入昏迷,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然而,此时医生并未采取积极抢救措施。直到17日,德国医生说要输血,可此时血管已经收缩,血已经输不进去了。


20日下午,刘湘病故,终年48岁。恐怕刘湘自己都未曾料到,大敌当前,未能战死沙场,却折戟于汉口医院。死前他曾留下遗嘱:


尤望我川中袍泽,一本此志,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川军将士闻此消息无不悲恸,很长一段时间,川军军营每天早上升旗,并集体诵读刘湘遗嘱。


正值壮年的刘湘,为何会在病情好转之际突然恶化,以至无法抢救?


何应钦与刘湘谈话一个多小时到底说了什么?


从种种迹象来看,刘湘死得太过离奇。


而关于他的死因一直有各种说法,包括:吓死说和毒死说。


一、毒死说:


坚持“毒死说”的是刘湘的夫人刘周书。刘湘病故后,她立即飞到汉口,亲自检查刘湘的遗体。但不等灵柩起运,她就赶在众人前头,飞回成都。



第二天,她在家中设宴邀请了刘湘亲信及下属师、旅、团长等三四十人。待宾客都到齐之后,只见刘周书披麻戴孝走进客厅,一进门就跪在地上,痛哭说道:“今天我邀请来的客人,都是督办(刘湘)生前最要好的朋友、下属,


督办是被蒋委员长毒死的,希望你们替他报仇。”


对于刘湘的健康状况,作为妻子当然是非常清楚的,她不相信刘湘会病死。而且前一天在汉口,


她亲眼看到刘湘遗体上有紫青伤痕


。当时众说纷纭,悲痛之下,更加深了她对刘湘死因的怀疑。她可能通过自己的渠道查出一些信息,已经有了具体的怀疑对象。


几天后,刘湘的驻汉口办事处长邱甲来灵前上香。刘周书当即命令守灵的连长将邱甲扣押,并要将其枪毙。灵堂乱作一团,众人纷纷劝阻。邱甲情急之下托人把邓汉祥找来,在邓的调解之下,邱甲才能脱身。


但怀疑毕竟是怀疑,刘湘死后,局势已不由刘家掌控。一介女流想要找到特务精心布置的暗杀证据又谈何容易?川中要人从全国团结抗战的大局出发,劝说刘周书谨慎处置,此事才渐渐得以平息。


刘周书在为刘湘写的祭文中仍愤愤不平:“


吾夫婴宿疾,然年尚富,体尚健,无事务以扰之,必不至于死,即事务繁重,能自暇逸,不必事事躬亲,亦不至于死。



“毒死说”至少还有两个重要来源。一个是建国后投靠祖国的军统少将程一鸣,他在回忆录中的说法是:刘湘在汉口治病时,戴笠收买医院护士将胃药换成了毒药,将刘毒死。


另一个来源是原国民党改组派四川负责人之一的孙壶东:他曾被关押在贵州息烽集中营,与犯过错误的军统特务同监室。特务曾对他说:给刘湘看病的医生被收买,给他注射了毒药后病情迅速恶化。


虽然两人都不是亲历人,但从不同渠道得来大致相同的信息,


说明并非空穴来风



查询已经公开的档案,戴笠确实就如何处置刘湘一事请示过老蒋。由老蒋侍从室秘书编写,记录其日常事务及言行的《事略稿本》中隐晦地记载道:“


决定对刘湘之态度与解决四川问题之时期



至于是何“态度”,外人无从得知。



刘湘死后,老蒋的态度更值得玩味。


《事略稿本》中写道:“甫澄逝世,私情可痛,然从此四川得以统一于中央,抗战基础稳定,未始非国家之福。”


二、吓死说


这个说法源自刘湘旧部范绍增。范绍增并非刘湘嫡系,中央编遣川军时,刘湘首先把他的部队拿出来,免去其师长职务升为副军长,实际上是夺了他兵权。这让范绍增耿耿于怀。


1938年1月的一天,范绍增的旧部从前线回来,去探望刘湘的参谋处长。正好看到他在写一个给川军将领王缵绪的命令,让王带两个师到宜昌、沙市一带与山东韩复榘去襄樊的队伍取得联络。


范绍增立即把该消息告知了孔祥熙,随后孔又告知老蒋,戴笠利用范绍增提供的消息,破译出不少刘湘与韩复榘往来的密电。


宜昌、沙市是进入四川的大门,刘湘此举无疑是联合韩复榘拒蒋入川。军阀毕竟是军阀,地盘观念很强。如果老蒋的中央军入川,那就没有他刘湘什么事了。


其时,韩复榘不顾李宗仁严令,不战而放弃济南、泰安等地,更狂言:“


南京不守何守济南?”


暗指老蒋逃离南京。老蒋听后怒火中烧,而此时两支地方势力又暗中联络,无疑将矛头指向自己。


因此老蒋果断决定以不战而退的罪名除掉韩复榘。


老蒋将韩复榘召至开封开会,随后将其扣押。接着,何应钦到汉口探视病情已经好转的刘湘,告诉他韩复榘已经被扣押。刘湘不解地问:“为什么?”何应钦直接挑明说:“他的部队要开到襄樊去。”


刘湘这才知道与韩复榘秘密联络的事情已经败露,当时韩复榘身体完全健康且重兵在握,老蒋仍敢对他下手,更何况卧病中的刘湘?


刘湘对此非常惊恐,等何应钦走后便大口吐血,


陷入昏迷。


以上几种观点,虚虚实实,


都没有确切的证据,固然不足为信。


笔者认为刘湘的死因兼而有之:原本就长期患病,在前线征战条件变差,事务变多,压力更大,身体自然不支。病倒以后又发生种种事情,最终急火攻心,一命呜呼。



但有意思的是,


无论何种说法,无一例外都将矛头指向老蒋。


按照常理,刘湘作为川军统帅,主动出师抗战,分担中央压力,老蒋没有除掉他的动机。


两人到底有何深仇大恨,让外界将矛头指向老蒋?


自古以来,就有得蜀地者得天下的说法,四川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清末军阀混战,各路军阀都想染指四川。在外力干预下,四川内部逐渐发展出20多个大小武装,连年混战,百姓叫苦连天。


很长一段时间,刘湘的武装并不是川军中最强的。但他长袖善舞,以弱制强,几度主政四川。但终归还是实力不济,几次被赶下台。


刘湘得出一个结论:要想稳固统治,必须在外部找一个强势的大哥。


老蒋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对峙。此时,刘湘押宝老蒋,通电支持。而刘湘的叔叔刘文辉,支持的是汪精卫。


此后刘湘得到了老蒋支持,实力大增。中原大战时,老蒋被阎锡山和冯玉祥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此时刘湘也犹豫不决。但他认定胜负的关键在于张学良,于是派亲信赴东北探询张学良意见。


在得知张学良准备支持老蒋时,再次押宝老蒋。不明就里的刘文辉仍然通电反蒋。


老蒋在中原大战获胜的第二年,就让刘湘出任四川善后督办,命令四川各军由刘湘编遣。此后,刘湘经过两次下川东战争,进一步壮大。


四川逐渐形成了刘文辉、刘湘的天下。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不久之后刘湘、李文辉叔侄二人矛盾爆发,最终刘湘击败刘文辉,统一四川。此后老蒋任命刘湘为省主席,


此时刘湘已经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川王”。


1934年,为了围堵中央红军,老蒋提出派10个师入川,遭到刘湘拒绝。只能退而求其次,派部分参谋团和别动队入川。


事先说好,这些人只剿共,不参与地方政治。


然而他们一到四川,就秘密策划反刘行动。


这一切自然逃不过刘湘的眼睛,“两广事变”和“西安事变”时,刘湘先后两次秘密调集军队准备解决在四川的参谋团和中央军校。只是两次事变反转太快,最终刘湘未来得及实施。


但大部队调动的事情也瞒不过老蒋,这是两人产生矛盾的开始。


等到编遣川军时,两人矛盾达到顶点。卢沟桥事变爆发,编遣工作被迫停止,蒋刘矛盾才暂时缓解。


刘湘出川之前曾与云南龙云、广西白崇禧商量,三地语言相通、习俗相近,要求部队集结在一起抗日。老蒋自然不会同意,这三大地方派系集结在一起,自己下台是早晚的事。他不仅不让他们联合,而且还把各部队分散使用,以达到分化目的。


刘湘被迫亲自率师出征,掌控部队。不料却中了老蒋的调虎离山计,作为军人有作战任务在身,自然无法随意挪动,老蒋却趁机把手伸向了四川。



刘湘安顿好川军后就在想回川的办法。他建议老蒋成立一个“后方防务委员会”,以蒋为委员长,自己为副。实际上人员都可以安排自己亲信,架空老蒋,打着老蒋的旗子,继续统治四川。


另外他还与韩复榘、宋哲元等地方势力联系,企图结成同盟抗蒋,并调部队封闭入川通道。军事上,他准备反攻芜湖,取胜之后在成都、重庆两地举行军民祝捷大会,借民众之口要刘湘回川养病。同时派炮舰到汉口迎接,以防不测。


只是这些小动作都被戴笠侦知,


于是有了前文戴笠向老蒋请示如何处置刘湘一节。然而诡异的是,刘湘这些计划都尚未来得及实施,便一命呜呼,不得不给人留下某种联想。

喜欢核酸检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