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阳防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中国古代兵制(十三)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1-06-29 0:55 已读 816 次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作者:解衣唱大风


今天把戚家军的结局交代一下。


不知您是否想过:威名赫赫,自建军之日未尝一败的戚家军,怎么会突然无声无息的在历史中凭空消失?


其实,戚家军的消失远不是无声无息,他们曾经发出悲愤欲绝撕心裂肺的惨呼——但他们被堵住了嘴、世人被掩住了耳,于是,岁月静好,一切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抗日援朝,作为大明王牌部队的戚家军不仅参与了,而且续写了辉煌的战绩。尽管随着大靠山张居正的倒台,戚继光也郁郁而终,这支部队余威犹在、精神犹在——然而,正是为此,也注定了他们的悲惨的命运。


援朝的总指挥是李如松——他爹叫李成梁!


李成梁不仅是万历年间辽东总兵,更是当地最大的军头。


插播几句。


李成梁自己生了一堆儿子,名字很有意思:如松、如柏、如桢、如樟、如梅、如梓、如梧、如桂、如楠——自己“成”了栋“梁”,别废话,娃们都得是木头!


除了一堆木头儿子,还有个了不得的“干儿子”(差不多意思,别太较真抠字眼儿):努尔哈赤!


“奴儿哈赤方幼,李成梁直雏视之。”


——《东夷考略》。


“时奴儿哈赤年十五六,抱成梁马足请死,成梁怜之,不杀,留帐下卵翼如养子,出入京师,每挟奴儿哈赤与俱。”


——《建夷授官始末》


(我个人一直存疑:努尔哈赤这个名字的汉字,是否是满清为了避讳“奴儿”这个蔑称而改的同音字?有待方家释疑解惑。)


言归正传。


总指挥是李家长子,弟弟如柏、如梅都各领一军参战,嫡系部队当然是“李家军”——其他部队再能打也是外系!何况,没了靠山……


呵呵,你行你上啊!


苦仗硬仗你来打,有奖励哟……


你能打?


嗯,没错。

潮庭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我特么超级不是个东西,这一点我自己很清楚用不着你告诉我。所以嘛——我耍起王八蛋来,换个窝囊的我一点都不怕。可你太厉害了,我™真有点睡不踏实啊!


啥?别耍王八蛋?


那是不可能的!


你说咋办?


第一阶段战事结束(总共打了两次)凯旋,战绩不俗的戚家军满心欢喜的等着潮庭兑现承诺论功领赏,等来的结果是:为国捐躯是荣幸啊!身为大明人,永远不要问大明要什么,要问自己,还能为大明奉献什么!你们怎么连这点觉悟都没有?还要工资?快滚!


面对群情激愤的戚家军纟佳木又士兵们,蓟镇总兵王保满脸堆笑:应该的,应该的!来,兄弟们到校场排好队,发钱喽!


被诱骗到校场的战士们,等待他们的,是“自己人”的屠刀!


倒在血泊中的们将士死不瞑目(一说几百人、一说几千人。考虑到戚家军大体保持在几千人规模,个人猜测,应该千人左右)。


余者被遣回原籍。


史书上对此轻描淡写为:兵变。


我!


不!


信!


原因有二。


第一, 如果是兵变:无论对倭还是对虏,每每把对手打得全军覆没而自己“零伤亡”、完全职业化,火器普及率近50%的戚家军,蓟镇那些“定变”的军队,够不够塞牙缝的?截止戚继光去世,几千戚家军累计斩首功十余万级(我们以前讲过,戚家军把首级功的价格拉到历史最低点)!能够一下子打断他们的脊梁骨,只有一种解释:他们没拿武器——谁见过赤手空拳“兵变”的?那叫“讨XIN”吧?


第二, 首犯诛,从者流——其余人等应该充军,为什么会发回原籍?


唯一的答案:有人怕他们再次成军!


这一点是我作如此判断最主要的依据。


谁怕?


你说呢?


看此事的处理过程,答案呼之欲出。


给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时曾为此大声疾呼,为戚家军将士鸣冤叫屈,要求彻底调查。但“巡关御史马文卿庇保,言南兵大逆有十尚书石星附会之”。


处理结果是:王保升官(原来是“署都督同知”,以“定变功”“进秩为真”了)+荫一子。督抚等“亦进官受赐”。


成为孤儿的戚家军,哪有有血战就被派到哪里,然后军功被“友军”领走、粮饷被上级克扣、等利用价值被压榨殆尽便弃之如敝履……


一叹。


虽然,此刻所谓的戚家军,已被打断了脊梁骨,但热血犹在。


浑河。


绝响。


戚继光的侄儿戚金领兵(戚继光老年得子,没来得及——参考其境遇——也无心无力培养),在白杆兵兄弟的决死掩护下,三千戚家军男儿背水列阵。


令蒙古铁骑闻风丧胆的车阵!



努尔哈赤亲领八旗主力轮番攻击。


难越雷池一步!


阵前尸横遍野!


援军在望!总兵官朱万良、姜弼率领的三万援军近在咫尺。


努尔哈赤孤注一掷,派出皇太极阻援。三万鱼腩被两三千敌军追得抱头鼠窜,自相践踏而死三千余人……


弹尽,援绝,火药用磬。


在盾车掩护下,八旗突入车阵。


总兵官陈策阵亡了。


戚金与童仲揆相顾一笑:“吾二人得死所矣”、“大丈夫报国当在今日”!


严格来说,这支浙兵只能算戚家军的余脉。


但,他们依然死战不退!


因为,他们就是戚家军,他们还有:


鸳鸯阵!


混战中八旗的百战精锐一个又一个被挑落马下,放眼望去,戚家军的军阵虽然已经千疮百孔,但依旧坚不可摧!



嗜血的八旗劲旅怕了。突入阵内的只能左遮右挡勉力自保、后面的游移不定驻足不前……


曾经有人形容过他们的彪悍:满人不满万,满万则天下无敌。


呵呵。


几万八旗铁骑围住几千明军步卒,血战经日,奈何不得!


最后,努尔哈赤无奈,下令:收兵。改冲阵为长围。


八旗兵将这支自己啃崩了牙齿的孤军团团围住,万箭齐发。再从沈阳调来火炮四面轰击……


三千男儿,血战不退,誓死不降,无一生还——浑河之战,戚家军是大明唯一一支全军覆没的部队。


浑河落日的余辉中,戚家军用最后一滴热血吼出悲壮的绝响。



后记:


满清定鼎中原后,为了“形象”,删改了很多原始记录,但我们仍然可以找到此战的蛛丝马迹:亡于此战有名可考的将领九人,其中还有努尔哈赤亲自主持祭奠的一个叫雅巴海的人——“雅巴海,我愿为尔祈于天,尔亦告于所去之地阎罗王,俾尔转生于汗伯父我家。否则或生于尔诸兄和硕贝勒之任何一家。或生于自和硕贝勒以下固山额真以上之任何一家。”如此亲近者殒命于斯,此战之烈,可想而知。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