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阳防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这一仗十大元帅七位参战,红军为何没打赢?

送交者: 你好毒[♀☆★★★ヾ毒来毒往ヾ★★★☆♀] 于 2020-12-03 22:10 已读 830 次  

你好毒的个人频道

+关注
1935年1月26日早上9点,正在向土城方向开进的川军一个团在到达距离赤水县城约16公里的黄陂洞时,遇上了一队担着稻草的挑夫。川军士兵在盘问时发现挑夫居然操着江西口音,于是喝令他们接受检查。

领头的挑夫突然从稻草中拔出短枪,将前来盘问的士兵击毙。其他的挑夫紧接着像变戏法似的亮出了各类枪械,向川军射出了密集的子弹。

这些「挑夫」是整整两个排的红军战士,来自林彪麾下的红一军团第一师,奉命执行偷袭赤水县城的任务,却不料被川军发现。那个开了第一枪的战士叫马荣生,是个红军排长。马排长肯定不会想到,他的这一枪揭开了一场战役的序幕,而这场战役,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01、打不下赤水,就过不了长江

贵州地瘠民贫,并非久留之地,因此遵义会议上刘伯承、聂荣臻提出的「北渡长江到四川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意图成为共识。中革军委决定乘敌合围尚未形成之际,于宜宾、泸州之间北渡长江,在四川开辟新的根据地。

1月20日,红军中央纵队到达黔北重镇桐梓,正式下达「中革军委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这一计划除了明确「夺取和控制长江各渡河点」,还强调在必要的时候「突击尾追之敌,消灭其一部或多部。」

地处赤水河下游的赤水县城是川黔边境的重镇,是红军北渡长江必须攻占的要点。这里原本是贵州军阀侯之担的地盘,但自打侯之担在乌江战败而被蒋介石扣押后,四川王刘湘乘机而入,将赤水划入了川军势力范围。

急于过江的红军和沿江死守的川军冤家路窄,必然要拼个你死我活。

攻打赤水县城的任务交给了擅长奔袭作战的红一军团。一师师长李聚奎、政委赖传珠从当地群众中了解到赤水县长下令各乡镇去城里送稻草这一情报后,决定将计就计,派人化装成挑夫混进城里,里应外合夺取县城。

当化装成挑夫的红军突击队在黄陂洞暴露身份后,一场遭遇战随即爆发。川军占领了右侧的高地,红一师反复发起冲击却始终无法冲出狭窄的山口,只好在傍晚撤出战斗。

与此同时,向赤水县城迁回的红一军团二师则在距县城九公里的复兴场与川军两个团遭遇。复兴场三面临河,红二师无法迅速摆开战场,在川军的攻击下伤亡很大,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只好下令撤出战斗。

红九军团奉命配合红一军团攻击赤水县城,他们在进至黔西北边界的箭滩时与川军徐国喧部遭遇。双方在狭长的河谷里打了整整一个白天,兵力只有三个团的红九军团抵挡不住源源不断的川军,只好撤离战场。

至此,红军占领赤水县城的作战完全失败。

◎02、必要时与敌人决战

1月26日,中央纵队到达土城,这里位于赤水河中游,距离赤水县城45公里,山险水急,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红一军团攻占赤水的失败,使红军北渡长江的计划变得很不乐观。情报显示,川军潘文华部2个旅已先于红军进入赤水城,郭勋祺部2个旅尾随红军追击,廖泽部2个旅随后跟进。

在三面受阻,北面很难打通的情况下,中革军委采纳了毛泽东提出的以红一、红九军团阻击潘文华部,以红三、红五军团消灭郭勋祺旅的建议,在向各军团发出的电令中明确「必要时在赤水以东地区与追击和截击的敌人的一路进行决战。」

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和敌情不明的敌军主力进行决战,这本身就是很大的冒险。红军的决策者们之所以敢于冒这个险,是源于对情报的自信。

中革军委获得的情报是郭勋祺部大约4个团的兵力,「或有后续4个团左右兵力于明后日赶到的可能」。假如这个敌情判断是准确的话,中央红军将在兵力上占据4:1的优势,如果占据有利地形,采取伏击的手段,歼灭这股敌军是有把握的。

1月27日,军委获悉郭勋祺部已抢占离土城东5公里的青杠坡。军委立即命令红军三、五军团向郭部发起攻击。红军总司令朱德三军团前卫第4师指挥,总参谋长刘伯承五军团指挥,毛泽东、周恩来在军委指挥部全面指挥。

这是毛泽东恢复军事指挥权后亲自指挥的第一场战斗。

28日凌晨,红三、五军团在彭德怀统一指挥下分两路向川军阵地发起进攻。在北端营盘顶这个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双方反复争夺,激烈搏杀。红军经数十次冲锋,付出重大代价后终于攻下营盘顶,随即向永安寺推进。

川军凭借野战工事,组织强大火力封锁。激战三个小时,红军不能扩大战果,而川军却似乎越打越多,形势对红军十分不利。为了扭转战局,军委电令1军团2师火速赶回土域参战。但2师哪怕是最快的急行军也要3个小时才能到达青杠坡。

川军采取正面、多梯次连续冲锋的战术,很快就转守为攻。红三军团出现大量伤亡,官兵们在子弹打完后与川军进行长时间肉搏。川军突破了红军的阵地,一直打到白马山军委指挥部的前沿。白马山后就是赤水河,若不能顶住川军进攻,红军将背水作战。

这是战斗最危急的瞬间。

◎03、再打下去凶多吉少

千钧一发之际,毛泽东下令干部团投入战斗。

干部团是一支奇特的队伍,它组建于中央红军大规模军事转移的前夕,由红军大学、红军第一步兵学校、红军第二步兵学校以及红军特科学校合编组成,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全团下设三个步兵营和一个特科营以及一个「上级干部队」,共一千多人。

干部团战斗力果然高人一等,一个反冲锋就把川军压了回去,而朱德亲临前沿更使他们勇气倍增。下午两点,增援的红二师赶到了,中革军委下决心集中全部力量争取战场主动,随即调整了战斗部署:红二师从正面,红三军团从左翼,红五军团从右翼,向川军发动总攻。经过一番苦战,红军终于拿下了川军在永安寺的指挥所,令川军的整个防线发生了动摇,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28日下午5时,中央政治局召开了紧急会议。这是自中央红军长征以来,唯一一次在战斗过程中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可见情况之紧急。从俘虏的口供中得知,军委对敌情的判断严重失误,红军不是在与川军的三个团打,而是在与六个团的川军共一万多人打,而且川军另外两个旅的增援部队很快就会到达,再打下去凶多吉少。

与会者认为:北渡长江的计划已无法实现,目前必须认清现实,立即轻装脱离战场,西渡赤水河,向川南方向前进。会议决定毛泽东、朱德和刘伯承仍在指挥所指挥战斗,周恩来负责天亮前在赤水河上架好浮桥。

1935年1月29日凌晨3时,朱德发布了中央红军西渡赤水河的命令。至此,土城战役结束。

◎04、走向胜利的起点

土城战役堪称中国近现代战争史上人杰汇聚的奇观,共和国十大元帅中除了贺龙、陈毅、徐向前以外的其他7人全部参加了这次战役,可谓空前绝后。

在整个战役中,红一方面军先后与国民党军发生大小战斗10余次,歼灭川军约三千人,而红军自身伤亡应在五千人左右。毛泽东在随后的扎西会议上坦率地承认:「这是一场拉锯战,消耗战……也可以说是一场败仗。」

战役失利的原因首先是情报严重错误。按照时任军委总部作战参谋孔石泉(开国中将)的说法,是红军译电员出现低级错误,把「旅」翻译成了「团」。

根据事后统计,参战川军不是2个旅4个团约6000余人,而是4个旅8个团共1万多人,加上陆续增援的9个团,总共应有6个旅17个团2.2万人。而中央红军总人数3万多人,除去中央机关、后勤人员以及阻击部队外,能投入的最大兵力仅有2万人。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试图打歼灭战,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对川军的战斗力认识不清。红军上下均认定川军和黔军一样不堪一击,存在盲目乐观情绪。事实上,四川从1912年起十年打了470余次混战,川军作战经验相当丰富,有「无川不成军」之说,绝非黔军「双枪兵」能比。红军在之前的湘江之战中骨干损失太大,弹药消耗无法补充,因此无法形成对川军的战斗力优势。

川军

第三个原因是作战计划泄密。据郭勋祺部副官长胡秉章回忆,郭部尾追红军向土城前进时他本人鬼使神差地从路边拾得了红军油印的作战命令,郭勋祺紧急追回了向青杠坡出发的部队,使得红军的伏击计划完全落空。

以外,红军在临战指挥中也出现了失误。青杠坡有营盘顶、桐梓窝、尖山三个山头,不知为什么红军放弃了对营盘顶高地的掌控,结果正是这里成了双方反复争夺的要点。由于川军先占据隘口,陈兵凭险据守,让火力严重不足的红军吃尽了苦头。

土城战役的失利让红军一度陷入绝境。不过毛泽东的过人之处就在于能够坦率承认失误,及时总结教训,让犯过的错绝不再犯。正是在土城失利之后,他生平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上演。从这个意义上说,土城之战正是红军走向胜利的起点。
喜欢你好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