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滕王阁序》与王勃、书法家文徽明和元代大画家夏永的故事

送交者: 核酸检测[★★★声望勋衔13★★★] 于 2022-04-28 2:07 已读 1015 次  

核酸检测的个人频道

+关注

唐文学家王勃《滕王阁序》、明代书法家文徽明《行书王勃滕王阁序》和元代大画家夏永《滕王阁图》赏析

书法的本质是抒情。法外求法,有法无法,在自由的艺术王国里徜徉,这是书法最动人的一种境界。


——题记


早年经历:唐朝王勃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显示出杰出的文学才能。


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表现了王勃早年就博学多才。十岁时,王勃便饱览六经。

十二岁至十四岁时,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有所知晓。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未冠而仕:龙朔三年(663年) 王勃回到家乡,写《绛州上官司马书》等文章,寻找机会,积极入仕。


麟德元年秋(664年), 王勃上书刘祥道,直陈政见,并表明自己积极用世的决心,深得刘祥道赞赏“此神童也!”


麟德二年,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以图仕进之意甚明。


乾封元年(666年),通过李常伯上《宸游东岳颂》一篇,接着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唐高宗见此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

祸起《斗鸡赋》:王勃当上朝散郎后,经主考官的介绍,担任沛王府修撰,并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欢心。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


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唐高宗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于是,王勃被逐出去。他凭着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经营刚刚打通的仕途,就这样毁于一旦。

二次被贬: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咸亨二年(671年)秋冬,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


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王勃才没有被处死。不过《旧唐书》记载,王勃藏匿曹达一事,其实是与王勃有过节的人给王勃埋下的圈套。

千古奇文《滕王阁序》:王勃因杀死官奴曹达,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畴,王福畴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这件事对王勃的打击,远远超过对自己的惩罚。王勃为人虽有放浪不羁的一面,但他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却以儒家的礼法为标尺。


王勃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表达了对父亲的内疚心情:“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从中可体会到身为孝子的王勃内心强烈的羞愧和自责。


王勃出狱后,在家里停留了一年多,这时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他已视宦海为畏途,没有接受。

滕王阁始建于唐高祖李渊之子元婴于永徽四年(653)都督洪州(今南昌市)时,李治即位后,身为皇叔的他深知处境尴尬,因此,整日沉迷在音乐歌舞里。被贬到南昌后,他仍然以皇叔自居,竟然在赣江左岸大兴土木建起了一座高楼,并按皇室礼制命名为滕王阁,自此在阁中与四方名士高谈阔论,饮酒作赋。


此举却触怒了皇帝李治,他下旨拆除了滕王阁,并训斥李元婴身为被贬官员却不知洁身自爱,将他从南昌又贬到了滁州。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节时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滕王阁序》这样的雄构不是写出来的,那是天时地利人和之下生生夺得的一段天地造化,所以《滕王阁序》一落笔满座皆惊,这篇文章,本身就是神迹。


《唐才子传》曾记载了王勃创作时状态:"勃欣然对客操纵,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叫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


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唐摭言》等书所记,或者有些夸张,但王勃《滕王阁序》,确实为不朽之名篇。


王勃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滕王阁序》的佳话,实乃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 王勃写下《滕王阁序》的故事,在很多文献典籍中都有记载。唐代《中元传》记载:“勃引纸,方书两句,一吏入报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序》中引用典故众多,明杨慎《丹铅录》评论道:王勃“以十四岁之童子,胸中万卷,千载之下,宿儒犹不能知其出处”。


文章一气贯注,奔流而下,不可遏止,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到宴会,写到滕王阁的壮丽,眺望得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明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

一字千金:在南昌都督阎伯舆重建滕王阁庆祝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接下来写了序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山空自流。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


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得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


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大人心里暗想:“此话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


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山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一说王勃作《滕王阁序》为十四岁,即龙朔三年。


这篇605字间融合了59个典故的华章,竟然是倚马而成的急就篇,而王勃此时不过二十几岁。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都是对偶。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从内容上来说,《滕王阁序》摈弃了六朝骈文轻靡滞重、风骨不飞的弊病,注入了初唐文学那一种凤雏初啼般的远阔高华的气韵;从形式上说,《滕王阁序》是对魏晋六朝骈文成就的继承和超越。


《滕王阁序》是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素有“千古第一骈文”之名,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看,都代表了中国骈文的最高成就。

魂归南海:离开南昌入长江后,折向西行,到了江宁。大约在上元三年(676年)春夏,王勃已至交趾县令(交趾县位于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王福畴处,见到了生活窘困的父亲。不久后,王勃便踏上归途。当时正值夏季,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惊悸而死。奈何命途多舛,短短二十七载就英年早逝。


勃之死的说法略有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淹死于北部湾防城海域。王勃至合浦郡后,再经钦州进防城境,走陆路至北仑河口再乘船出海,在防城登船下交趾,是其渡过海域最便捷且安全的主通道。历代赴任交趾官员,走得大多也是这条线路。故王勃很有可能在此坠海。越南北部的义安省宜禄县宜春乡原建有王勃墓地及祠庙,墓地及祠庙于1972年被美国飞机炸毁,今只存王勃雕像。

三叹王勃:上元三年(676年)冬,长安城里都传颂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一天,唐高宗也读到这篇序文,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句,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读下云,见一首四韵八句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高宗一扫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作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唐高宗喟然长叹,自言自语:“可惜,可惜,可惜!”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赏家文徵明《行书王勃滕王阁序》赏析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手卷,纵29.1厘米横251厘米。苏州博物馆藏。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

文徵明曾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生平九次参加乡试均不中。嘉靖二年(1523年),以岁贡生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职。嘉靖五年(1526年),文徵明辞官归乡,专事创作。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文徵明去世,享年九十。其弟子私谥贞献。


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文学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据了解,明代书画家文征明当时很喜欢这篇文章,所以就把它抄录下来。其实,历史上抄录《滕王阁序》的书法家不在少数,其中写得最赋予神采的当属文徵明。


这幅作品中,文征明运用二王和智永、赵孟的笔意所写,又吸取宋元书法家苏轼、米芾、黄庭坚的精华,形成其独特风格。


他的这篇行书书法,平正婉和,温润秀劲,笔势潇洒,清秀俊雅,给我们一种自然流畅的美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滕王阁序》乃是初唐时期的大才子王勃所作的文章,也是中学课本的必背篇章,大家都很熟悉,此作几乎宋、元、明、清的名家都曾临摹过,明代的祝允明曾有过一件大草《滕王阁序》,同样是一件墨宝巨珍,文徵明的儿子文彭也有一件小草《滕王阁序》传世,也同样精彩。


在行书领域,书写《滕王阁序》最为精彩的,无过于文徵明了,这件作品当中,我们能够窥见文徵明取法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的的姿态,也能察觉到文徵明学习智永与黄庭坚的笔法理路,但从气质上来讲,终归是文徵明本人的特点,儒雅而独具书卷气,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君子书风。


这便是文人书法的特点,在必备的技法前提之下,字里行间的“书卷气”乃是书学境界的重要衡量标准。


文徵明这卷《滕王阁序》写的颇为圆熟,可以看出乃是文徵明的常写之作,在写法上控笔能力突出,并在不经意间做出诸般的变化,可见其学习晋唐之功。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一。释文: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意态生动,满满书卷气,今人很难做到。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二。释文: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三。释文: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四。释文: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时维九月,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五。释文: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六。释文: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七。释文: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八。释文: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九。释文: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十。释文: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十一。释文: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十二。释文: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十三。释文: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十四。释文: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十五。释文: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十六。释文: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十七。释文: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十八。释文: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

文徽明《行书滕王阁序》之十九。释文: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元代著名画家夏永《滕王阁图》赏析。夏永(公元14世纪中),元代画家,字明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擅长宫殿楼阁界画,师法王振鹏。所作《滕王阁图》、《黄鹤楼图》、《岳阳楼图》用细若发丝线描为之,刻画细腻,气势宏伟,把巍峨楼阁融于浩渺旷远之自然景观中。《花间笑语》云:“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画上并以细微楷,写王勃《滕王阁序》或范仲淹《岳阳楼记》,用笔极为精细而不失矩度,堪称界画绝品。

元代夏永《滕王阁图》绢本,墨笔画,册页,24.7×24.7厘米,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此图描绘中国名胜滕王阁的形势景色,画上并以细微楷写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用笔极为精细而不失矩度,堪称界画绝品。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城外,唐高祖为其子元婴洪州刺史所建,元婴后封滕王故得名。此图用俯瞰法,视点高,同时显示多景的场面,已从纯粹描绘建筑物变成与自然环境结合的风景画面。高台之下,江坡浩渺,鱼舟往来,高低错落的楼阁亭台,殿内文士雅集,颇有园林趣味。


如此规模的绘画景点,作者竟然在楼阁台基旁还描绘了陈设的精美古盆和盆景,一只高足束腰敞口渣斗式古盆,栽培着一棵树桩盆景,陈设在高阁空荡平台的中间。由此也可证实,当时社会时尚和作者艺术生活与美学观念的倾向。


此图采用册页形式,取景重心偏置于画幅边角,以墨笔白描法表现著名楼阁。夏永擅画界画,喜绘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颇合营造规模,能迎合士夫趣味,画风对后世影响很大。此图用细若发丝线描为之,刻画细腻,气势宏伟,把巍峨楼阁融于浩渺旷远之自然景观中。

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滕王阁序》乃是世人记诵最为熟练的古人范本之一,学习这件《滕王阁序》的时候,当你临摹数遍,然后默写出来,遇到不会的字,再去观看原作临摹。这样反复临摹这几百个字就能够熟练掌握,而掌握了这些字的写法之后,你再去学习“二王”一脉的书作的时候,就具备的足够的基本功,学习起来便会游刃有余了。

喜欢核酸检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