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钱穆:民国传奇国学大师,高中肄业却做了75年大学教授,所办学校遍布两岸三地

送交者: 你好毒[♀☆★★★ヾ毒来毒往ヾ★★★☆♀] 于 2022-04-25 20:05 已读 793 次  

你好毒的个人频道

+关注
民国是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他们一生钻研学术,对后世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其中,便有这样一位奇人,自己连高中都没毕业,却先后在燕京大学、西南联大这样的名校讲课。

不仅如此,他还赤手空拳地在香港办起了学校,后被并入“香港中文大学”。

他做了一辈子的教书匠,从十八岁到九十二岁,共计75年之久。

这个人,就是国学大师钱穆。

钱穆是江苏无锡人,小时候入私塾读书,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南京私立钟英中学。

在此期间,学校遇上革命起义,只得被迫停办。

就这样,年仅17岁的钱穆,高中还没毕业就辍了学。

回家后的钱穆,开始在乡下教书,教授的都是小学生和中学生。

虽然不能继续上学了,但钱穆非常喜欢国学,便自发图强,开始自学国学。

1930年,钱穆用自己在书上看到的资料,创作发表了《刘向歆父子年谱》,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当时,历史学家顾颉刚专门跑到苏州,找到钱穆说:

“以你的能力,教小学生实在大材小用了,我推荐你去燕京大学教书。”

就这样,三十六岁的钱穆,凭借自己对国学文化的喜爱和热情,自学成才,进入燕京大学任职国文讲师。

当时,燕京大学当时的校务司徒雷登,为新进学校任职的老师们接风设宴,席间大家谈笑风生。

司徒雷登突然问起:

“各位新同事们,大家初临此地,对我们学校的印象如何?有什么宝贵的意见吗?”

不等他人称赞,钱穆就先站起身来,说道:

“之前听闻燕京大学,是最中国化的校园,不禁让我心驰神往。”

但到了贵校之后发现,和传闻颇有出入啊!

我一进学校就看到,这里一栋S楼,那边一栋M楼,这能体现了中国文化吗?

我看,名字还是改成中国风格的比较妥当。”

事后,司徒雷登就在校务会议上提出此事。

经大家一起商讨后,决定采用钱穆的意见,将S楼改为适楼,M楼改为穆楼,Bashfordhall也就是贝公楼,改名为办公楼。

总之就是,校园内所有建筑均采用中国名称。

钱穆爱中国文化是爱到了骨子里,容不得对此有半点冒犯。

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很多中国人仰慕西方的新文化,对自家的传统文化嗤之以鼻。

但钱穆认为,国家之所以落后,跟传统文化没有关系,我们的文化不仅不落后,甚至比西方的文化还要有魅力。

1938年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大部分学校迁往西南大后方,物资紧缺,资源匮乏,学生们求知若渴,却没有充足的教材。

钱穆便以自己的传统文化储备,在一年之内,写完了一部《国史大纲》供学生学习。

《国史大纲》出版后,不仅为学生输出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更被称之为“唤醒国魂、御敌救国”的佳作。

1986年,高龄92岁的钱穆,辞别杏坛。

在素书楼里,上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课。

课程结束,钱穆最后对学生们叮嘱道:

“你们都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从教75年来,钱穆的足迹遍布两岸三地,四处开办学校培育人才,真正做到了桃李满天下。
喜欢你好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