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意浏娱乐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大宋“伪装者”:一千年前的北宋,商人、僧侣、使臣可能都是间谍

送交者: 普希金的子弹[☆品衔R3☆] 于 2020-05-16 10:34 已读 1050 次  

普希金的子弹的个人频道

+关注


《伪装者》中的间谍


中国古代间谍的应用可以追溯至夏代,少康为了向浇复仇,派间谍女艾去浇的地盘刺探消息,又让季舒去引诱浇的弟弟豷,最终得以复国。春秋时期成书的《孙子兵法》中,专门设有用间篇,将用间作为军事竞争的重要手段。此后,间谍就愈发活跃在政治、军事的舞台。间谍在各个领域的大规模运用,催生了国家间谍机构,间谍既能够渗透敌国掌握情报,又能在国内实施反间行动,维护国家安全。



一、间谍经验max的北宋


赵匡胤在创业期间就深谙间谍一道的精髓。谋略荆南时,赵匡胤让卢怀忠以出使为名,借机探查荆南的实力与地理情况。在得知其“山川向背”以及“控弦不过三万,年谷虽登,而民困于暴敛”的情报后,直接出军,荡平荆南。攻取蜀地前,赵匡胤不仅诱降蜀国间谍孙遇等人,还截获了蜀国孟旭写给北汉国主的密信,得到向蜀国开战的由头。赵匡胤之后的太宗、仁宗、真宗,也多注重军事情报的获取。



影视剧中的赵匡胤


在当时文臣武将的心目中,用间也不再是卑鄙之事,而是为获取胜利而采取的必要手段。989年,宋太宗赵光义召集群臣商讨备边御戎的计策,大臣田锡上奏认为,应加大对间谍在军事领域的开发与利用。右拾遗王禹偶则更进一步,主张“行间谍以离之”,认为辽国作为新兴国家,内部由若干部落组成,因此可以“间谍番中酋长”,使其相互攻伐,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这种灵活的对敌思想在朝野上下盛行,为之后北宋在间谍战争中不落下风提供了基础。



影视剧中的赵光义


二、宋辽暗战,谍影重重


宋辽谍战的高潮是在澶渊之盟以后。萧太后和辽圣宗在1004年南下亲征的失败,促使辽与宋签订“澶渊之盟”。盟约之后虽无大战,但双方在暗中频频交锋。通过间谍调查对手的实力情况与军事分布,一旦有可乘之机,就给对方致命一击。



澶渊之盟


宋辽双方都有相对完备的间谍机构。北宋在中央设有直接由皇帝领导的皇城司,主要任务就是负责京城附近的反间谍工作。在边境诸州则设有机宜司,“专掌本州边境军要机密事”,机构成员多从边军中挑选招募。同时,边境文臣、将领也有组织间谍的权限。韩琦、庞籍等文臣在边境做知州时,就善于拊循当地土著居民,使其成为自己的爪牙耳目。



《清平乐》中的韩琦


当然,辽人也有自己的间谍网络。澶渊之盟签订前,宋安抚使丁谓抓到了契丹方面的间谍首领,对谍首严刑拷打后得知其成员的长相和年龄,甚至分布各路。可见辽人在间谍组织方面也有不小的布局。


由于澶渊之盟的签订,双方战后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人员往来也是络绎不绝。间谍们多利用这种机会潜伏敌境。间谍们用来伪装的身份五花八门,有的是在榷场(辽宋边境的贸易场所)做生意的商人,有的是来往传法的僧侣,甚至索性派使臣直接充当间谍,利用双方在重要节日互换国书的机会,伺机收买对方大臣,打探情报。



这些无孔不入的间谍很快就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1031年,辽兴宗即位,雄图壮志,想借西夏与北宋连年征战的时机南下一统山河。而辽军南下最优路线是从关南(今河北白洋淀以东,大清河流域以南至河间一带)侵入。所以,1041年12月,就以宋人在关南地区“治壕堑”为由,遣使要求宋朝割关南地区。同时,偷偷在边境上屯集军队,一旦交涉无果就可直接偷袭攻占。



然而,在辽人派使者索要土地前的2个月,宋朝方面就已得到“契丹将谋入寇”的情报,开始调遣民夫加修边境城墙,并加强边军训练。军事上的戒备使得辽人武力偷袭的计划落空,只得希望在谈判桌上索要更多的利益。


祸不单行,在契丹使者还在赶路前往东京时,宋朝间谍就贿赂辽臣买下文书内容,加急送至仁宗手里。在得知辽人底线后,仁宗和群臣们有了底气。谈判中宋人坚决不同意割地,只允许联姻或是增加每年的岁币。



《清平乐》中的宋仁宗


经过商谈,仁宗派富弼带三封国书前往辽国修约。三封国书中写着三个不同的条件。一是可以与辽人联姻,并一次性给嫁妆钱,但每年岁币不再增加。二是若辽人不约束夏国,宋每年只多给岁币10万。三是若辽人让夏人重新称臣,每年愿增岁币20万。


这三个条件中,第三个对辽人利益最大,同时也是宋人谈判的底线。宋廷之所以搞了三封国书,就是为了让富弼便宜行事,尽可能减少朝廷的损失。没想到辽国间谍也不是吃素的,在使团去往辽国的路上,就被“辽人密探文忠箧中止有三书”。宋人的谈判底线同样被摆在了桌面上。最后不得不以增岁币20万作为条件。



《清平乐》中的富弼


三、善用间谍:西夏存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西夏作为叛宋立国的新国家,在远大于自身体量的宋辽中间生存,不光要有左右逢源的外交理念,更要借助间谍策略以小博大。


三川口之战就是利用间谍策略以小博大的典型战役。西夏建立的第二年,李元昊为提高国威,决定对宋发动战争,意图突破宋朝于横山山脉的一系列军事防守,从而拥有随时进军宋人腹地的能力。



影视剧中的李元昊


在李元昊的战略计划中,延州是突破防线的重要一环。于是李元昊就先“使其民诈降士彬”。延州军事负责人李士彬和知州范雍误以为真,就将降众安排至军事驻地。而后,李元昊又“以金爵诱其所部”。在西夏人进攻金明寨时,降军突然发动,在里应外合的进攻下,宋军迅速溃败。李士彬见情况不妙想骑马逃跑,却被卧底在马上做了手脚,结果为元昊所擒。



金明寨的失败,使得延州彻底暴露在西夏兵锋之下,宋方面火速派刘平为主将支援延州。谁知李元昊派人冒充延州的“急脚子”传令刘平,让他在晚上以小队的形式分批进入延州城,并声称此举是为了入城后方便检查以甄别奸细。刘平信以为真,但随后发现派出的人手音信全无,这才知道西夏军早就埋伏在去往延州的必经之路上,此时刘平军已损失了50个小队,元气大伤。



李元昊雕塑


西夏的其他间谍手段也颇具战略价值,一是派人接触、招揽宋朝失意文人士子,像仁宗时华州落第士人张元、吴昊,他们投奔西夏后为其出谋划策,对宋朝危害深重。二是通过边境贸易走私宋朝出版书籍,以此获取经济文化上的情报。宋廷曾专门因此下令“民以书籍赴缘边榷场博易者,自非《九经》书疏,悉禁之”。这些行动增加了西夏对宋朝实力与文化的认知,使其在之后的行动中更能把握宋人的弱点。



《清平乐》中卷帙浩繁的书架


文史君说


《辞源》中说,“间”是“事之有隙可寻者曰间”,谍则是“伺也”。所谓间谍就是通过“开阖人情,观敌之意”的手段来谋取信息情报的人。其地位低下与工作性质的特殊,让今人难以在史书中看到姓名,北宋虽有167年历史,可在史书中被记录姓名的间谍不过30人左右,但这些身份低微却整日在生死线挣扎的人,却是重大的政治军事博弈中的关键棋子,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悄悄为历史的演变注入不可估量的能量。

喜欢普希金的子弹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