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世界上下的最久的一场雨,曾持续了100多万年,是由什么引发的?

送交者: 东海独钓叟[♂★★★★风清云淡★★★★♂] 于 2020-07-08 14:19 已读 735 次  

东海独钓叟的个人频道

+关注



07-08 10:00

古人曾有诗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雨天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天气现象,每年夏季是多雨的季节,南方潮湿之地甚至会有阴雨连绵的天气出现。然而在约2.34至2.32亿年之间的某天,地球上曾下过一场倾盆大雨,这场雨降雨量多且时间极长,形成了一次持续了百万年的漫长雨季,以至于改变了地球上当时现有的生态系统。



这段雨季被称为“卡尼期积洪事件”,是三叠纪时期一次重要的极端天气现象,在地球上造成了多种影响深远的后果。众所周知,三叠纪是一个以灭绝开始,又以灭绝结束的时代,当时地球上的陆地还不是现在这样分散,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块巨大的大陆:盘古大陆。



然而盘古大陆的内陆远离海洋,导致了中部地区干旱、炎热,气候变得极其恶劣。那时候的沙漠面积很大,两极也没有冰川,幸而板块在不断移动,给降雨创造了可能的条件。在三叠纪进入卡尼期以后,由于板块的运动,陆地向古太平洋的开口变大,来自海面的水汽终于得以进入陆地循环,从此降雨量骤增。

但这并非积洪事件发生的重点,只能说是其中一个推手,最重要的原因是火山运动和兰格利亚火山大爆发。



当时兰格利亚火山爆发后,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的变暖。这一时期地球的表层气温直接上升了将近10摄氏度,大气的水循环也在高温的作用下不断加剧,从而延长了本就漫长的雨季,使得卡尼期积洪事件迎来了峰值。


在百万年间,这场雨季绵密未断绝,使得整个盘古大陆格外潮湿和温暖,它也造成了陆地风化加快、海平面升高等后果。不仅如此,火山喷发释放的甲烷加剧了温室效应,使得海洋中的含氧量急剧下滑,造成海洋中大批生物死亡。



而陆地上的变化则更为剧烈,暴雨因为温度升高而变得滚烫,使得各地树木疯狂分泌树脂,地球迎来了琥珀的“高产期”。而一些动物则在雨季中灭亡,多数是随着植被灭亡而失去食物的食草动物。


而这场雨季中收益最大的,唯有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陆地的霸主——恐龙。在积洪事件之前,恐龙们才刚刚在地球上出现,根据化石分布情况来看,多数分布在盘古大陆南部,只有很少的一小块栖息地。但由于其他大型食草动物的灭绝,食草恐龙开始成片繁殖,肉食性恐龙则抓住机会开始进化得更加庞大,以占据食物链高处甚至顶端的位置。



在卡尼期雨季结束后,地球上的雨林取代了戈壁,生物也来了一次大洗牌。纵观这次可怕的暴雨,除了板块运动以外,二氧化碳的增多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让人不禁思考:如果我们人类不节制二氧化碳排放的话,卡尼期积洪事件会不会再一次发生在地球上呢?


喜欢东海独钓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