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意浏娱乐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俗语“不交僧道,便是好人”,上一句才是精华所在,道出人生真谛

送交者: 核酸检测[★★★声望勋衔13★★★] 于 2022-04-28 7:42 已读 626 次  

核酸检测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少的民间俗语,这些俗语虽然通俗,却又发人深思。它们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一般都是经过口口相传而来,这些俗语也反映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说到俗语,就不得不提《增广贤文》这本书,此书是集古代经典名句、俗语、谚语为一体的格言集,虽然看似简单,却代表着古人的智慧。比如“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等。

本期跟大家一起来聊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很多人对此有疑问,为何古人不与僧道交朋友呢?读完本文,相信能解答你的疑惑。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只管去行善,不必考虑以后的事。很多人在做好事时,总会有很多的顾虑,因为社会上有太多关于看到老人摔倒“扶不扶”的话题了。做了好事,没有得到别人的赞誉,反而招惹了不必要的麻烦,相信很多现代人对于“扶不扶”类似的抉择,往往会三思而后行。《太上感应篇》有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祸福都是自己造成的,多做善事,总会有好的福气,不需要考虑自己做了好事有没有什么结果。

道祖老子也在《道德经》里写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人的一生祸福相依,我们无法预料明天将要发生什么,或是走运,或是时运不济。多做善事,往往会让自己远离祸端。同时《太上感应篇》写道:“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一天之内做了三件善事,那么三年之内就会天降福报,而所谓的善事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可以了。古语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因为一些事情微不足道就不去做,比如看到地上的烟头捡起来,有人迷路了帮忙指路,只要发自内心的去做,都是一种善事。

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古人为何不想跟出家人相处呢?其实只要想想古代的社会背景就知道了,虽然儒释道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是在封建社会,还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就是为了十年寒窗能金榜题名。古代大部分人追求的是功名利禄,而出家人却对这些非常不屑。在出家人看来,世间的功名利禄是诸多烦恼产生的根源。闲云野鹤的生活才是他们所向往的,道人们云游四海、淡泊名利,而这些在古人看来,完全就是不务正业,跟现实社会相违背。古人怕跟出家人相处久了,被他们“消极”的思想所影响,所以想远离他们。

其实所谓“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只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就拿道教来说,它将“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作为修行准则。既有隐世修行,也有在尘世间济世度人,劝世人积德行善。道教典籍瀚如烟海,包含“山、医、命、相、卜”等诸多方面。像集道教书籍总成的《道藏》,分“三洞四辅十二类”,里面包含道书一千四百七十六种,五千四百八十五卷。这些典籍里,既有丹道修行之术,也有修身养性之法。同时道家思想也展现了一种积极的人生观,让身处迷茫的世人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喜欢核酸检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