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华漫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附一篇编剧的WB总结

送交者: mooserelli[☆★声望品衔8★☆] 于 2022-01-15 19:53 已读 433 次  

mooserelli的个人频道

+关注

回答: 我喜欢不问三九《燎原》的理由 由 sital9524 于 2022-01-15 17:19

2021年总结……今年发出来的只有《燎原》一个广播剧
树枝2014 2021-12-20

借年终总结,说一些其实很私人的感想,和很细的细节(本文4120字,又是一篇小论文……
​​很感恩,这个剧的收获和经验之大,是我之前没有过的。借年终总结,说一些其实很私人的感想,和很细的细节。(本文4120字,又是一篇小论文……因为后期老师们说,你多说点细节,才能让人知道我们干活了、我们和你配合有多不容易(๐•̆ ·̭ •̆๐)……)

这个剧很特别,基本上我所有设想、构想、我认为叙事中需要做到、做好会提升整个剧听感和质感的东西,我们都竭力做了,虽然听众可能不会注意到或者无法分辨到底该剧组中的哪个职位来完成这些工作,但最后会觉得这个剧耐听——这所有的一切,都在导演、配音老师、后期制作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也圆了我做一个理想都市剧的愿望。

这个剧也更像是一次经验、技巧、看得到的、看不到的所有东西的检阅。因为对我而言,日常叙事片段怎样让大家愿意听下去,可能比设计一段怎样炫目的蒙太奇难度更大。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安静注视,需要从语言和行为的端倪,去判断对方的性格和人品。所以放到剧本的编写上就会变成:

-一个人物该从哪里切入,一段对话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停下?

这其实关乎人物的内在逻辑,那开始得从一个人的核心身份切入,陶晓东是个成熟的社会人,这个身份和职业反向塑造、培育出如今的他,这点最能体现的就是工作环境。停止的点,应该就是他最大诉求得到满足的那一刻,一只戒指,三行情书,这是整个故事里陶晓东情感的最高点和圆满点,的确是最合适的休止符了。

-他们得多两句还是少两句,才能做到刚刚好?要像老司机开车停车那样平稳舒适。

台词留白或许是个办法。留白可以制造一个和听众互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和听众都可以有自己的想象。信息拼接也是个不错的做法,这样就不用每一幕都“我来了、我走了”,“你好、再见”了。

-我们要做一个成年人的故事,哪些东西不能做?

后期老师说,陶晓东和汤索言,他们的情绪和心理还是比较复杂的,我们不能以简单的点和线去刻画,而是需要照顾到整个面。他们拥有一定的阅历,在价值观和情感抒发上也基本有了自己的模式,所以对情感的表达会行大于言。我们得搁置独白这一直抒胸臆的方式,转而在角色的台词和行为/人物所处的情境和场景中加载瞬时情绪,这种手法可以增强多重晕染,最后出来的情绪会更具层次及氛围感,更为贴合人物设定。

-生活感要怎么在剧本的层面上营造?

减少目的性极强的正式对话,让对话看起来不那么正式——或许可行。让所有人一边做日常的事情,一边聊天,把信息带出来。不过聊天对话里须得带上说话者的身份、立场、背景、性格,然后自然地说出口,否则真的漫无目的对话就会形神皆散了。我们要让生活流动起来,让听者觉得仿佛能跟他们像朋友一样搭上话和相处。但标准还是要一句一个信息点,保证对话的总体信息量。

这里还得提一下,后期老师们在大段看似日常的对话里,得通过各种技巧的组合——bgm的收、放、入、出,以及音效渲染、留白、停顿或者加快局部节奏等,给大段对话“划出重点”,确保必要的信息被听见,能够进入听众的潜意识里,在故事的不同阶段里互相呼应,让普通的对话变得不普通。

这也是我和后期老师们合作得既痛苦又痛快的地方,因为量大又琐碎,而且很多理解和创作都在微观之中,这些点需要后期全手工一秒一秒地调整和确认,没有捷径。因为没有一种效果器或者一种参数,可以代替人脑去对剧本、对人声传达出来的微小情绪变化进行理解、感受、捕捉、判断,然后执行。

-心里呼之欲出的感情,不用独白的话我还能设计怎样的情节去表达?

用其他人的反衬和提点或许可行,比如来一根客人不要的手链,来几句隔壁人打羽毛球的吆喝,再来一支阿昔洛韦。

-感情之外,还能在这个剧里探讨别的什么吗?

应该是可以的。因为生活能被很多东西定义,陶晓东和汤索言迷人的地方在于,他们用别的很多东西丰盈了爱情。

-给什么样的承载台词,才能让配音老师把他们的阅历和细腻有效地表现出来?

晓东不肯说出自己的病情,因为语言不能解决问题,但凡说出来能解决,他早就说了。所以要抓的重点不是开口说,而是他真正要对抗的是什么,艰难在哪里?他们怎样去准备之后数十年交付和承受的决心。里面的韧劲和拉扯要怎么表现,拉扯到什么程度让问题落下来,才最有分量?该用三个情节三个起落,还是该两个情节两个起落?怎样在节奏上最合适?

这个问题,我们用现在的剧来回答。

-我要给后期准备多少的对话素材,他们才能让这段情绪从节奏上、从音律上延伸到最恰当的位置?

想让人更相信这个故事,只有我们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创造另一个社会大环境和主角所处的小生态,得有很多的人,很多的群杂老师。用他们来投射主角心境的变化,也让主角置身在他们当中。无论是日常的纹身店,还是各种饭局、田毅孩子出生,甚至陶晓东一个人去做检查的医院,汤索言和陶晓东吵架后差点被自行车撞了。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汤索言和陶晓东在一起之后的一些融化。(后期老师说,要放对所有群杂和对点词的位置,好难啊눈_눈)

最后,在后期的配合下,脱胎于原文,我们制造了一个灯塔。让汤索言的事业线在这个剧里停在一个高位。他是永恒的希望,且不负所望。

-这场戏,临界点在哪里?该怎样把戏剧结构用进去?

来个鸿门宴?在陶总心中刚一扫阴霾准备奋起直追的时候,兜头泼一盆冷水,把过去十三年他所不知道的重要细节放在他面前,看他能不能跨过去?在陶晓东在谷底掏心窝子剖白自己后,调整情节顺序,让汤医生立刻稳稳地托住他,一起消化他心中的无望?那这个过程一定要快,在广播剧这种有限时间里,他们的情绪不能被其他过渡情节所消解。

-我要给出怎样的助跑台词,才能让情绪拉拔的高度足够高,让情绪倾泻下来浸润听者,同时又给后面的变化留有转身的余地?

晓东一次又一次对着言哥欲言又止,压力如同抛物线积累着,他的挣扎和他所对抗的问题之重成正比。如果能轻轻巧巧就喊出来的疼,其实就没多疼。而压力越大,反弹上去的情绪动力就会越大。

晓东跟大黄摊牌眼睛的事,如果他一上来就直截了当地说了,的确错愕,但却不够。因为如果没有类比,没有一种生活状态的阐述,我们很难去一瞬间感觉到,眼睛的问题对晓东的打击有多大。所以这里需要给更多的对话去拆解和深化这一感受:还记得老万吗?一个多么厉害的人,是怎样被疾病打垮的,毁掉引以为傲的事业,失去正常的生活,累及家人,外人又是怎样看待他——而我们晓东即将要经历这一切,只有把这一切都摊开来,我们才能和大黄一样,感觉到切肤之痛。

-一段情节,将文字改成声音,它会不会有更好的叙事方式、更好的信息排布次序,能让人一耳朵就听到重点主次,能让人从次序中听到无言的深意,能挠到人心里的那个点?

晓东知道自己的眼睛要不好了,他会怎么样?他会心里揣着事,手上赶着活,看店里的员工生机勃勃尽情创作的样子,这些他都曾经拥有过,却即将失去。这个认知让他无法承受,所以赶紧扔下东西转身上楼,没想到大黄很快就跟上来了,促使他说出要分家的话,激怒大黄。如果我们不能直观地感觉到他的“得”之美好,那他的“失”也会失去重量,他的纠结就没有意义了。

-怎样的转场衔接,能流畅地推进事态且不觉重复?

陶晓东35-36岁,都是在一集里度过的,能这么度过,说明这一年没有转折性的事情,但有一而贯之的感情。

最后一集,把现场的采访转成视频,让两人在家里一起观看,我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因为它兼具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

-怎样把听众缝合进我的叙事里,且不以技巧害叙事?

这个说来话长,但首先,我想,做的过程里不能怕听众看不到编剧和后期。然后让渡一部分的想象空间和感知空间,这部分之前很多是出现在文字带来的魅力上。当然,做完后我希望大家都能看到后期的不可替代。

-快要结局了,从戏剧原则来说,应该把所有主要角色的去向和未来都预示出来,要怎么完成?

得先梳理一下两位主角各自的事业线了,分别用情节来打个结吧,他们的感情线倒可以一起打。大黄老田这些好兄弟,也是需要交代出去向的。小南和苦哥,他们是不可割舍的亲人,但他们有自己的故事,所以只能暗示,不能多谈。至此,就差不多圆满了。

……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复杂又简单的目的:用叙事让大家不知不觉听下去,同时给听众保留思考和感受的空间——我希望所有的“感觉”,都是大家听了剧情后自行消化获得的、自行判断所得的,而不是我强行塞给你的。因为广播剧语言跟小说语言不一样,所以无可避免为了呈现一样的东西——情感、情绪,而需要用到不同的手段,比如情节、对话,我们要面对一系列客观存在的改编需要。


另一位监制老师曾经跟我说,你得庆幸,配音老师们很好的完成了你的剧本和你的构想,这不是一件一定能做到的事情。

我说,是的我知道,我没了现在的大家不行。但现在这样,也是我觉得最适合这篇文的做法了,所以我想试一试。先录几集,如果不行,我再根据录制效果改剧本。

后期老师也曾跟我说过,你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然后不敢尝试,那你心中的那个东西,它永远不会实现,因为它从来没存在过,你还会一直遗憾下去。反过来你做了不行,好歹知道它哪里不行,为什么不行。

上述每个字都在说我的坚持,实际每个字的背后,都是整个剧组强而有力的支持。我时常会想,这里面的某一个环节,现在完成它的人被替换掉,行不行?但又会想,我不能做这种假设,因为我就想做这样一个剧,所以我给了这样的预设,要求剧组配合。那对我来说,这个东西就是唯一的,换掉就是不行。

其实每个剧都有不止一种的做法,如果不愿意冒险,那甲方可以有很多规避风险的方式、替代性的选择,我能理解,也会尽力配合。但每一种做法所导致的结果,都是唯一的,包括我们将收获一群有怎样兴趣爱好的听众,这个剧最终会以什么样的形态呈现。

这个剧,在制作的过程里,我们无数次推演了它的可能,这些都是我之前没有过的经历。因为不做监制,我也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更不用担心剧的盈亏。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收获。就像我女神说的,每一部电影,她都当做最后一部来拍,所以要珍惜。

再次感谢因缘巧合,在2021年拥有了这个一期一会的体验。

2022年,我要做另一种我没在商剧里做过的题材,新剧将面临新一波难题和挑战,也会使用另一种叙事方式和节奏,完成更复杂的叙事目标,剧组正在努力磨合,具体情况是制作进度比刚开始定的要慢一些。创作没有必然,我们尽力做好,不留遗憾。

也借汤医生的话祝大家:

新的一年,要平安。

2021.12.20
喜欢mooserelli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