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途径四川的黄河有多美?

送交者: 你好毒[♀☆★★★ヾ毒来毒往ヾ★★★☆♀] 于 2021-06-24 22:17 已读 1877 次  

你好毒的个人频道

+关注

位于阿坝县的曼则塘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川西北的优良牧场(杨志刚 摄)

黄河的源头从卡日曲汩汩而来,在高原形成灿若星辰的海子,名为“星宿海”。然后从青藏高原穿越纵山横岭、丘陵平畴,在山东东营汇入渤海。雪域冰川的“白日依山尽”,终究成“黄河入海流”。黄河巨大的几字形,犹如坐拥华夏的文化图腾,左昆仑、右泰山,背靠长城、面朝中原,又恰似5000 年舒展的案几,河山放歌,江山如画。

在若尔盖县唐克镇,黄河之水犹如仙女的飘带自天边缓缓飘来,在这里形成“黄河九曲第一湾”(杨安文 摄)

在黄河流经的9 个省区中,四川是黄河大合唱的前奏,掀起了高原行歌的第一段高潮。从河源冰泉、海子进入扎陵湖、鄂陵湖后,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对峙,宛若神山的仪仗队,一路护送黄河水,在高原峡谷间跌宕起伏,形成雪域清流的奏鸣曲,直至巴颜喀拉山东部的最高峰莲宝叶则。

由此,黄河一下舒展开身躯,在若尔盖湿地上画出一道最美的弧线,以抒情的慢板和回旋式的快板,一气呵成,黄河九曲第一湾,若诗若画若天籁。

在黄河上游川、甘、青三省交界处的黄河流域,盛产的河曲马为中国三大名马之一(用旦 摄)

乘坐蜀人浮槎发现黄河源头

千丈之木,本于一根;大河源远,必有其源。黄河源头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是自然源泉,是文化根祖,是精神凝聚,是景观标志。

中国第一部地理著作《禹贡》提出“导河积石”,将黄河源头定在阿尼玛卿山。在徒步舟车的时代,到达源头绝非易事。

但是,古代蜀人却有着天纵圣则的想象,西晋时期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张华,就在《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蜀人浮槎”的故事:蜀人用竹木制作的一艘筏(即浮槎),可以漂过江河与银河相通。传说张骞出使西域时,就乘坐浮槎来到黄河源头,见天地相交,星光弥漫,不知不觉登上银河,并捡到了一块织女织布机上的“支矶石”,带回成都向著名学者严君平请教。

后来,这块黄河源头的石头被安放在成都,留下了“支矶石路”这一地名。蜀人浮槎不仅联通古今,而且具有沟通天地的神力。郑和七下西洋的游记名为《星槎胜览》,是浮槎在惊涛骇浪中,赋予了宝船护佑的力量,数载七下西洋,归来三宝吉祥。可见,蜀人浮槎在“一带一路”中,从黄河源到东海潮,留下了神奇的印记。

对话江河通道发现民族源流

雪山冰川发源了黄河,草原湿地孕育了黄河。穿越过高寒高原的峡谷之后,黄河九曲第一湾率先成为人类规模化的栖息地,四川黄河流域发现的40 余处考古遗址,从新石器到明代连续叠加,薪火相传。同时,黄河九曲第一湾仿佛一个巨大的大地磁力器,将长江黄河的源头紧密连接在一起。《禹贡》奠定的黄河源“积石山”与长江源“岷山”在这里对话,人类文明迁徙的数条人文走廊,左手黄河、右手长江,在四川黄河构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源流。

松潘县地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民族团结和睦,文化多元纷呈。图为松潘花灯节(用旦 摄)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羌族是最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不断地向外输血的民族,汉族、藏族、彝族等民族,都吸收过羌族的血液。从青海、甘肃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走出的古羌人,随着羌笛的呼啸一路南下,在四川阿坝定居形成羌族聚居区。

石渠县的照阿娜姆石刻,相传是文成公主进藏时留下的,见证着民族交融的历史(刁海瀚 摄)

汉代丝绸之路河南道,从成都出发,从川西北抵达大西北。唐代民族和亲开辟的唐蕃古道,经过甘孜石渠留下了以须巴神山石刻群为代表的吐蕃时期文化遗存。宋代的茶马古道,以茶换马促进汉藏经济,以茶治边维护汉藏稳定,形成以松潘为枢纽的西路边茶中心。元代忽必烈远征云南,也以此中心,构建了气势磅礴的藏蒙走廊。六百多年以后红军北上,重新演绎了历史的魅力和军事智慧。明清时期民族融合日益加深,也奠定了今日藏羌彝文化走廊的格局。可见,青藏高原、蒙古高原、横断山区在四川黄河流域汇聚成多民族“和而不同”的时空舞台。

重走长征之路发现红色源泉

四川黄河流域的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的不朽丰碑。一首《长征》诗篇,在江西、湖广、贵州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进入四川后则“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经过最惊心动魄的会理会议、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后,毛泽东由衷感叹“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松潘的长征纪念总碑,具有不同寻常的重大意义。

红原县,因是“红军走过的大草原”而得名。图为红原县日干乔大沼泽(杨柏辉 摄)

红军进入松潘草地后,攻打坚固的松潘古城失利,国民党南北夹击,企图将红军消灭在川西北高原。在最关键时刻的沙窝会议上,红军制定了《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汇合后的政治形势和任务的决议》,提出北上“创立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战略部署。

此时,胡宗南部队堵住了交通大陆,认为红军要穿越的松潘草地,是一片魔沼,鸟儿也休想飞过。的确,八月的草地阴雨连绵,时而冰雹袭击,连续几十里的水深没膝,红军时刻面临被沼泽吞噬的危险。

此外,还面临有毒的水和野菜、有限的干粮因为无柴烧火无法食用、高海拔缺氧和昼夜巨大温差、普遍身着单衣难以御寒等困难。经过四五天的行军,红军终于到达草地北端的班佑、巴西村庄,在包座战役中打败了国民党的围堵,也打通了北上的道路。

红原县城附近的月亮湾,黄河支流白河在草原上划出一道舒缓优美的弧线,恰似一轮弯弯的月亮,因此得名(王帮才 摄)

红军长征在四川,经过地域最广、行程最远、时间最长、召开会议最多、发生重要战役战斗最多、经历自然条件最为恶劣。雪山草地不仅展示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而且将历史时期的民族迁徙之路,变成了红军的胜利通道,体现了红色精神的源泉、军事智慧的源泉和军民团结的源泉。

行走黄河天路发现生态源头

风景逆流而上,历史顺流成河。黄河溯流而上,经过河南山东的地上悬河、豫西峡谷和晋陕峡谷,穿过黄土高原与河套地区,进入四川后,以莲宝叶则为代表的雪山冰川发源了黄河,以若尔盖为代表的草原湿地孕育了黄河,成为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国际重要湿地。

在干流河道长174 千米,流域面积1.87 万平方千米的四川黄河区域,补给了黄河干流枯水期40% 的水量、丰水期26% 的水量。与中下游高含沙量的黄河不同,四川黄河像一条条“翡冷翠”的大地水袖,一河清水向东流,舞动出独具特色的“黄河天路”。行走其间,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仙李白的神来之笔。

若尔盖草原上,黄河支流黑河上游麦曲河畔的黑河村,光伏电站点亮脱贫致富之路(刘国兴 摄)

“黄河如丝天上来”,从松潘的尕里台进入若尔盖,沿国道302 线,松潘草地水系如同一头秀发,飘散在道路两侧,时而缠绕成碧绿的发辫,时而梳散来,将若尔盖盘绕成顾盼流连的“湿地之城”。继续北行,繁花似锦的花湖落英在白河黑河支流的发髻上,任你明眸采撷,闻香听语,然后带着未了的情愫抵达黄河九曲第一湾,感受另一番天上黄河的景致。

“黄河之水天上来”。唐克镇的索克藏寺面河而建,给水天相接的绿草碧水增添了一道金黄灿红的色彩。黄河九曲第一湾仿佛从天边落下,在告别之前回眸,凝视成“黄河之眼”的顾盼流连,从曼则塘草原逶迤而来的曲流,轮回出一道道解不开的大地图腾,似巴蜀图语,似六字真言。

夏季的草原,鲜花盛开,牛羊欢腾(夏雪东尔 摄)

曼则塘与曼扎的坛城同音,行走其间,也许能悟出黄河“草原之心”的祥愿,然后向神山祈福。“黄河万里如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穿越过红原县和阿坝县的大湿地,不得不叹服诗人李白的诗仙视野,继续前行便是巴颜喀拉山东端最高峰莲宝叶则。

“昆仑天梯”的地理坐标穿越冰河世纪而来,古冰川在这里留下了金字塔般的角峰,依次跌落不同高度的U 形谷,在起伏的天际线上形成敞开的天窗,或迎面张开拥抱的宽谷。

翡翠一样的冰川湖倒映出雪山冰川的流韵,高原覆盖的绿色原野不时绽放绿绒蒿、格桑花的斑斓,白塔、转经筒和经幡传递出诵经的真言。神山圣湖寄托着藏民族的信念,也传说着格萨尔王征战的故事和珠姆湖爱情的眼泪。

松潘尕里台草原往红原一带,牦牛享受着夏季牧场(杨友利 摄)

“黄河天路”与河流交错而行,在如毡的草原上长袖善舞,流光溢彩中伴随着毡房炊烟,候鸟飞翔,牧场晚歌。在黄河国家旅游风景道体系中,“黄河天路”无疑是令人惊艳的,大雪山、大冰川、大彩林、大草原、大湿地、大长征,串联起长征红色廊道、民族彩色廊道和绿色生态廊道。

四川黄河发现时代价值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8 月的阿坝,河流、草原、牛群,组成动人风景(夏雪东尔 摄)

四川黄河所蕴含的大奉献、大一统、大和美,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是黄河文化的重要支撑。

大奉献的民族精神,是四川黄河的文化奉献、生态奉献和旅游奉献。文化奉献:民族融合奉献的多元文化,红色文化奉献的长征精神。生态奉献:在川西北生态脆弱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奉献出生物多样性景观和物种宝库。旅游奉献:以文化旅游推动牧民增收和经济发展,形成以大九寨、大草原为代表享誉国内外的最美旅游目的地。

大一统的家国情怀,以大禹治水为代表。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大禹故里在四川阿坝州,作为中国治水文化的代表,黄河流域留下了众多大禹治水遗迹。“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九州就是最早的行政区划,也象征着“四正”(东、南、西、北)、“四隅”(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加上“中央”的国土意义。从四川走出去的大禹,奠定了大一统的历史地理格局,形成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文化渊源。

红原县瓦切塔林,连绵的经幡群蔚为壮观(王庆新 摄)

大和美的时代意义,以中华文明之“和”融合文旅之“美”。四川黄河自然和人文的多样性,体现了生态和谐、民族和睦、文化和合、语言和声的“和”文化,同时,也是浓缩至美风景于一体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和美文化”在这里充分彰显,与黄河流域其他地域文化和谐共生,与世界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舞台上,黄河文化代表的时代精神,是昆仑山中玉琢的中国,是彩陶器物中陶冶的中国,是青铜时代里模范的中国,是天工开物中匠心的中国,是甲骨竹简中刻骨铭心的中国,是天人合一中大美无言的中国,是天下大同中和而不同的中国。
喜欢你好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