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影视评论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年度绝望大片西线无战事 我不敢看他的眼睛

送交者: 影视达人[♂☆★声望品衔7★☆♂] 于 2022-11-02 11:43 已读 1788 次  

影视达人的个人频道

+关注
放眼世界,它大概称得上是最大胆放肆的翻拍片了吧。

德国新片《西线无战事》,一战时德国士兵为主角的战争片。

它的前作由美国环球影业拍摄,在30年代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算是已经摘下影界桂冠,几乎无法被超越。

且因其正好在一战与二战的夹缝中诞生,有着无可替代的时代性。

珠玉在前,翻拍名作需要很大的勇气。

可德国的电影人们既然下定决心翻拍这个原本属于他们的故事,或许是有一些不同的思绪想要传达。

我抱着这样的期待去看了新版《西线无战事》,发现它没让人失望。

电影故事说来简单,一战期间,一群被煽动的德国学生兴奋地参军上前线,对战争充满期待,结果却被残酷的现实击垮。

如果说老版《西线无战事》,是把重点放在了士兵对此的观察反思,还原小说主旨:没有上过战场的人,没有资格妄议战争。

那新版《西线无战事》,则是更聚焦在战争本身上。

它用极为残酷真实的画面与镜头,去拍战争是一场对人性的凌迟。

去展现,人性的光辉是如何同血肉一起一点点凋零消失,直到对生死的敬畏与忌惮都被磨灭。

而不管战争最后会成为哪些人记录中的英雄伟业,对无名的普通人来说,它永远是属于蝼蚁的人间炼狱。

01被欺瞒的炮灰小兵

大多数人或许会认为,战争对人性施加的酷刑是从抵达战场那刻才开始。

但新版《西线》的设计安排,带着一股酷刑早在战前煽动就已经开始的意味与暗示。

主角保罗和他的三个好兄弟,入伍前嘻嘻哈哈地就在征兵同意书上签字。

“我妈不想让我去。”

“你难道还是怕妈妈的乳臭小子吗?”

嬉笑打趣,仿佛不是要去上战场,而只是去酒吧喝酒胡闹。

他们对战争如此不屑一顾,是因为一战期间德国政府在民间推行了大量冠冕堂皇的说辞。

书籍、报纸乃至学校教师,都向青年鼓吹着战争的崇高必要、掠夺的兴奋,而对残酷与伤亡避而不谈。

电影对此的一个体现是,旁听鼓动演讲的毛头小子们,对荣光、大义之类的套话没啥反应。

演讲人语气激动到有点破音,他们在底下偷偷憋笑。

但当演讲人开始画大饼,说着几周后你们就会占领巴黎、会骑在他们头上等等侵略时的景象时。

全场第一次开始躁动起来。

演讲者对侵略与征服描述的越具体、越激昂,越强调是你们这代人会通过战争建功立业、通过武器拥有一切。

围观的毛头小子们就越激动,集体振臂欢呼。

此刻,战争对人性的消磨就已经开始了。

这些普通人,已经开始沉浸在对碾压弱小的愉悦的想象中。

人心被癫狂的权力同化,逐步认同自己是合法暴力的正义化身。

不再去细想倘若真的侵略巴黎,当地与他们一样的普通人会遭受怎样的折磨与屈辱;也不再去共情,意识不到被刺刀戳穿胸口的人背后也有家庭。

脑子里,只剩下了耀武扬威的想象——

穿着制服享受着大餐与红酒,来讨好的女人数不胜数。

许多值得被怀疑的细节,都被煽动的高昂情绪掩盖了:

如果前线一片顺利、伤亡不大,何至于一次又一次地召集新兵,把学生、工人、农民通通送上战场,甚至包括少年。

电影里,主角保罗兴奋地在报到处去领“新军服”,发现军服内侧缝了另一个人的名字。

他疑惑地询问长官,长官微笑着地撕掉了缝着名字的布块,说或许是这件衣服那个人穿小了、被退回来了,这很常见。

保罗听了后继续兴奋地把军服拿走,依旧换上。

其实长官很清楚,那是战死士兵的名字。

这批所谓的新军服,是从战死士兵的尸体上脱下来重新加工翻新的。

但所有知情的人都选择了沉默,目送着新兵们兴高采烈地前往战场成为新的炮灰。

保罗和朋友们刚走进战壕时他们产生过怀疑,质疑这儿和宣传中的不一样。

战壕中毫无秩序可言,到处是伤残士兵,下雨后的积水刺骨冰凉,这些新兵被派去排水,每个人的手都冻到毫无知觉。

可死亡的威胁瞬间堵住了所有人质疑的嘴,让人无暇思考别的。

进战壕当晚,法官军队就进行了集中炮轰的突袭。

保罗的好友当场去世,一条腿只剩下一半,血肉与碎裂的骨头混作一团。

(血腥画面警告)

几天前还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战场上没撑过一天。

这就是战争,不在乎你是不是新兵、入伍多久,需不需要锻炼与适应。

保罗自己也被压倒在被炸毁的废墟下,旁边的战友被压成了肉泥。

被救起时他一片茫然,环顾血肉模糊的四周。

他或许想说些什么,但在巨大的疼痛与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还活着的恍惚中,什么也说不出来。

影片里保罗几次在战场上被炸晕时,清醒后爬起来总是满脸呆滞,仿佛在确认自己身在何处。

但神情,一次比一次麻木。

如果说社会舆论的煽动是凌迟的第一步,它剥夺走人性中的共情能力。

那真实的战场就是凌迟的第二步,它剥离了人的思考能力。

残酷的争斗、炮火,快节奏的突袭作战,以及生死的冲击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思考能力。

慢慢的,保罗们开始放弃一切思考,任由战争重塑自己的认知。

那儿白昼逃遁,鲜血注满溪河。

在芦苇丛中已经躺着无数的尸身。

——海姆 《战争》

02真正的战场

残酷到对死亡麻木

网上不少人表示看完新版《西线》后,本能地有一些生理不适。

因为影片里血肉纷飞的场景、把战争的残忍毫无掩饰地呈现的场景太多,相比之下,战争片中人物抒情太少。

有人认为,影片大可以多渲染一点保罗与朋友们的战友情,这样可以缓和一下残酷的观感,还能烘托展现一下战场上的人性微光。

然而《西线》里,更多的却是对死亡的漠视。

保罗和朋友们会上一秒还在殊死搏斗,把尖刀刺进求饶士兵的心脏,手上脸上沾满了血。

下一秒看到了面包啤酒,立刻冲上去狼吞虎咽,把手上的泥土和血腥也一起吞下。

如野兽一般,不加思考地杀戮以及寻求果腹。

这大约就是战争对人性施加凌迟的最后一刀,让士兵们连生存的本能都漠视,对死亡也愈发麻木。

战友倒在身边,他们依旧朝前盲目举枪。

完全没有瞄准谁,只是麻木地不断开枪,直到打光了子弹,又从腰上卸下手雷往前扔。

哪怕前方逼来的是装甲兵,步枪的抵抗毫无用处,他们也依旧面无表情、继续放枪。

好友在保罗面前被活活烧死,但他逃回战壕后也只是嚎啕大哭了那么几秒,就背上了机枪子弹带继续奔逃。

对真正的、内心有崇高目标的战争英雄来说,对死亡麻木,那叫无畏牺牲的品质。

但对这些奔上战场后大脑已无暇转动的小兵而言,它不过是被残酷麻痹的结果。

只有在战争短暂地远离时,人性才会短暂地回归。

保罗在逃跑路上掉进弹坑里,本想短暂躲避敌人,却被一个法国士兵发现。

他和对方殊死搏斗,保罗一次次地把小刀插进对方的身体,近乎癫狂。

(血腥画面警告)

直到对方已毫无挣扎能力,开始大口大口地往外吐血。

咳出血液、死前挣扎的声音在这被有意放大,死亡的恐惧被传达给每一个观众。

保罗此时才精疲力尽地倒在一旁,犹如一个濒死之人。

他听到对方咳血的声音后跳起来,抓起泥土就往对方嘴里塞,害怕他的声音引来别人。

可塞了没多久,周围的逐渐又让保罗停下了手。

大部队已经在匆忙中离开了这里,此时战争仿佛突然远去。

保罗恍惚间突然感到了害怕与内疚,他先是本能地往旁边爬,想远离那个濒死的人,逃避一切。

但又在短暂回归的良知驱使下,茫然地爬了回去。

他惊慌地拨开自己刚刚塞进去的泥土,给那个士兵喂水。

又再一次举起刀子,这次却是割开了对方的军服试图止血,发现不可能止血后颤抖着找到了对方的身份信息,带着哭腔承诺会寄信给他的家人。

保罗趴在对方身上痛哭、自责。

可当那士兵的心跳彻底停止后,保罗再一次茫然麻木地抬起了头,望向堆尸如山的战场,磕磕绊绊地往军营所在的方向走去。

在那,他会再一次拿起枪,变成被战争麻痹了一切感知的机器。

脸上一半泥一半血,犹如怪物与人类的结合。

03片名早已预告了讽刺

近年来以反战为主题的优秀电影并不少,以保罗这样的前线小兵为主角的也不少。

《敦刻尔克》里士兵们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保存了反攻的有生实力;

《1917》里小兵在一天之内穿梭前线送去停止进攻、躲避陷阱的消息,挽救了几千人的性命。

以小见大,以小兵们的个人光芒去体现和平来之不易。

《西线无战事》虽然也以小兵为主角,但他们的个人故事并没有多么伟大,反倒充满了窒息的阴霾感。

老版《西线》里更多对比士兵与无知的、把战争视为荣耀的平民,去讽刺彼时德国政府的煽动与蒙蔽带来的悲剧。

新版《西线》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大量士兵与将军对比的镜头。

去体现那些把战争视为功勋、把和平视为庸碌的上位者,是如何肆无忌惮地浪费着前线士兵的生命,他们正是阴霾的来源。

也把保罗们命贱如灰的蝼蚁感,被放大到了极致。

当士兵们日夜奔袭,在前线转移阵地时。

政客们西装革履,体面地前往谈判会场。

当士兵们饥饿烦躁,好不容易偷来一只鹅,吃到肉忍不住地感谢上帝时。

指挥官的餐桌上琳琅满目,随手丢下一块肉,去喂桌边的宠物狗。

而当士兵们的尸体,被炸弹冲击后飞走、高高地挂在树枝上。

当无知的新兵连对毒气的危险了解不够,过早地取下防毒面具,而死于友军的毒气袭击时。

将军却在感慨战争的稀少:“我生不逢时,半个世纪都没有战争。”

冲击最强烈的地方,是影片接近末尾时的和平谈判。

德国向协约国求和,外交官提出在谈判进行过程中暂时停火,战争进行的每一分钟都有孩子在去世,但被拒绝。

此时,前线士兵的性命同样被认为是谈判的筹码:

的确每分钟都有人在死去,所以你应当赶紧签约服软。

双方僵持不下,镜头闪回战场,保罗们还在无意义地奔逃、倒下。

主和的谈判官员面色绝望地指出:

如果再不停战,士兵们会在回家的路上饿死,而不是在战场上光荣战死。

好不容易签订了和约,它将在11号上午生效。

士兵们欢欣雀跃,以为一切终于结束,长久被压抑的怨气终于冲出了口,大骂着“肥猪”。

可第二天,和平条约生效前不到一小时,他们与刚送到的新兵被再次集结。

将军要求他们进行突袭,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将军的演讲词依旧充满了煽动性,写满了雄心壮志与激励。

可像保罗这样的老兵,心绪已经再也不会为此掀起半点波澜。

可他们依旧得站上战场,冲向敌人的战壕,不然了解自己的就是友军的子弹,被冠以“逃军”之名。

在和约生效前十五分钟,保罗所在的连队发起了最后一次冲锋。

和之前所有战役毫无区别的冲锋,举枪向前射击,越过战友的尸体,跳进敌方的战壕,打光所有子弹,与对方贴身近战。

直到有人宣布撤离,宣布这场战役可以结束。

为了保全一个刚入伍的新兵,保罗与一位敌人缠斗在一起。

在“时间到了!停战了!”的呼声响起前,对方的刺刀扎进了他的胸膛。

听到此起彼伏的停战口号后,敌人沉默了一会,终究扔掉了武器,转身离开。

保罗踉跄着向着光明走去,可胸前的伤口已经注定了结局。

他死了。

死于和平呼声响起之前。

死于将帅们最后一点肮脏的野心之前。

死于一战最无意义的西线战场上。

1914年10月开始敌对行动后不久,西线就陷入了堑壕战,直到1918年11月战争结束,这儿的前线几乎没有移动。

超过300万的士兵在此丧生,通常只是为了挺进几百米而奋战。

而性命换回来的几百米,很可能几天后,又被对方以同等惨痛的代价拿走。

而和约生效、无数保罗依旧死于战火的那天,德国报纸对这儿的报道却是:

“西线无战事”

书名与片名,早就写满了讽刺。

原著中有这样一段话,或许可以算作对这一切悲剧的精准总结:

“我对生命的认知,唯有绝望、死亡、恐惧和联结着痛苦深渊的失控的浅薄。”

“我看见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在制造武器与言辞,好让这一切更精妙地延续下去。”

“我很年轻,才二十岁。”
喜欢影视达人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