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阳防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共和国的动员兵:59-2A主战坦克背后的故事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1-05-12 0:27 已读 1947 次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作为位于洛阳的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的子弟,笔者是在厂里一辆辆“东方红”拖拉机的轰鸣声中渐渐长大,岁月在那些重型履带碾过的印迹中丝丝流走,父辈们曾经奋斗的故事和建设的辉煌早已不在,只有厂门外高大而永远挺拔站立的毛主席雕像,似乎还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峥嵘岁月。在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厂里投资20 00余万元动工建设了东方红农耕博物馆,在博物馆中静静地停放着一辆涂有中国陆军标准迷彩的59式中型坦克,与一般59式坦克不同的是,这是一辆安装了105毫米线膛炮、车首推土铲、炮长微光观瞄镜、烟雾弹发射器和后屏蔽格栅的坦克,揭开了隐藏在第一拖拉机厂身后的坦克生产秘密。



动员生产


拖拉机厂怎么和坦克联系起来的呢?这要从国家兵器动员生产说起,这是国防动员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说是在民用工业企业中组织军品生产的一种形式,也是兵器工业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和平时期进行军品生产的“练兵”,生产一部分缺门、短线的武器装备,战时则成为武器装备的重要来源之一。


根据《当代中国兵器工业》记载,1950年代中期,在编制“二五”计划时,国家计划委员会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开始研究探索动员民用工业生产军品的途径。1956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在18个工业经济部门建立了动员生产管理机构,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动员生产规划。1958年,部分省和工业部门先后组织少数企业进行军品动员生产试点,主要集中在轻武器和弹药的生产。1960年代后,根据备战紧急需要,我国先后开展了三次兵器动员生产。第一次动员生产是在1962年,主要为了粉碎台湾国民党军队企图进犯东南沿海地区的图谋,组织了一批动员生产线。第二次动员生产是在1965年后,为了支援越南抗美救国斗争,在工业基础较好的15个省市组建了43条生产线,生产高射机枪、高射炮、光学器材和火炸药等越南急需的军用物资。第三次动员生产是在1969年“珍宝岛事件”之后,为了作好抗击苏联可能发动的大规模武装进攻准备,在25个省(市、自治区)18个工业部门的3 000多个企业,组织起500多条动员生产线,其中步枪生产线140条,反坦克武器生产线66条,此外还有坦克、舰炮、岸炮、反坦克炮弹、高射炮、高射机枪、防毒面具和防弹衣生产线等,新建的生产线多采取“一厂一角(件)、百厂成线”的大协作方式建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动员生产线进行了全面调整。1979年11月,国家计委、国务院国防工办、总参谋部和总后勤部联合召开了兵器动员生产线调整会议,尔后国家计委制定了《军品动员生产线调整方案》和《关于军品动员生产管理暂行规定》。从1980年开始,历时四年,调整后保留和储备生产能力的生产线190条,撤销与合并的生产线106条,移交兵器工业部门的生产线11条。三十多年来,兵器动员生产线生产了大量武器装备,基本上满足了备战的需要,增强了民用企业生产能力,为扩大民品生产奠定了基础。担负兵器动员生产任务的各级管理部门和生产单位通过动员生产实践,也进一步增强了国防意识,探索出了一套“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经验。


一拖厂新建坦克生产线就是第三次动员大生产中的故事。拖拉机厂造坦克并不罕见,其典型标志就是苏联在“一五”时期建设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该厂属于平战结合的国有大型企业,曾为苏联集体农庄提供了大量拖拉机,战时具备生产坦克装甲车辆的能力,先后生产制造了T-34中型坦克和KV重型坦克,在大战期间为苏军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危急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厂迎战逼近的德军。而一拖厂建厂原型的哈尔科夫拖拉机厂更是战后苏联重要的履带式装甲车辆生产基地(一拖厂建设初期很多设备是直接从哈尔科夫厂拆卸下来的老旧设备)。


“珍宝岛”事件后,国家计委组织了第三次民用工业动员生产。1970年4月11日,在国家计委主持下,五机部(兵器工业)和一机部(民用机械)等共同商定,以一拖厂和洛阳矿山机器厂为核心,组织大协作,动员生产中型坦克。根据国家生产布点规划,在一拖厂建设七〇四分厂(产品代号亦为704产品,即1970年4月的意思),主要承担坦克特殊工艺部分的加工制造和整车总装任务,包括甲板的下料、成型、热处理;车体的焊接、加工;变速箱、传动箱、扭力轴、侧减速器等总成零部件的加工、热处理、装配试验;整车的总装和试验。其余零部件由五省(河南、河北、湖北、陕西、甘肃)、一市(上海)的71个工厂共同协作。



1971年8月27日确定七〇四分厂厂址,同年11月12日破土动工。在进行建厂筹备的同时,为熟悉坦克生产工艺,一拖厂还组织开展技术练兵,于1970年5~9月期间,在相关单位配合下试制了WZ-121型坦克样车(即69式中型坦克)7辆,1970年10月至1972年5月研制“704产品”坦克样车4辆。1972年9月,一机部召开产品动员生产会议,正式确定生产WZ-120型坦克。此后,按照定型产品修改设计进行了厂房建造,安装设备,设计制造非标准设备和工艺装备等。1974年12月31日试制出第一辆WZ-120型中型坦克,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厂建设进度加快。1977年到1981年先后结束了基建尾工和设备安装,进行了调整、试制、产品试验和工艺验证。1977年10月、1979年8月至1980年1月,按照试车大纲,在东北、华北等地先后对七〇四分厂试制的WZ-120型坦克样车进行了1 000千米和6 000千米试车。1983年1~8月,又对1982年批量生产的产品进行了3000千米试车,证明产品质量好,性能可靠。1983年2月,转产鉴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转产鉴定会议,4月18日,机械工业部和有关单位正式批准转入批量生产。


一拖厂七〇四分厂的59式坦克生产线到底生产到什么时候,只是听厂里老工人说到了1980年代末期坦克就不再生产了,总共生产多少不得而知,但有部分通过相关军贸公司出口国外。再然后,随着国防政策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成的坦克组装车间陷入了僵局,只好从新组合搞工程机械。但从农耕博物馆中这辆59-2A坦克身上,至少证明了在1980年代后期该厂仍然保留有坦克生产能力。研制过程


59-2A式中型坦克是众多59式中型坦克改进型中的一种。1984年底,解放军总部机关下达了研制59-2A式中型坦克的任务,要求有关科研单位参考和吸取59-2式中型坦克的改进经验,突出解决59式中型坦克火力和火力机动性的薄弱环节,并要求防护、机动以及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最终这一任务落在了当时已经具备59式坦克生产能力的一拖厂身上。


59式中型坦克是我国自行仿制生产的第一种主战坦克装备。但由于历史原因,从1950年代末期研制生产到1980年代前基本未进行过较大幅度的改进,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参战的59式坦克暴露出火控系统落后、防护能力较弱等缺陷。为此,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我国开始对59式坦克进行首次改进设计,产品代号WZ-120A,1984年正式定型命名为59-1式中型坦克。59-1式中型坦克主要改进了火控装置,安装了红外夜视驾驶仪、激光测距仪和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等,但在火力上未做改动。与59-1式坦克研制同时进行的还有改动幅度更大的WZ-120B坦克项目,该项目主要采用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结合国内成熟科研成果进行再度改进。其重点是用仿制的英国L7型105毫米线膛炮替换老旧的100毫米坦克炮(后定型为79式105毫米线膛炮),同时在夜视系统、电台和灭火抑爆系统上有所升级。该型号后定型为59-2式中型坦克,成为第一种能够与国外第二代坦克在火力上相抗衡的59式坦克,目前仍然在役。


与采用进口技术改进而来的59-2式中型坦克不同,59-2A式中型坦克从一开始就立足于依靠我国自身技术开展改进。不过由于该车研制时已经是1980年代中期,所以也充分借鉴了59-2式中型坦克研制的有益经验。从1984年11月到1985年4月,一拖厂和相关科研单位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59-2A式中型坦克的改进方案设计,1985年10月试制出了1辆初样车,并进行了分系统和整车的行驶试验,根据初样车试验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又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于1986年5月研制出3辆正样车,其中1辆是战斗坦克、1辆是指挥坦克、1辆是带机械扫雷铲的扫雷坦克。正样车试制出来后进行了6 000千米设计定型试验,对车辆战术性能、工作可靠性和地区适应性进行了全面考核。洛阳谷水坦克射击靶场试验表明,59-2A式中型坦克基本满足战术技术要求,相关性能与59式中型坦克相比有了明显提高。


1988年4月,59-2A式中型坦克正式批准定型。然而,虽然该坦克在技术上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总体技术性能与59-2式中型坦克相比并未有较大提高,因此没有能够批准量产,也最终为一拖厂研制生产坦克的历史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


参观实车


1986年5月,一拖厂先后研制了3辆59-2A式中型坦克正样车,也是首次在研制过程中按照车族思路发展的国产坦克型号,这些坦克样车从外形上看与老59相比令人耳目一新,安装了105毫米线膛炮、首下推土铲、抛射式烟幕弹发射装置、炮塔尾部屏蔽隔栅等,给人以现代主战坦克的美感,战斗全重36.5~37吨,乘员4人,车长(炮向前)9.22米,车宽(带裙板)3.32米,车高(至炮塔顶)2.4米。


上述样车在完成相关定型试验后,又回到了一拖厂陈列在厂区不同位置,成为见证这段历史的实物。三辆车中保存最好的就是位于农耕博物馆中的那辆59-2A式坦克,在炮塔、舱盖、车体多处可见“85-XX”、“86-XX”等铸造铭文,因此推测该样车应属于80年代中期新车改装而来。而厂门处还有一辆59-2A式坦克样车,厂内停车场也有一辆59-2A式扫雷坦克样车和一些杂乱的旧底盘。通过这些坦克和底盘我们能够初步勾勒出59-2A式坦克系列的线条。


强化火力 从正面看去,该坦克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一门带轻型热护套的81A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这门炮的渊源,要从1979年12月中国和英国签订的“三七工程”引进合同说起。当时从英国引进了105毫米线膛炮、火控系统、电台、烟雾弹发射器、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等装备,主要用于老坦克改进和新坦克研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门英制L7型105毫米/51倍径线膛炮,该炮是德国莱茵金属L44型120毫米滑膛炮出现前北约坦克的标配,可以说是105毫米线膛炮的巅峰之作。原装英国L7型105毫米线膛炮仿制后命名为79式线膛炮,在此基础上自行生产了无热护套标准型81式线膛炮、带轻型热护套81A式线膛炮以及加长身管的83式/83A式线膛炮。



该炮身管采用自紧技术,炮膛抽烟装置位于炮身中央,射程和威力都比59式的老式100毫米线膛炮大幅提升,弹种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高爆穿甲弹、高爆榴弹。其中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炮口初速达1 600米/秒,能击穿2 000米距离外的150毫米厚、倾斜30度的均质钢装甲,最大射速7发/分。该炮安装有轻型热护套,下方清晰可见不少开孔,可以有效防止炮管因日照等因素引起弯曲,从而大大提高了火炮射击精度,这也是与59-2式中型坦克上79式105毫米坦克炮光秃秃炮管的主要区别。为了安装这门105毫米线膛炮,工程技术人员还对炮塔前部进行了整形。从炮塔上方打开的舱门可以看到反后坐装置驻退机和复进机并列布置在火炮上方,战斗室前部的弹药架也非常显眼,该炮共备弹37发,分别储存在战斗室和驾驶室内。而在59-2A式基础上研制的59-2A式指挥坦克增装了1部CWT-176型坦克电台,相应地减少了3发炮弹。


在辅助武器上,该坦克与59式其他型号一样,也是安装了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备弹500发)和2挺7.62毫米机枪(分别是并列机枪和航向机枪,备弹3 000发)。


升级火控 该车配备了双向稳定自动装表简易射控系统,射击精确度大幅提高,射击瞄准/预备反应时间大幅缩短。测试结果显示,此套火控系统能在短暂停车情况下,对运动目标实施准确打击,对静止目标的反应时间不大于7秒,对移动目标反应时间不大于10秒,使用脱壳穿甲弹射击固定目标的有效射程可达2 500米,对移动目标有效射程则为2 400米。爬上车身,可以看到车长指挥塔前安装有一座新型的炮长夜视用微光观瞄镜,白天炮长仍然可以使用火炮左侧椭圆形的59式坦克炮炮长昼间瞄准镜进行操炮,夜间则使用处于炮塔上方微光瞄准镜,使患有“夜盲症”的59式坦克拥有了可靠的夜间打击能力。从打开的舱盖往里看,可以看到这个观瞄镜下连着一个DCC综合控制台,从铭牌来看该控制台综合控制了稳定器装置、电操作装置和击发三项。


59-2A式坦克还有一个与59-2式坦克差别较大的地方,该车实现了全被动夜视化,包括炮手、车长与驾驶都使用了微光夜视或瞄准仪,不需要安装会暴露自身位置的红外线探照灯,夜战能力大幅提高。而在列装的59-2式坦克上还保留了驾驶员用红外夜视仪,所以在左侧翼子板上方还有一个独立的红外小灯,成为59-2式坦克的识别标志。



综合防护 有资料称59-2A式坦克首次在车首上部挂装了新型复合装甲,为了安装这一装甲板,车首上的大灯也被移至车体两侧翼子板上方,但保留了防浪板安装位置。博物馆中的这辆样车正面并未安装附加的复合装甲板,在厂区一辆破旧的59式坦克样车底盘上,确实有用螺栓固定在前装甲上的整体式附加复合装甲板,非常厚重,为确保航向机枪射击正常还在这块装甲板上留有射击用小孔,车体两侧也加装了侧裙板来保护悬挂系统,或许这就是59-2A的初样车底盘吧。


此外,在多辆样车上都看到炮塔两侧配备的四联装抛射式烟幕弹发射器,这在59式坦克改进工程中算是第一种型号,使用的烟幕弹射程可达100米,能制造出一个宽60米、高8~10米的烟幕屏障,持续时间为2分钟,可有效降低敌方反坦克武器命中率。比起原本位于车尾的发动机热烟幕发生器,烟幕弹发射器体积小、反应速度快、烟雾效果更好。


[iframe]"[/iframe]

转到车尾,可以看到炮塔尾部首次在59系列坦克上安装了屏蔽用隔栅,既可以搭载随车物品,又能对炮塔后部提供一定的应对RPG破甲弹头的防护力。此外,该坦克还安装有自动灭火抑爆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驾驶员人工开启灭火抑爆系统,车体后部发动机舱防爆网处也安装有可以拆卸的防弹盖板,进一步提升对莫洛托夫鸡尾酒瓶等抛掷燃烧物的防护。


工程机械 一拖厂是生产民用工程机械出身,该厂研制的59-2A式坦克也确实很有工程机械的特点。视线往车下看,可以发现车首下部不是传统的牵引钩,而是增加了一座机械推土铲。据介绍,放下这个推土铲后只需20分钟就能完成一个坦克掩体,大幅减低坦克部队人员的工作负荷。此推土铲也是59-2A式坦克与其他59系列坦克外观上最大的区别,不过与新型坦克的液压推土铲不同,该推土铲需要人工收放,操作起来略显麻烦。


一拖厂在59-2A式中型坦克的基础上,还研制了专用的59-2A式扫雷坦克。而唯一的一辆59-2A式扫雷坦克样车位于一拖厂内的停车场内,该样车未安装炮长微光瞄准镜,取消了车首下部的推土铲,安装了一具J78LZ01型犁刀式扫雷器。这是一种车辙式、液压升降、电气控制的犁刀挖掘式扫雷装置,外形类似于苏制KMT-5、6、8型车辙式扫雷铲,后者广泛装备在苏式各型坦克车辆上,主要作用是在中等硬度的较平坦的可耕地和生荒地土壤中实施扫雷作业,为坦克扫出一条可供履带通过的车辙道路。J78LZ01型犁刀式扫雷器副犁展开时为4.16米,副犁收起时为3.39米,能以车辙式扫雷犁开辟出两条宽度分别为0.85米的车辙式通路,最大挖掘深度为0.18米,扫雷速度为4~6千米/小时,扫雷率大于90%。



另外,该扫雷坦克还在2个犁刀之间安装了一对弹性杆,用于扫除埋设在两个车辙之间的触发杆式炸底盘地雷。有趣的是为了防止扫雷器收起来后对后方两侧的车大灯的影响,该车又将两侧位置的车大灯移到了首上装甲的中间位置,这一布局在59系列坦克中也是独一份的。


综上所述,59-2A式中型坦克是完全利用我国自己的技术对老装备改造的成果,它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性较好,对原59式坦克的工艺继承性强、成本低、便于组织批量生产,特别是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良好的维修、使用性能,受到试验部队的高度评价。59-2A式中型坦克也是笔者父辈工人们辛勤付出的结果,证明了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洛阳同样存在一个坦克研发生产试验一体化基地,随时准备应付可能突如其来的装甲洪流。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