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江淮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史海浪花🌊】“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送交者: 民主不仅仅是价值观[☆★★★民主好啊★★★☆] 于 2024-11-28 14:08 已读 1201 次  

民主不仅仅是价值观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三大战役奠定大局

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夏目历史君    2023-08   

在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无疑是最突出的一场战役,原因无他,按照党中央的规划,我们将奉行北攻南守,集中全党的力量养出东北虎,然后由北向南解放全中国。

在这一计划下,辽沈战役成功胜出,第四野战军占据了整个东北,解放战争迎来了转折点。按理来说,接下来的作战就是东北野战军横扫天下,新中国解放了。

可历史却偏偏和国民党开了个玩笑,就在杜聿明、傅作义为四野的出关而惶惶不可终日时,原本作为“偏师”的华野部队在粟裕的带领下居然扭转乾坤,打响了淮海战役。

然后华野、中野合作,以60万人的兵力消灭了国民党的80万包括几大王牌在内的主力部队。

此战创造了最多的歼敌人数,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致使四野的光芒被其他兄弟部队抢走,让彪悍的四野郁闷不已......

因此,各大野战军对于淮海战役都十分看重,尤其是在讨论这场战斗中的贡献时,也难免会出现亮剑中,李云龙和其他各军长争功之间的名场面。

当然,我们常说军人重荣誉,有时候也难免会像李云龙一样嘴头上占的便宜,但有时候也的确会产生误会,以至于让一些老同志失态。

例如1978年7月,谭震林受邀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

作为当年那场大战的负责人之一,谭震林对于博物馆里的武器装备都无比怀念,尤其是看到纪念墙上的一张张老旧照片,他和一些老战友们都湿了眼眶,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的峥嵘岁月。

然而,就在老将思绪纷飞之际,突然他好似看到了什么,然后当场变了脸色,失态了,认为纪念馆张冠李戴,到最后气不过,甚至还说了这样一句:“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对于这一幕,很多人都疑惑不解,好好的老将军怎么发了脾气?等到走近一看,大家才明白谭震林为何发火。

原来,一些媒体瞎搞,他们将淮海战役的主要功劳归结于中原野战军,而且还说华东野战军是“偏师”。作为华野的指挥员之一,作为当时淮海战役的主要负责人,谭震林可不得被气坏了。

这里得强调一句,虽然前文我们说淮海战役创造了奇迹,的确是偏师打成了主力,可是这个偏师我们要搞清楚是相对于谁而言?

如果是相比较于东北野战军,那么毫无疑问,其他的三个野战军都属于“偏师”,因为我们的计划就是集中全党养出四野,然后解放全中国。

所以四野有百来万部队,几乎比得上其他各大野战军的总和了,说华东野战军是偏师是没问题的。可是,谭震林看到的是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相比,居然说华东野战军是偏师,这明显就乱说了。

根据资料记载,中原野战军过去的确是主力部队之一,可是在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时候,付出了巨大牺牲,所以主力部队只有10余万人。而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连续打败国民党主力,其部队实力一度发展到16个纵队。

在淮海战役中,华东野战军总计36万人,中原野战军只有14万人,所以,不管怎么说,华东野战军绝不可能是偏师,这实在是太错误了。

那么问题来了,中原野战军是否是战场的主角呢?

打开淮海战役的史料可以看出,中原野战军的确是战场的主角之一。

1948年10月31日,粟裕向中央军委建议,鉴于淮海战役的规模扩大,应该促使华野和中野协同作战,请求陈毅军长和邓小平政委协同指挥。

中央很快同意了粟裕的建议,并于11月1日回复:整场战役由陈毅与邓小平负责。

之后,中央又组建了淮海战役总前委,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其中着重提到,由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淮海前线作战和之前工作。

搭好班子后,大淮海战役爆发,中原野战军积极参战,首先占领了宿县,断掉了国民党的交通要道,致使国民党粮草不畅,联系不畅。之后又包围了黄维兵团,和华野合作将其消灭。

由以上内容可知,整场战役的确是出身中野的小平政委负责,占领宿县和包围黄维兵团又确保了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狗急跳墙,最终落网。

可以说,中原野战军的确是淮海战役的主角之一 ,这是没得说的。

但是,除了中原野战军以外,华东野战军的贡献也是不得了的,甚至华东野战军的粟裕和小平政委几乎是一个层面的指挥员。

如果说邓小平政委是整场战役的负责人,那么粟裕就是整场战役的执行者。首先,淮海战役是粟裕提出来的,不过当时是小淮海战役,目的是包围黄百韬兵团以及44军。

后来随着战场的演化,粟裕又向毛主席提出了“大淮海战役”,并且请求由陈毅和邓小平来指挥这场战斗。于是才有了总前委的成立和邓小平政委的指挥全局。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粟裕带领华野36万大军先用6个纵队围住了黄百韬兵团,之后又分出7个纵队阻击来援的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

由于兵力紧张,粟裕又率兵进攻了国民党的交通枢纽潘塘,吓得两大兵团不敢全力救援,眼睁睁看着黄百韬走入绝境,最终被消灭。

与此同时,黄维兵团被围住,杜聿明最后的主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于是老奸巨猾的杜聿明准备逃跑。

当时他的逃跑有三条路线,一个是走连云港,一个是走两淮,一个是沿津浦铁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粟裕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认定对方一定走第3条路。

可当时中央得到重量级情报员的绝密情报,杜聿明不会走第3条路,中央要求粟裕一定要密切关注前两条路。

在看起来绝对准确的情报面前,粟裕担上军事责任,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结果,狡猾的杜聿明欺骗了作战厅,居然真的走了第3条路,然后被粟裕给抓住,最后被消灭。

当然,还有在粟裕的指挥下,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共同剿灭了黄维兵团。

以上就是华东野战军的贡献,他们消灭了黄百韬兵团,消灭了杜聿明的主力,而且还消灭了一半的黄维兵团。

再加上整场战役都由粟裕来执行,我们必须承认华东野战军也是战场的主角,绝不是偏师。

综上所述,谭震林并没有说错,作为亲眼目睹这场战争牺牲和奇迹的主要作战指挥人,他知道这场战争的含金量,也知道这场战争的荣誉,也难怪脾气火爆的他会当场甩脸色。

不过,最后我们还是得进行总结,正如李云龙他们的争功一样,每支部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都有属于自己的骄傲。

但是,解放军有别于军阀的部队,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整体的荣誉,整体的协作。正如毛主席所说,淮海战役最大的功臣是谁?是数百万推着小推车的老百姓们。

(全文完)
—————————————
后记:作者✍️的其它文章列表

https://mp.sohu.com/profile?xpt=YzY3YzhhMGItNjQyOS00NWY3LWJmNWUtNTQ0NDdmYmZiMWNl&spm=smpc.content.author.2.17328236239698kckBqg


贴主:民主不仅仅是价值观于2024_11_28 14:18:51编辑
喜欢民主不仅仅是价值观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 民主不仅仅是价值观 (42 bytes) 11/28/24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