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哲学在弥合社会分歧方面的作用

送交者: 真者[☆★★声望品衔11★★☆] 于 2024-11-26 15:16 已读 539 次 2赞  

真者的个人频道

+关注
哲学在弥合社会分歧方面的作用

【作者】[孟加拉] 法里杜勒.阿拉姆 【来源】[孟加拉] 明星日报 The daily star  【编译】真者

世界哲学日于200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承认,旨在庆祝哲学促进对话、批判性探究和文化间理解的力量,于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举行。2024年的主题是“哲学:弥合社会鸿沟”,强调哲学在促进共鸣、挑战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促进不同观点对话方面的作用。在一个充满社会分歧的世界里,哲学是应对正义、不平等和社区问题的重要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纪念活动使我们不仅将哲学视为一门学术,而且将其视为一种跨越政治、经济和文化界限,将人类联系在一起的手段。当社会两极分化威胁到社会的凝聚力时,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对话和批判性地审视主流和形而上叙事的空间。它敦促我们质疑假设,思考共同的价值观,并参与弥合文化和意识形态鸿沟的对话。面对全球危机和地方性的不平等,哲学传统提供了增进理解、合作和集体行动的途径,强调它不会固步自封,在塑造一个更加公正的世界方面所具有的持久的意义。

哲学对社会分裂问题的参与和重塑20世纪思想的文学和诠释学的转变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保罗.德.曼(Paul de Man)断言,哲学是 “对自身在文学手中毁灭的无尽反思”,这一论断抓住了这一转变的精神。通过接受解构性的探究,哲学不得不质疑其基本假设,促进反省,从而增强其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在这种自我批判的观点下,哲学反映了文学的开放性和不可竭尽的阅读实践,在摆脱惯例的 “读者文字 ”的同时,拥抱了法国哲学家巴特的 “作者文字 ”精神。这使哲学能够审视和瓦解自身的典范,以敏捷和同理心增强对人类复杂性的反应能力。例如,利奥塔(Lyotard)的 “形而上叙事的失落”(loss of metanarratives)概念挑战了曾经为社会提供过凝聚作用的支配一切、普遍性的叙事,转而倡导反映不同经验和观点的本土化、多元化的叙事。同样,德国哲学家阿多诺的 “消极辩证法”,要求摒弃简单的综合,坚持哲学必须对矛盾和张力保持开放,而不是将它们化解为和谐的结论。这两位思想家都是哲学探索如何去批判性地参与和解构自身基础假设的典范,从而促进对世界更细致入微、更具包容性的理解。

在当今世界,哲学似乎不太可能成为弥合社会分歧的竞争者,因为 “正统”(doxa)--塑造日常生活的不容置疑的常识--占据了主导地位。哲学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可能会像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笔下的信天翁一样受到阻碍,因为它那双适合在广阔天空飞翔的翅膀在船的甲板上变得沉重而笨拙。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 “正统”(doxa)概念描述了将社会结构正常化的意识形态,使其显得自然而不可避免。这种世界观与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的 “物化”理论相结合,将社会关系物化为看起来像固定的现实,从而扼杀了对权力关系和社会不平等的批判性的审视。与这个信天翁类似(不同于英国诗人科勒律治的信天翁,它具有更多的神秘和道德的含义),哲学也具有深远的视野,然而,当它被限制在 “正统 ”和 “物化”的限制性框架内时,它的伟大就有可能被社会的一致性所削弱。此外,哲学中的公理既支持探究,又限制探究,造成了双重束缚。它们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基础,具有连贯性,能够对复杂的思想进行系统的探索。然而,公理也会限制视角、助长教条主义、过度简化细微问题,从而扼杀批判性思维。这种双重束缚--既需要基础性原则,又有可能限制对其他观点的开放性--凸显了哲学探索的核心挑战:在清晰的公理与质疑这些基础的批判性立场之间取得平衡。

哲学通过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探究来反驳这些建构。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 “认识论”(episteme)概念支配着定义社会真理的知识框架,塑造着被接受为知识的东西。他的《知识考古学》揭示了话语的历史层次,揭示了权力结构如何塑造社会真理。他的《知识谱系》追溯了概念的历史演变,说明了权力与知识的共同发展。这些工具打破了 “自然化”的现状,在基础知识和反基础知识的相互作用中创造了替代可能性的空间--这种动态植根于早期思想家的洞察力,如探索现实固定性的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哲学家巴门尼德和强调流动或永恒变化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 “真理是知识中的一个洞 ”概念表明,真理不仅仅是对现有知识的补充,而是一种重塑我们认识的破坏性力量。爱因斯坦与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关于量子力学的著名辩论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玻尔的概率论解释揭示了牛顿和爱因斯坦物理学的局限性,指出了现实中固有的不确定性。然而,爱因斯坦却抵制这种观点,他发表了著名的声明:“上帝不与世界玩骰子”。他们的冲突体现了知识的深刻断裂,量子力学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挑战了既有的认识论框架,凸显了真理的颠覆性。这种向不确定性、概率论世界观的转变与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范式转变和美国古生物学家斯蒂芬.杰.古尔德的 “点状平衡 ”相一致,揭示了知识是在相互竞争的认识论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发展的。对巴迪欧来说,量子力学代表了一种 “事件”,一种变革性的洞察力,它揭示了新的真理,颠覆了先前的框架,这与奥地利哲学家波普尔、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的观点不谋而合。波普尔的科学可证伪性哲学强调,理论必须是可检验的,并有可能被证明不正确,从而宣扬了知识总是暂时的这一观点。与此相反,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认为,意义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社会习俗建构的符号(表意符号)与其意义(被表意符号)之间的任意关系产生的。皮尔斯则提出了一个三元符号学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意义是动态的,是由符号、符号对象和解释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解释过程是持续的、易错的。波普尔关注的是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而索绪尔和皮尔斯关注的则是语言和符号中意义不断发展的解释性。

哲学曾经是知识和伦理讨论的核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哲学的作用已被边缘化,特别是当大学优先考虑市场驱动的追求时。加拿大学者比尔.雷丁斯(Bill Readings)在《废墟中的大学》(The University in Ruins)一书中批评了经济的需要如何掩盖了哲学在促进伦理讨论方面的关键作用,使其退居次要地位。然而,事实一再证明,对哲学的重新承诺可以弥合社会分歧,促进苏格拉底式的对话,甚至在学术界的象牙塔外也能促进对社会规范的批判性思考和伦理反思。哲学在解决社会公正问题和挑战让不平等现象长期存在的全球化权力结构方面的潜力是深不可测的。哲学通过本体论(存在的本质)、认识论(知识的本质)和公理论(对价值观的研究,包括美学和伦理学)等领域的持续知识发展而不断调整和进步。这些领域就像一把三叉戟,每一叉都探究着人类经验的不同层面。本体论探讨 “是什么 ”这一基础问题,认识论探索我们如何获得知识,公理论则研究影响我们判断的价值体系。这些领域共同构成了一个分析复杂问题的连贯框架,指导哲学适应当代挑战的能力,并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继续促进对存在、知识和价值观的本质进行批判性探索。

在科学领域,尤其是物理学、数学和统计学领域,德国理论物理学家海森堡、爱因斯坦、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奥地利逻辑学家哥德尔和英国数学家费雪等先驱提出了哲学挑战,质疑了对因果关系、确定性和知识的传统理解。海森堡的 “不确定性原理 ”和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 ”质疑了现实和确定性的本质,而哥德尔的 “不完备性定理 ”则暴露了形式系统中解释的复杂性和局限性。费雪在统计推理方面的创新又增加了新的层面,强调了概率和解释在知识生产中的作用。这些发展瓦解了实证主义的 “像钟表一样运行的宇宙”,引入了以概率推理为基础的世界观,拓展了对知识和真理的哲学思考。超弦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这一哲学范围,它试图调和广义相对论的超大尺度和量子力学的超小范围,设想一个基本力量统一的宇宙。同样,量子纠缠揭示了粒子之间深刻的相互联系,是现代社会相互联系的隐喻。这些见解共同挑战了既有的等级制度,并促使人们对真理、相互依存性和知识进行新的哲学思考。

这些科学进步与20和21世纪的哲学运动产生了共鸣,思想家们开始挑战理性知识的确定性。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吉尔.德勒兹和费利克斯.瓜塔里(Gilles Deleuze & Félix Guattari)等后现代和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强调真理和现实的流动性、偶然性和社会建构性。例如,德勒兹和瓜塔里反对等级结构,而赞成知识的根状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多重、非线性的联系形成了理解和社会组织。这与科学中确定性的崩溃、文学理论中元叙事的丧失以及社会研究中不可预测性对传统规范的挑战是一致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反映出人们日益认识到,孤立的学科无法充分理解复杂的社会问题。随着这些领域的融合,它们提供了一种更全面的方法来理解人的能动性、道德和社会治理结构,揭示了知识的相互关联性及其在现实世界挑战中的应用。

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O.威尔逊(Edward O Wilson)提出的 “一致性”(consilience)概念--即所有知识,无论其学科来源如何,最终都可以统一起来--为理解这种融合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框架。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曾经被视为各自独立的领域,而现在则凝聚在共同的见解上,突破了传统思想和知识的界限。这种重新组合与保加利亚哲学家克里斯蒂娃(Kristeva)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和法国哲学家德里达(Derrida)的衍射痕迹(différance trace)和传播(dissemination)中的细微差别相吻合。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强调了文本和学科如何无休止地相互(重新)塑造,而不受制于单一、固定的意义或权威解释。德里达的 “衍射”(différance)体现了 “在场”(presence)与 “缺席”(absence)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里,意义只有通过关系力量的网络才能产生,它既受延后或缺失的东西的影响,也受直接在场的东西的影响。踪迹丰富了这种不断演变的非静态意义,引入了缺失的本体论存在--过去语境或意义的碎片留下了印记,塑造了当前的解释,同时指向了无法直接把握的东西。最后,“传播 ”反映了这些交织在一起的痕迹和延迟的意义是如何在不同语境中分散的,从而确保意义保持流动性和非固定性。这种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理解并不是要找到一个单一的真理,而是要参与到跨学科和不断重塑彼此的开放式解释矩阵中。

如果不解读商品崇拜、虚假意识、创造性破坏、幻像和奇观等小心地掩盖社会不平等的意识形态,就无法完整地理解哲学在弥合社会差距方面的作用。马克思的商品崇拜概念解释了商品如何被赋予内在价值,掩盖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和剥削。这种扭曲助长了虚假意识,工人阶级无意中支持了一种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制度--即被媒体、文化和宗教强化了这种意识。法国社会学家熊彼特的 “创造性破坏 ”思想制造了一种进步的假象,转移了人们对剥削真正根源的关注。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鲍德里亚的 “仿真 ”理论认为,表象取代了真实的现实,构建了一种超现实,掩盖了真实的社会状况。这些意识形态共同强化了资本主义的主导地位,使其看起来像是一种不可挑战的自然秩序。

正如美国诗人艾略特所描绘的那样,世界的终结不是壮丽的,而是无声的坍塌,当社会在 “砰 ”的一声巨响和 “呜咽 ”的一声低鸣中分裂时,哲学是我们最后的希望。借用英国诗人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的话说,在不自由的民主政体崛起之际,在 “无知的军队在夜晚发生冲突 ”之时,哲学探究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它挑战着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敦促我们走向同情和正义。哲学的文学转向鼓励人们不懈地进行自我反思,使其能够灵活而有目的地驾驭不断变化的社会景观,并与各学科之间建立的和谐一致,努力实现平等。随着社会差距的扩大和黑暗的加深 黑格尔的话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在黄昏降临时才张开翅膀"。这种在黑暗中迸发智慧的意象提醒我们,即使挑战不断增加,哲学也能提供一盏指路明灯,帮助我们重新想象一个建立在包容和共同理解基础上的世界。

法里杜勒-阿拉姆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

本文于2024年11月21日发表在孟加拉国每日明星报网站 www.thedailystar.net
喜欢真者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真者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