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生活现象学——生活儒学的现象学之维(上)

送交者: wangguotong[★★★声望勋衔13★★★] 于 2024-07-12 2:13 已读 5154 次 1赞  

wangguotong的个人频道

+关注

黄玉顺:生活现象学——生活儒学的现象学之维(上)


【提要】生活儒学当然是儒学,却与现象学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可谓生活现象学,即现象学的一种中国儒学形态。生活作为事情本身现象,乃是前存在者存在观念,即生活即是存在,生活之外别无存在。但此存在生活并非海德格尔的存在生存概念,而是蕴涵于汉语”“”“”“之中的原初观念,即是中国先民的生活感悟。不仅如此,这种生活存在观念与儒家的仁爱的观念之间是无分别的,即是前概念、前分析的浑沌观念。因此,生活现象学作为仁学,乃是仁爱现象学。正因为如此,生活现象学毕竟是儒学。


现象学(phenomenology)产生于德国哲学,而发展为世界范围的现象学运动,其中包括中国哲学界的现象学。自2004年以来,笔者建构了一个思想系统,命名为生活儒学Life Confucianism),意在表明它是一种儒学,即面向现代生活的儒学。但不仅如此,事实上,生活儒学与现象学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系。因此,美国哲学家安靖如(Stephen C. Angle)曾经称之为双重承诺dual commitment),即同时既承接儒学传统,又承接现象学传统,因而是无根的rootless);但他后来改变了看法,承认生活儒学毕竟是儒学,因而是有根的rooted)。尽管如此,生活儒学与现象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这个意义上,生活儒学也可以称为生活现象学Life Phenomenology)。本文旨在说明:生活现象学乃是现象学的一种中国儒儒学形态。


所谓生活现象学,顾名思义,就是这样一种现象学,它将生活Life)视为作为事情本身Die Sache selbst)的存在Being)。现象学可以在两种意义上理解:一种是现象学方法phenomenological method),这是单数的,其根本态度即面向事情本身zu den Sachen selbt);而另一种则是现象学哲学”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ies),这是复数的,即由于不同现象学家对事情本身的理解不同,而建构起不同的哲学体系,诸如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意识现象学、舍勒(Max Scheler)的质料现象学、哈特曼(Nicolai Hartmann)的价值现象学、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此在现象学、马塞尔(Gabriel Marcel)的神学现象学、萨特(Jean-Paul Sartre)的生存现象学、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的知觉现象学、利科(Paul Ricoeur)的解释现象学、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的时间现象学,等等。生活儒学是将生活视为事情本身,所以是生活现象学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按其事情本身的不同,实际上存在着两类现象学:一类是存在者化的现象学,例如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其纯粹先验意识仍然是一种存在者化的观念,即海德格尔所批评的意识的主体性,它其实并没有真正超越笛卡尔以来的传统理性主义,毋宁说只是理性主义的极端形式;另一类则是(或者说是趋近)前存在者(pre-being)观念的现象学,例如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其存在就是一种(或者说是趋近)前存在者的观念(详后)。


作为生活现象学的生活儒学的整个思想系统,不仅包含了前存在者的生活存在论Theory of Life as Being),而且包含了在这种本源观念上重建的存在者化的形上学(变易本体论超越本体论)、形下学(作为基础伦理学中国正义论儒家知识论)。鉴于篇幅,本文紧扣生活这个主题,着重讨论前存在者的生活存在论的一些基本观念。


一、生活现象


生活现象学作为一种现象学,当然首先就涉及生活现象之间的关系。


(一)生活的观念


这里讨论的不是生活的概念(concept),而是生活的观念(notion)(并非柏拉图式的“idea”)。显现于意识中的一切(知情意、感性与理性)皆可谓之观念,却未必是概念。概念总是可以定义的;但是,可定义者总是一个形而下的存在者,因为定义需要给出上位概念和种差(即要与一个并列的存在者加以比较),然而,不仅形而上的存在者(作为大全的本体)没有上位概念和种差,而且作为前存在者的存在生活观念根本就不是存在者的观念。


这就是说,生活儒学的生活乃是一个前存在者的观念。 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提问:生活是什么?或者:什么是生活?这种问法本身其实已经预设了生活是某种什么,即某种东西,亦即某种存在者;然而,生活儒学的生活所指的并非什么”“东西,即并非任何存在者,而是前存在者存在(下文将会阐明这并不是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


笔者必须承认:生活儒学的这种生活观念,受到海德格尔提出的本体论区别der ontologische Unterschied,或译存在论区分)的启发,即严格区分存在存在者。按照这个区分,存在不是存在者;任何存在者都是由存在所给出的;然而轴心时期以来的哲学,所思的都是存在者,而遗忘了存在。不过,下文将会表明:海德格尔自己未能真正贯彻这个思想。所以,笔者提出生活的观念,用以表征前存在者的存在。


事实上,生活儒学的生活观念主要来自汉语的”“观念。汉语生活这个词语出现很早,例如孟子说:民非水火不生活。这个词语由合成。”“都是动词,即不是存在者,而是表征存在。


1的存在论分析


汉字,从,本义是指草木之生,即许慎所说的象艸木生出土上(许慎解释屮,艸木初生也,象一出形,有枝茎也);然而中国早期先民却用来表示包括在内的万物之生,例如《周易》古经的观我生”“观其生。这就是说,的原初用法,并不区分人与草木、人与万物。这样的人与万物共生共在的生活感悟,即以表征一切存在者的生出


人与草木、万物无分别,庄子谓之浑沌(注意:不是混沌)。唯其无分别,老子乃谓之无物,即,亦即还没有存在者的观念。所以,老子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万物指形而下的众多存在者,指形而上的唯一存在者,而即指前存在者的存在。其实也是一种,故老子说道之为物。作为存在者的的观念,乃是分别的结果,即是浑沌之死。关于浑沌,庄子写道: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鯈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这里的南海之帝北海之帝就是分别,而浑沌则是无分别;唯其无分别,故而无七窍,即不具有人的主体性,亦即并非存在者;当其被凿七窍、即被赋予主体性,亦即被存在者化,结果就会导致浑沌之死。这与不区分人与万物的观念是一致。


不仅的用法,而且”“等的用法,都是人与万物无分别浑沌(详后),即表征前存在者的存在。后来《易传》才将形而上学化,用以指称形而上的绝对存在者的存在方式,叫作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然而就其本义及其原初用法而论,并不是存在者化的观念,而是存在的观念。


2的存在论分析


汉字,从是读音),本义是许慎所说的水流声;中国早期先民却用以表征一切人与生物的生活之存在的消息。一个典型的例证,见于《诗经》: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活活,旧注流也流貌,皆误;当以许慎水流声之说为是。


唯其如此,后来才可能发展出存在者化的形而上学的天命观念,因为也是一种,从,所以“‘当训发号也’”;也才会发展出的观念,从,即以倾听天命,实即倾听生活之消息。然而就其本义及其原初用法而论,也不是存在者化的观念,而是存在的观念,即生活之水流声


此外还需指出一点:汉语生活这个词语,固然可译为英文“life”;然而应注意的是,“life”既指生活,亦指人与生物的生命vitality),这就容易使人将生活儒学”“生活现象学误解为某种生命哲学”“生命现象学。但是,不论是德国近代的生命哲学,还是中国现代新儒家的生命存在言说,其生命无不是存在者化的概念。然而生活儒学及其生活现象学的生活并非存在者化的概念,而是一个前存在者的观念。


贴主:wangguotong于2024_07_12 2:16:36编辑
喜欢wangguoto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