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川渝方言谈,泸州人爱说的“活路”,你知道它的意思和来历吗?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3-05-25 23:06 已读 694 次 2赞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要不是四川失去重庆,我写作的时候都不用刻意表明川渝方言,但是木已成舟,我们还是尊重这种表达方式。但是不管是川渝也好,还是四川也好,大家习惯的表达方式是数千年流变下来的一种常态,虽然音调上有差异,但是意思相近,除了少数地区,我相信四川人走遍川渝还是在语言上障碍不大的。



不过,由于普通话的普及和北方强势文化的带入,川渝方言还是有局限性,但是今天我们不讨论这个,我们来说一个四川人眼里有趣的词语,我感觉非常有智慧,这个词语就是“活路”。


从字面上来说,南北的人都能理解出一个意思,那就是能够生活下去的办法和生路。


但是川渝方言里面“活路”却不仅是这一层意思。尽管今天它的使用频率不高,还是有人提及。



比如为干什么活路,就是做什么工作的意思。其实活路联系到工作很贴切,因为工作能够获取报酬,证明价值,才能有收入为此一个人甚至一家的生活之计划,可不就是活路了吗?


那么你知道川渝方言“活路”是怎么来的吗?

这个事情就跟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后来建立了短暂的大西政权的草莽英雄张献忠有关。



明朝末年,风雨飘摇,饿殍遍野,民不聊生,虽然很多人只有逆来顺受,也有一部分乘势揭竿而起,张献忠就是其中之一,当然,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自有定论。不过四处征伐,疲于奔命,大西政权建立以后也并不稳定太平。后来连成都平原都开始闹起来。还是因为他治理不得当,并没有休养生息,反而让该处也起了饥荒。


不得已的张献忠才又重视“民以食为天”,鼓励老百姓开荒耕种休养生息。于是颁发诏书,其中有句话是:“方今惟耕田是吾人活路,不耕即是死路。工能造耕者,商能致牛者,亦是活路。”这句话语,被后来称为“活路诏”。



最初的活路就是指干农活,来养活自己和国家,一般还加上做或者干,“做”是过程,是播种,“活”是结果,是收获,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所以做工作,做事情在川渝都可称为做“活路”。今天做“活路”已经不只是指农耕者,打工、干体力活的劳动者都是做“活路”的人。


虽然“做活路”和“干活路”是工作相关,但是实际上还是分了层级的,有一种卑微和自嘲感。一是多用于体力劳动者,二是这个事情只能解决糊口,不干活不下去,干又不会过得太好,又或者对现有的工作不满意,多用活路来形容,也有人对单独干一件事情称为活路。



现在觉得,活路哪有高尚和卑微呢?不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吗?不偷不抢,不坑蒙拐骗,不依赖谁,也不啃老,这样的人谁有资格去鄙视呢?


活路天天有,不一定你都能干,但是生活下去,就必须工作,这可能就是现实的意义。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