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叶原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木易中郎将 -46- 芭蕉案 / 自跋 sy

送交者: 朝花夕拾myzlj[♂★★木易中郎将★★♂] 于 2024-04-23 10:55 已读 1190 次 7赞  

朝花夕拾myzlj的个人频道

+关注
* 自跋 *



  “断狱寸心间,千古费详猜。

     生死决于我,能不谨慎哉!” 


这开篇四句诗,据说乃是大唐盛世名臣狄仁杰居官断狱、问理刑名的自诫之诗。狄公为官清正,无私不阿,执法如山,断狱如神。而在这本《芭蕉案》中的主人公况钟况知府,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在自序中,我聊了聊创作这部小说之前的一些心路历程,以及对创作手法的设计和展望。在这篇自跋中,我就记录一些创作过程中的点滴,也算前呼后应,有始有终吧。


首先,在语言表达上,我自认为基本上遵从了在自序中的要求,尽量做到通顺流畅,朗朗上口,多用成语。在不影响人阅读理解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语言层次。


在情节构思方面,我可能有更多的话要说。这篇小说,正文总计三万五千五十余字,只算得上中篇小说中较短的,可称为“短中篇小说”吧。其实平心而论,我起初还以为能够写成至少七八万字的一部中长篇出来。事实证明,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发现,即使我事无巨细地照顾到每一个细节,字数也达不到我所想象的那么多。为了追求字数,我也曾试图依葫芦画瓢,像传统的公案小说那样,让主人公以一个案件为主,同时处理两到三个案子。这样交叉推进案情,能让小说更为丰满。可是那样一来,写作的困难就会成倍增加,因为如何将互不相干的案件自然地整合到一起,并行不悖,可真不是一件手到擒来的事。如果处理不当,画虎不成反类犬,反倒成了东施效颦了。于是我果断放弃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作为一个牛刀小试的新手,我还是老老实实专注于单个案件的来龙去脉,力争让细节坐实,把逻辑理清,将故事讲明就好。


此案交到况公手上时,已是一审判决。作为高一级的检察长官,况公敏锐地觉察出此案的漏洞。察觉出这种冤案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查明造成这种冤案的动机。这包括控方(李庆)出首的动机,也包括司法(童邦道)包庇的动机。天底下所有的动机,一言以蔽之,都是“利益”二字。本着人命关天的负责精神,为了调查出这背后暗藏的利益关系,我采用了古代公案小说中的常用套路,让况公微服私访。虽然老套,但是在推动情节方面却是顺理成章,屡试不爽。况公在案发村庄内深入群众,与他们打成一片。群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果然更让李庆的嫌疑呼之欲出。为了探明究竟是什么作为利益的载体,况公亲临农舍勘察,第一次听说到了石头的存在。起初,他只是隐隐察觉出一定是李铭家出现了某些极其惹人觊觎而又不为李铭所知晓的东西,并没有立刻发觉这些石头非凡的意义。在原则上确认李铭的无辜后,他亲赴监牢提审蒙冤入狱的李铭,试图从他口中问出蛛丝马迹。由于李铭的回答中也提到了石头和有些人对自己家宅的兴趣,况公才猛然间从童知县炫耀奇石的话语中领悟到了这其中的关联。


案件到这里,其实就可以真相大白了。然而,如果就此捉拿人犯,刑讯逼供,不免过于生硬,平白少了许多戏剧性的趣味。于是况公选择秘而不宣,暗中调兵遣将,运筹帷幄,要让幕后主使主动现身,送货上门。他先故意来了个“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让李铭卖房赔偿李庆,送给了幕后黑手一个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机会。果然,唐员外利令智昏,全然不见这其中的玄机,急不可耐地跳将出来,不惜一切代价买下了李铭破烂的宅院。而后,他马不停蹄地安排对昆石的挖掘和运送,妄图神不知鬼不觉地暗度陈仓。不想他的一举一动尽在况公的掌握之中。终于,在他的玉石商铺里人赃俱获,水落石出。这背后的始末缘由,俱借助文中人物之口,给读者来了一个概括总结。


写到第五章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本小说情节推进得有些单调;虽然中规中矩,却因此多少有些沉闷。这时候情节的发展恰好需要确认牛车上的物证,于是我见机行事,临时起意,加入了“苏捕头领队装强盗,唐管家献玉保平安”的情节。这里借鉴了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采薇》一篇里的桥段,也折射出《白眉大侠》中很多拦路抢劫的贼人、甚至细脖儿大头鬼房书安的影子。虽然有用,但的确也有些无厘头,只求活跃气氛,博君一笑,希望不会太突兀。


到了第六章,案件本身的调查已经结束。如果小说就此收尾,我个人觉得并不完美。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既然找到了罪恶的根源,如果不对巨利的分配做一个合理的安排,这无疑是让人难以释怀的。所以,我特意安排了第七章,主旨就是对这笔天降横财做一个顾及君臣、官民、个体各方利益的周全的分配。此外,我不赞成那种对人非黑即白的刻画。人性也是矛盾体,善恶参半,正如阴阳两合。如果能有一个好的制度进行约束,是可以在人性方面抑恶扬善的。然而,中国千百年来的皇权专制,从根本上就不可能提供这样一个好的制度。但即使退而求其次,能给官员们一个货真价实的光辉榜样作为引导,我也愿意相信很多贪官依然怀有重做一个好官的良心。毕竟,那是一个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年代。多少学子怀着朴素美好的理想和对圣贤盛世的憧憬寒窗苦读,盼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然后忠君报国,一展宏图,造福百姓,聊慰平生。然而进入官场之后,方才如梦初醒。在物欲横流、阿谀奉承的大染缸里,大多数人无法出淤泥而不染。他们放弃了书生意气,选择了同流合污。我没有让况公大义凛然地赶尽杀绝,而是选择了网开一面。也许这是我对残酷现实的妥协,因为我知道,现实中,因为群体犯罪,官官相护,所以贪官是不会被重责的。但我更愿意在我虚构的故事里设定,即使是童邦道这样的贪官,遇到如况公这样一身正气,一心为公,一腔热血,一心为民的同僚,也会有幡然醒悟、重拾气节的决心。

有读者提出疑问,问知府是否有权罢免知县,脱掉其官服?对此我还真地不敢明确回答,因为我的确不了解古代权力架构。我是觉得,上一级官吏无权罢免下级官吏,但是可以在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暂停有罪下属的职权,按律收监,等候相关机构甚至是皇帝的裁决。故而我在文中做了如此安排。至于是否符合事实,我确实不太确定。


在第八章,我又专门对李铭和童邦道两人的结局做了一个交代。这个富有喜庆色彩的结尾不仅呼应了第七章所带给人们的希望,也圆了一个皆大欢喜的梦。不管现实如何,权且希望在阅读消遣中获得片刻的欢娱与感动吧。


此为跋。


木易中郎,2022年8月18日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萨克森州,开姆尼茨市
喜欢朝花夕拾myzlj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朝花夕拾myzlj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