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卷三:禅修入门(3)
前面两个利用擦碗碟、装配线工作进行禅修的例子,以及行车禅,都属于动中禅。不过,这些例子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行车禅更是又危险又奢侈不值得提倡。我发现,佛家还有一种也属于动中禅的禅修方式,则既安全又“廉价”,应该适合大多数人。这种禅修方式叫做“行禅”,行禅意思是在行走中参禅。佛教徒常在平路上,以十米距离左右,反复地来回行走进行禅修。我作行禅时,则采用林中散步的形式。林中散步英文叫做“Bushwalking”,Bushwalking是西方人喜爱的一种郊游运动方式,在澳洲各大小公园里专门开辟有大量供游客行走的小径。这些小径有的适合一家大小轻松安全地游玩,有的只适合成年人作探险之用,有的半个小时就到终点,有的要走一整天。利用Bushwalking行禅是一种相当安全又不枯燥,更能够体会禅乐的禅修方法,以下为读者简单介绍。首先要明确的是,禅修不是一两天一两次的事,必须反复多次的修习才有效果,行禅也是如此,不要指望一两次就明白觉悟。不过行禅是一种有益心身健康的活动,即使暂时未能明白禅修,就作为锻炼身体又何妨?第一、二次行禅实际上只能算是郊游性质,目的是为了熟悉线路,使接下来的行禅能够心中有数。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每次行禅,都应该在同一条线路上进行,才能减少种种不可预测的,对行禅会产生干扰的因素。不过,熟悉线路后,就不能再抱着郊游的心态了。选择线路时,不要选那些危险的或是太崎岖难行的,因为行禅不是探险,不是猎奇。同时尽可能选择游人出现较少的线路,这也是为了减少对初习禅修人士的干扰。行禅的时间不宜太短,每次有两三个小时为佳。独自行禅效果会好一点,但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不妨结伴同行。但在行禅过程中,同伴之间应尽量不要语言交流,因为行禅不是交谊活动。穿适宜步行及防滑的鞋子,宽松的衣服,带上一瓶矿泉水,其余的物品可免则免,尽量轻装,耳机、相机、手机什么的,则不应该带了。记住,行禅不是郊游。行禅时心境要随意轻松,步幅不徐不疾,心态上不带目的,不要祈盼会有什么令人惊喜的物事出现。行禅中同样要训练自己做到“没有焦点,处处焦点”:在身处的环境里,对沿途的景物要训练自己做到“尽收眼底”,但又不被任何特别的景色吸引,即面对一朵美丽的花,以及一棵普通的小草要“一视同仁”。 同时对任何景物要只观测而不起任何情感反应,只是中性客观地判断:这是花、这是草、这是树、这是路。对听到的、嗅到的“鸟语花香”亦如是。不去想还有多少路要走,还有多少时间才会到达目的地,但要时刻清楚意识到“我在行走”这种情形,一方面对周遭景物了了分明,一方面对自己“正在行走”中的每个步姿了了分明。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起情感反应很难。如果真的起了情感反应,也就顺其自然,但仍然是尝试以第三者(旁观者)的心识代入。例如如果看见一簇好看的花,心中有一股喜悦的感受,就细细品味这种感受,然后得出“哦,在【人的眼中】这簇花赏心悦目”、“对于人来说,赏心悦目的感受原来是这样的”。此外,尽量不要把日常的烦恼、需要解决的种种难题带到行禅时思考。但对于初学者这也很难做到,许多时候烦恼或要解决难题的念头会不请自来,那就既来之则安之,然后同样尝试以第三者的角度,用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去看待烦恼及难题。例如:嗯,这种事确实会令人心烦;原来这就是烦恼的感觉;原来这叫做痛苦;这难题确实不容易解决等等。习惯了这样思考之后,脑海中种种快乐痛苦烦恼等等情感波动,及由此而诱发的无序联想,就慢慢地变得不再杂乱无章,而是以“没有焦点,处处焦点”的井然有序呈现在心识里,人会逐渐变得清明,就会产生豁然开朗的觉悟。如果某次行禅因为太多烦恼或困扰而没什么收获,那也顺其自然。来日方长嘛,这次就当郊游或锻炼身体罢了。反复多次的行禅后,修习者一定会有所得着,从而感受到一种禅乐。这种禅乐,在达到真正禅定时,也会作为情感波动的一种而除去,但对于初次习禅的人,却是一种必要的、能吸引习禅者继续禅修及增强信心的动力。禅修初学者能达到的禅定境界,一般只能达到最初级的层次——欲界定。当然也不能否认个别悟性特别高的人,能跳过这个层次直接达到禅定境界。在欲界定时,禅修者“心渐虚凝,不复缘处”,佛家称为“粗住”。再进一步“其心泯泯转细”,这叫做“细住”。持粗细住时,“身心自然正直,不复疲倦,此定虽未能降服贪嗔之欲,且身心及其活动感受仍依色法而立”(意思是尽管情感不再波动,没有胡思乱想,但苦乐感受还有,仍然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过偶尔会出现“若见电光,暂得见道”的妙处(即禅定的两个特征开始兼容,但未能成为常态)。二,心识的自我控制阶段:通过禅修起始阶段的修习,禅修者明白了禅修时的思维方式,与一般的思维方式不同,也体会到禅修之后的禅乐。在接下来不断的禅修过程中,禅修者养成了禅修的思维习惯及深化了禅乐的体会后,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的禅修训练。首先,禅修者开始慢慢地把禅修的思维方式应用到日常的工作及生活中:在短途驾驶中,在市内繁忙的马路上,在上下班途中,在工作中、在家居生活中,时时刻刻对身边发生的事件,心中的种种念头及情感波动,都保持着“没有焦点,处处焦点”的观测方式,在心态上永远以第三者(旁观者)的角色,去看待自己在种种际遇面前的反应,让心境尽量保持在清明的状态。这就是佛家所说的: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也。即把禅定两个特征“同时具备”这个要求保持为常态。在这样的心境下,禅修者的心灵有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不会让人生中的苦与乐任意左右,也就不会轻易被物质世界的物欲牵着鼻子走。因着心灵的自由,禅修者的思想活脱起来,不再拘泥于常规的思维模式。在起始阶段,对于苦与乐的思考,禅修者还是一种正向的、逻辑性的思。即苦就是苦,乐就是乐,只不过苦乐不再引起禅修者的情感波动而已,但对苦乐的价值判断,依然是停留在“乐是有价值,苦是越少越好”这样的价值观上。在心识的自我控制阶段,禅修者习惯了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自己和一切事物,籍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阅历,慢慢就发现,苦乐的真相并不那么简单。从性质上来看,苦事背后往往潜藏着乐事,乐事的后果可能是苦事,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从感受上来看,苦的感受可以转化成乐的感受,乐的感受亦可以转化成苦的感受。这些苦乐的真相在一般的人生哲理书籍里都有提及,一般人也能朗朗上口,但经过禅修之后自己得出这样的结论,意义完全不同。一般人只是以此作为人生经验的一部分,需要时可以开解、警戒自己或别人。但禅修者则欲继续一探究竟。为此,禅修者会刻意地在乐的时候寻找其中的苦,刻意地在乐的感受中体会苦,反之亦然。这就是一种心识的自我控制。这种心识自我控制也叫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通过这种心识自我控制的训练,禅修者的心灵更加自由了,他已经能够随意在苦乐意识之间纵横。苦乐意识已不是因为外境的刺激,或不由自主的潜意识所引起,而是一种自主自发可收可放的意识。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禅修者不妨可以有情感波动,但此时的情感波动不是不由自主的,而是自己故意掀起的!再进一步,禅修者更意识到,乐可以说有价值也可以说没有价值,苦的价值同样是可有可无,也即是:人生的价值观在究竟意义上毫无价值。苦乐的究竟是虚妄。没有了价值观的蒙蔽,禅修者对事物的真相开始清澈明了。禅修者此时的心识已接近“明觉状态下,对外境及潜意识不发生任何情感波动及无序联想的心识的特殊状态”,即已接近真正的禅定状态(为什么还不是真正的禅定状态?接下来部分以及在“慧觉阶段”都有解释),达到这个状态的境界在佛教天台宗被称为“未到定”。在未到定境界中,禅修者的身心已经开始了“革命”,意识上会发生许多异常的禅境感受。禅修者此时的感受已不叫感受而称为“觉受”,佛家对这些觉受有“十六触相”的描述,因篇幅所限,这里不作论述。我们欣赏高清图片时,不论图像如何逼真,我们都知道图片所反映的图像只是图像而不是真实,图片上的图像及色彩不过是不同光谱组合而成。同时尽管我们可以从图片中看到不同的图像,但我们却知道组成这张图片的材料上,每一个点的性质都是一样的。在未到定境界中的禅修者,在没有情感波动及没有无序联想的前提下,对事物“没有焦点,处处焦点”的观想,与我们看高清图片的情形类似,这意味着世间万事万物,包括时空,在禅修者意识中都是虚幻不真实的,这种虚幻不真实的性质是同一、平等和没有差别的,因此禅修者此时可尽情地“指鹿为马”、“指黑为白”、“指桑骂槐” 、“青州牛吃草”(的同时),“益州马腹胀”,互摄互入,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不过,尽管禅修者此时在物质世界已不受诱惑,甚至对物质世界的种种色欲产生了厌恶感,但禅修者依然需要依靠物质世界的种种“法”为依据来参禅。意思是说:禅修者尽管意识上摆脱因果律甚至颠倒因果律,但他所参的禅依然是“法网”里的禅,他必须观法才能得觉,他“觉受”到苦乐意识甚至物质世界的虚妄,却依然“感受”到物质世界的真实。即尽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但“摸到山还是山,碰到水还是水”。这种“觉受”与“感受”兼有的情形下,禅修者会遇上禅修之路上的第二道难关。因为,假如禅修者不能突破法网,窥究“法外之禅”的话,觉受又会变回感受。但已经过禅修之后的感受,与一般人的感受性质上已完全不同,禅修者此时会产生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感觉:正因为禅修后的感受已经不同于一般人的感受————禅修者会对一般人的兴趣、爱好、社交、美食,甚至所谓人生目标人生志向等等再也提不起兴致。此时禅修者如果不能更上一层楼,就会失去目标,变得迷茫,终日打不起精神,或心不在焉地做日常事务。又或者,看见身边的朋友,兴高采烈地议论或享受着生活的点点滴滴,而自己却显得兴趣缺缺、格格不入时,心里会觉得惶惑不安,性格会变得孤僻古怪,不近人情。其结果就是:很容易会产生“邪触”及“邪见”,修成的不是禅定而变成了“邪定”,也就是俗语所说的:走火入魔。因此,在修到未到定时,行禅已不足深修,禅修者必须要身心安住下来,此时坐禅的效果比行禅要强得多。坐禅时最忌躁进,要放下执着,但尝试舍弃自我之际,又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戒律此时亦有了意义,因为那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可为自己借鉴,此时持戒可有助于禅修者度过难关。故而,修到未到定时(开始有迷茫感,觉得好像开始失去方向时),建议找名师从旁协助指点。以上只是浅谈禅修入门的一些心得,真正修炼禅定的具体方式方法有林林总总,其分类有不净观、数息观、专注及缘想观、练气、净土宗之念佛号、密乘之持咒、先天阳气瑜伽等不胜枚举,这里难以一一叙述。不过,市面上有的是关于禅修的书籍及佛教原典,想进一步加强自身修为的人,自可找到适合自己的修炼方法。当然,以防万一,预先寻求明师指点也是必要的:留园就有几位这样的大师哈。有心的读者或会留意到:这篇《禅修入门》,及上一篇《漫谈禅修意义》,表面上谈禅修,实际上也就是谈人生:结合具体人生的禅修,就是受训者的人生。禅修的一,二阶段,只算是真正禅定的“热身”准备阶段。这两个阶段的禅修,呈现出来的效果具有现实性的意义。现实性意义意味着带有功利性,即有着种种我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好处”。禅修的第三阶段——慧觉阶段,限于篇幅,将独立分开来另成一篇文章,以供有志于此的读者参考。慧觉阶段,将是进入探索神秘主义经验的真正阶段。这个阶段随着禅定的深入,现实意义将渐渐转化为究竟意义,转化的表现形式,将是不断的“舍去”。如果贪恋于红尘,满意于自己的人生,认为自己没必要,也不愿意舍去什么的人,下一篇文章就不必看啦。
贴主:仁剑于2025_01_22 11:14:23编辑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