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江南同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下扬州”和“上扬州”有什么不同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4-04-18 21:39 已读 1950 次 4赞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古诗词中有“下扬州”和“上扬州”两种说法。隋炀帝杨广让“下扬州”成为一个著名典故。杨广曾三下扬州巡幸,还留下了《泛龙舟》诗:“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更早的有关“下扬州”的诗词,是南朝时无名氏的《那呵滩》:“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弯。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送情郎下扬州,是一种较常见的抒情模式。


到了唐代,写“下扬州”最著名的无疑是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的妙笔,对“下扬州”的流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后人的诗作中,“下扬州”也是一件风雅之事。如南宋郑震的《荆南别贾制书东归》,“回首荆南天一角,月明吹笛下扬州”;元代杨维桢的《筚篥吟》,“春风吹船下扬州,夜听笛声江月流”;明代王世贞的《过德州不及访于鳞有寄》(其二),“最好渐圆新夜月,片帆无赖下扬州”。


上文列举的“下扬州”作品,以行路、送别、寄远居多。用“下”字,因为古代从中原一带到扬州,是“下水船”,顺流而下。


“上扬州”源自唐诗。“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收入了清人编的《全唐诗》,题为《言志》。这首诗把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三者合在一起。


十万贯,在古代泛指发大财。骑鹤,与道教的成仙飞升有关。鹤在古代文化中被认为是长寿、优雅、吉祥的象征,仙人多骑鹤,因此骑鹤有超尘出世之意。而“上扬州”,则是很多古代读书人的梦想。自古以来,读书人的愿望就是做官,如果能在富足的好地方做官,更是求之不得。扬州正是人间乐土。因此,多金、成仙、做官,是这首诗描绘的人间美事。


从宋代起,“上扬州”乃成一典故,时兴起来。在雅士的眼中,“上扬州”或许俗不可耐,于是有人反其道而用之,如南宋欧阳守道的《题兴善院净师月岩图》,“人言腰钱骑鹤上扬州,何如岩中月下从僧游”。金元名臣耶律楚材在《蒲华城梦万松老人》末尾云:“撇下尘嚣归去好,谁能骑鹤上扬州?”径直指出“上扬州”乃空幻之迷梦。


文人墨客用扬州典故,有虚实之分。用“下”抑或“上”,要视情况而定。但凡表达升官发财、享受人生,或追求升天得道的,多把十万贯、骑鹤和“上扬州”联系起来,这往往是精神上的虚指;而真的要去扬州(包括送别),或由杨广巡幸扬州抒兴亡之感,则用“下扬州”居多。再从情绪言之,“上”有着逆流的刚劲、昂扬的憧憬,而“下”则多喻示顺流的缠绵、离别的伤感。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