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荷塘月色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是否矛盾

送交者: 湖叶[♂☆★声望品衔7★☆♂] 于 2024-10-22 20:55 已读 17 次  

湖叶的个人频道

+关注

回答: The Mirror Mind and the Illusion of Self 由 湖叶 于 2024-10-22 20:54

You said: 「在一个时时想把你变为另一个人的世界里做你自己是最大的成就。」– 拉尔夫‧爱默生 (诗人) 以我看,不存在重构自己的问题,只存在发现自己或坚持自己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我有些体会。以前写过,转贴如下。 《自信自强,莫自弃》 问:弱者真的能得到尊重吗?弱小是一种原罪吗? 答:是的,软弱就是原罪, 问题是:什么强更重要,是器物吗?是身体吗?是大脑吗? 我认为不是,是我们的自信心。 缺乏自信的根源是什么? 是不是社会风气使我们认为“缺钱会减损自信心”? 我认为不是的。缺乏自信的根源,还在我们自己。(自信心(对自己的信念)的缺失,而不是缺钱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归罪于社会,本身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我们不是被社会决定的,不是被物质世界决定的。 所谓的唯物主义与所谓的改造世界是自相矛盾的。 一定要(给缺乏自尊自信)找个替罪羊的话,或许可以归于“性恶论“。 问:人之初,到底性本善还是本恶? 孔子人性论中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怎样较好归纳? 性相近不是性相同。如果都是本善或本恶的就该说性相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没说过人本善,那是狗皇帝指使人栽的赃。 每个人本性到底如何,也是个迷,肯定不是纯善或纯恶的。 根据我的观察,我认为小孩和动物(特别是较低级的),行为全靠本能,无所谓善恶, 抢奶喝是没什么险恶用心的,不抢的反而有问题。 《莫自弃》 常有人感叹宇宙之大,人之渺小,不知人生意义何在。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渺小,宇宙也不过就是一张墙纸而已。没有我们感受其大,它即便再大,也隐没在沉沉黑暗之中。太阳再亮,没有生命之眼,亮了也是白亮。 有句话说得好:工作只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 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欣赏宇宙,欣赏生命)努力学习或工作(如能欣赏工作学习这个过程就更好了),就是在实现生命的意义。 我们受的教育过分强调人的渺小,(有的老师和家长更是以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为教育手段。)造成普遍地自暴自弃。 如果慧能穿越到现代,听老师把人性比做兽性甚至还不如兽性,他还会说出“惟求作佛”(我要成佛)这种话吗? 兽性,自我意识比较弱(乃至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的动物,自我意识还未长成的婴儿,他们的本性是恶的吗? 以我看来,其实是非善非恶,乃至无善无恶的,只是全凭本能的随波逐流而已。 (其实许多思维简单,文化低学问少的劳动人民,据我观察,也是在随波逐流而已。) 这种非善非恶无善无恶其实就是真善, 而大人们以自己的标准对婴儿看似自私的行为的批评,称其为恶,却恰恰是真恶。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西方的原罪说,性恶论,有其成功之处,例如建立了许许多多制度来互相监督。 但也容易让人自暴自弃,据说在HBO剧集罪夜之奔 The Night Of里有所描绘。 还有一点常使人自暴自弃的。就像孟子劝齐宣王行仁政,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孟子:你好色爱财没关系,你好色爱财你才能体会他人的好色爱财,才能为他人着想。 王阳明更认为“好好色”“恶恶臭”就是良知。 坛经敦煌本:淫性本是清净因,除淫即无净性身。 除了无父无母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没有人不好色的。 如果一味除淫,人类都要灭绝了,还谈什么觉悟呢。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笔者在青少年时曾极为消沉,甚至连走路都拖着脚走。 主要就是因为我发现自己好色,(在当时的教育及社会氛围下)认为自己是个小人。 而显然我并没有像某电视剧说的“做个小人真快活”。 现在时代不同了,估计年轻人都很难理解了。 总之,我希望大家不要像我曾经那样自暴自弃。 有一点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满意的,那就是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从新开始。 空性起缘,缘起性空。缘起缘灭,缘灭缘起。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其性本空,无寿命可计(无寿者相,参见《金刚经》)(空,不是无,不是不存在,不是无意义,不是不值得动情。反而就是指不断更新形式的客观存在,就是指无限大犹如宇宙空间的可能性,能,能量,PASSION, love,戏假情真。情感与能量或许就是生命与宇宙的本质。) 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笔者已经51了。开始老了。然而这“老”对我来说也是新鲜的。因为我没有老的记忆。 问:怎样理解“因地不真 果招迂曲”(出自《楞严经》)? 趙慶光答得不错。关键在于“毋自欺”。 骗别人容易,骗自己难。 信别人(某个神圣)容易,信自己难。 然而,归根结底,还是要信自己。还是要拷问自己的信念何在。 凭什么那么相信这个神圣?为什么这么相信自己的判断? 到底信的是谁?到底该信谁? 对于人生来说,信愿行,信念是第一因, 由信念决定的心愿想法,决定了我们的行动。 行在路上的风景就是人生之果。 人人都有自己的信念。例如“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于是其果不仅在于找到的乐子,更在于为找乐子付出的辛苦。个中滋味,冷暖自知。 而根据我的经验,最动摇我们的信念的未必是不同的观点。 各种经典各种理论各种解读我们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最动摇我们信念的是顺境逆境,福兮祸兮的转换。 为此《信心铭》教了我们个无分别无差别视之的方法。 我觉得不错。据说修炼“对境不动”还能通神。 但是这种精神胜利法差不多练练能应付命运的捉弄就够了。 莫求极致。 如果真炼成了不仁的天地,灭了人欲的天理,无情的弗人的“佛”。 即便神通广大,连“好好色,恶恶臭”都没有了,活着还有什么味道? 《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始恶恶臭,如好好色 只要活着,在生活,睁着眼品尝生命之果,就有个人之好恶,就有我之私欲。自以为无私,指责别人有私,是最大的私欲。只有深度睡眠时,乃至将来寂灭涅槃时,才无我之私欲。 如果一个人连恩义都要看破看穿,我是不敢交这种朋友的。 我曾给自己贴了个标签:不可知论+宿命论。 有时侯我过分强调了宿命,没有强调这命到底是怎么定的,老天爷到底是怎么安排的是不可知的。 焉知上帝没有给我们自由意志。 何谓自由意志?在我看来,就是个人偏好,个人好恶。 例如我爱吃酸的。很难改变,相当固执。 好好色,恶恶臭,毋自欺。 佛家强调“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不能挑食。 认为对境不动,不被境所左右,就是自由。 我觉得这是精神胜利法。曾经帮助我渡过难熬的日子。 但是我到底还是不能骗自己,除非睡熟了,不做梦,乃至将来死了或寂灭了,我还是挑食的。 什么都不挑,给什么吃什么,岂不成了牵线木偶?丧失了自我,活死人一个。 有人说“因为自律所以自由”我说“因为固执,自傲,自尊,所以自由”。 信愿行,信念第一。不能固执己见,哪来的信念。 知道自己的固执与自私,方能宽容他人的固执与自私。 慧能:只见自己的是非,不见他人的是非。 他人的是非是他人自己的信念,有什么错。 以自己的是非,自以为无私,自以为公正,自以为客观,自以为全面……去评判他人,才是错。 更确切地说,小声评说也无不可,大声指责乃至要求对方改成你的是非你的好恶你的口味,岂不过分? 不过,如果你的信念决定了对你来说是有大是大非的,那么估计你也忍不住。 都是命啊! 我也不是生来就爱吃酸的。是我的经历决定的。 经历,历史,过去,都是已经发生了的, 要想改变,只能把握当下了。 不仅不能不抉择,还应冷静慎重认真地抉择。 尤其是与信念有关的抉择。 曾有人问我:人怎么可能战胜天呢? 当时我回答不了。 现在我有点知道了。 人定胜天。不是身定坐定禅定,也不是单纯地定在某个念或不念, 而是要坚定信念,坚定意志,同样不会轻易被顺逆祸福所左右,同样自由(除非你的信念所系就是个人的祸福) ,但是不会失去自我与属于自我的最珍贵的真情实感。 所谓梦和所谓的现实都是真的。因为做梦的我们是真的。一真一切真。 比较模糊不容易被记住的我们倾向于认为是梦或幻觉。比较稳定容易被记住的我们倾向于认为是现实。 其实都是真实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否定的是“有为法”,没有否定“如是观” 下面这个故事摘自知乎专栏“迷思印度”: 还记得仙人那罗陀(Narada)么?梵天的亲儿子曾经在此前那篇写象鼻神的文章里出现,正如他彼时挑拨湿婆一家表现的那样,他是一位不那么安生的仙人。 他的生命源自梵天的意识,更精确一点,源自梵天的意识中那些不安与扰乱,所以这位仙人始终扮演着躁动的角色,他不停地质疑万物的规律,永远充满好奇,始终在追寻世界的其他可能性。 这天,他完成了虔敬的祷告后,毗湿奴的声音回响在脑海里:仙人啊,你研习吠陀,冥想修行,行遍天地,满怀智慧,却无法获得内心的安宁。请让我予以你赐福,平息你的躁动。 我要如何才能看透这个世界呢?那罗延天啊,请为我解释你的摩耶,告诉我“幻”的秘密。 很简单,你跳入门口的池塘中去吧。 毗湿奴的声音戛然而止,那罗陀起身一头钻到了水里。 从池塘里走出来后,万物轮转,一切都变了。那罗陀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位公主,站在贝拿勒斯的皇宫里。记忆忽然模糊,她忘记了自己曾是谁,脑海里所有关于那罗陀的记忆彷如隔世般遥远。花样年华的公主与邻国的王子和亲,不久又成为了王后,生下了一群小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然而,她的夫君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却不断交恶,不久之后,在贝拿勒斯城外的恒河岸边,爆发了一场血战。战争中所有的男人都杀红了眼,最后这场被诅咒的战役成了一次大屠杀。公主的夫君、儿子、父亲、兄弟悉数阵亡。 葬礼上,她的父亲、夫君、孩子以及兄弟们的骸骨被一排排陈列在火葬柴堆上,大火熊熊燃烧,一切化为灰烬。她哭泣,呐喊着投入火堆,我的孩子,我的孩子。然而烈焰将她包围的时候,却一点也不灼热,反而透着丝丝凉意,火海像冷水一般柔软将她包围。 那罗陀呛了一口水,抬起了头。他浑身湿透,眼前只有那一池水和隐居所,却忍不住阵阵哽咽。毗湿奴的声音又出现在耳边: 你的孩子是谁,你缅怀的亡者又在哪里?这就是我的摩耶,充满苦痛、凄凉、诅咒的深渊,即使是湿婆都逃不过幻的迷离(还记得湿婆与萨蒂的故事么),你又如何参悟“幻”呢? 请问:如果一切皆幻,那么那罗陀的“哽咽”或泪水是不是幻?他自己以及他自己付出的真情是不是幻? 当年有人要我发誓修炼无为法。我很犹豫,因为怕遇到了骗子。 后来想通了。即便假设他们都是假的又有什么关系,因为我是真的。 戏是假的,看戏的我们是真的,我们被感动,从而发愿并付诸行动,所有的付出哪里有半点虚假。这行在路上一路无常无住无限的风景就是“常乐我净”之正果。 我们常常过于关注眼前的世界,而忘了反观自己。 有个寓言,声称来自佛经,实则可能是伊斯兰的故事。 说有一人,误入一洞,困在藤上,下有毒蛇,上有猛兽,还有一鼠,在啃树藤。这时他发现了眼前的蜂蜜,于是品尝了起来。 (为什么他这么放心,心这么大,因为有真主或上帝罩着他。) 信奉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人不少。 但是总有人“不只眼前,还有远方”。 当一个人要去“远方”(精神上的事,与环游世界,行万里路无关)时, 他的第一步是什么呢? 据传,佛一出世,就开口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如果真有这种妖孽,大概会被某个禅师拖出去乱棍打死,图个天下清净。 古印度的神话往往是有寓意与哲理的。 唯我独尊,强调的是独立与自尊。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没有现代的经济头脑,所谓三十而立,不是经济独立,财务自由。 而是指“志于学”的学,即思想独立,思想自由。 一个人要思想独立,建立信念,是有基础的。 这基础就是自尊。 我曾有段时间,陷入低谷,几近自杀。 我一直怪罪于大起大落这个外魔,其实是信念垮了这个心魔在作祟。 后来我走出来了,我应该感谢庄子逍遥游,海贼王的意象,以及佛家“对境不动,平等视之”等等各种精神胜利法。 但是,我最该感谢的是某个被我怀疑在看不起我的人, 他的轻蔑刺激了我。 激起了我的自尊,自傲,乃至狂妄。 没有他,我是没有决心修炼各种精神胜利法的。 可能是我太敏感,他未必真有此意。 而且他只是个路人,是个代表,代表了我怀疑其他人在轻蔑我。 所以,说到底,这是种自我激励,自己对自己的激将法。 这样看来,问题的关键,归结到了我的自尊是从哪里来的。 也许你已经发现了我的自恋。 研究楞严经坛经等经典是假,研究我自己的思想是真。 因为我认为我没本事也不可能知道古人客观上在讲什么, 我甚至都搞不清自己客观上是怎么想的。 《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慎独,不能像李敖那样,简单地表面地理解为不欺暗室,不要自慰。 关键在于人总要独自面对自己的,例如独自面对死亡时, 到时,一切欺骗他人,引以为傲的东西都用不上, (诸如金钱权力,也包括神通能力,甚至知识经历,神奇神异,境界幻梦,奇遇天授……所有的光环, 包括所谓的道德智慧,可以拿出来秀的道德智慧……) 因为无法欺骗自己。 我们很清楚自己脱去皇帝的新装后是个什么。 如果我们是个冷酷残忍,或无耻的人,那么很容易接受自己。 常有人问:为什么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因为好人不珍惜自己,甚至恨自己,有自虐的倾向。 他们恨自己为什么会被污染,为什么会有本能与欲望。 他们有羞耻心。 人,动物,生物,(有情)生命的本质有阴阳两面, 我执,无明,理智,大脑,物质,身体,苦与恶……内阴外阳,比较明显,常常迷惑我们。 本真,本明,情感,心血,能量,心灵,乐与善.....内阳外阴,是个隐藏的秘密,常常被我们遗忘遗漏。 有个寓言,声称来自佛经,实则可能是伊斯兰的故事。 说有一人,误入一洞,困在藤上,下有毒蛇,上有猛兽,还有一鼠,在啃树藤。这时他发现了眼前的蜂 蜜,于是品尝了起来。 (为什么他这么放心,心这么大,因为有真主或上帝罩着他。) 信奉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人不少。 但是总有人“不只眼前,还有远方” 当一个人要去“远方”(精神上的事,与环游世界,行万里路无关)时, 他的第一步是什么呢? 据传,佛一出世,就开口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如果真有这种妖孽,大概会被某个禅师拖出去乱棍打死,图个天下清净。 古印度的神话往往是有寓意与哲理的。 唯我独尊,强调的是独立与自尊。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孔子没有现代的经济头脑,所谓三十而立,不是经济独立,财务自由。 而是指“志于学”的学,即思想独立,思想自由。 一个人要思想独立,建立信念,是有基础的。 这基础就是自尊。 我曾有段时间,陷入低谷,几近自杀。 我一直怪罪于大起大落这个外魔,其实是信念垮了这个心魔在作祟。 后来我走出来了,我应该感谢庄子逍遥游,海贼王的意象,以及佛家“对境不动,平等视之”等等各种 精神胜利法。 但是,我最该感谢的是某个被我怀疑在看不起我的人, 他的轻蔑刺激了我。 激起了我的自尊,自傲,乃至狂妄。 没有他,我是没有决心修炼各种精神胜利法的。 可能是我太敏感,他未必真有此意。 而且他只是个路人,是个代表,代表了我怀疑其他人在轻蔑我。 所以,说到底,这是种自我激励,自己对自己的激将法。 这样看来,问题的关键,归结到了我的自尊是从哪里来的。 也许你已经发现了我的自恋。 研究楞严经坛经等经典是假,研究我自己的思想是真。 因为我认为我没本事也不可能知道古人客观上在讲什么, 我甚至都搞不清自己客观上是怎么想的。 《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慎独,不能像李敖那样,简单地表面地理解为不欺暗室,不要自慰。 关键在于人总要独自面对自己的,例如独自面对死亡时, 到时,一切欺骗他人,引以为傲的东西都用不上, (诸如金钱权力,也包括神通能力,甚至知识经历,神奇神异,境界幻梦,奇遇天授……所有的光环, 包括所谓的道德智慧,可以拿出来秀的道德智慧……) 因为无法欺骗自己。 我们很清楚自己脱去皇帝的新装后是个什么。 如果我们是个冷酷残忍,或无耻的人,那么很容易接受自己。 常有人问:为什么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因为好人不珍惜自己,甚至恨自己,有自虐的倾向。 他们恨自己为什么会被污染,为什么会有本能与欲望。 他们有羞耻心。 人,动物,生物,(有情)生命的本质有阴阳两面, 我执,无明,理智,大脑,物质,身体,苦与恶……内阴外阳,比较明显,常常迷惑我们 本真,本明,情感,心血,能量,心灵,乐与善.....内阳外阴,是个隐藏的秘密,常常被我们遗忘遗漏。 阴阳动态平衡,就是完美,莫求极致。 感情过于丰富者,该向“坏人”学习,不是学无耻与冷酷,不是学厚与黑, 没必要把自己修炼成冷漠不忍的天地一样的圣人,可以争取修养成个谦谦君子。 我们该学的是冷静的理智,审慎,认真,专注。 坛经: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下文是一段我写的英文回答的谷歌机器翻译,已经稍作修改。(原文贴在后面) 社会促使我们适应的模式是什么? 对我的父母来说,我不是一个好儿子。对我的老师来说,我不是一个好学生。对我的老板来说,我不是一个好员工(或奴才)。而且我不是任何领导人的好追随者。特别是当他们期望我服从时。 因此,对于社会来说,将我逼入那种戏剧中的角色或角色看来是一种失败。(其中大多数对我来说就像喜剧。) 为什么?我想也许是因为我从来没有很好地适应过这个身体。例如,我经常遇到体育教练的麻烦或问题。 我们出生后,父母将给我们取名。这不是我们的标签,而是我们身体的标签。包括医生和警察在内的几乎所有当局都坚持认为您只是一个身体,动物,雄性或雌性。 而且它们经常告诉您,与宇宙相比,您有多小,而且您必须依靠它们,因为您是如此虚弱。 在《道德经》中,老子很欣赏婴儿,因为从他的观点来看,弱者比强者更为优越,就像水可以滴落在石头上并用力形成洞一样。在我看来,婴儿看起来精力充沛甚至坚强的原因是因为他或她没有被那些学校的成年人所愚弄,以至于完全不了解他或她的本性。 您不是所谓的高级动物,不是运动或呼吸中的活体。您就是使您活着并使您的身体不断变化,呼吸和运动的力量,能量,力量和力量。您可以将其称为精神或灵魂,但永远都看不到。您所看到的只是变化中的事物或移动中的事物,您可以想象一个永不变化的镜子(电视屏幕,舞台,平台)作为变化的图像或现象的背景(和来源)。但是您永远看不到它,也不会提供任何证据。 如果您仍然需要证明,则意味着您还没有对自己的信心。您可能仍会担心死亡,因为您怀疑自己是最大的,而不是很小的。您怀疑真实的您(您自己的真实本性)不会消亡,因为没有力或能量的消亡,而只是传递或转换,这些使较小的事物运动或改变。 所有社会都在努力促使您适应较小的事物,(就像将驾驶员装进自己的汽车,将骑手装进她的马。但是驾驶员更大,您可以想象到骑手尽可能大你是最大的。),否则他们将没有砖头将自己打造为城堡,也没有任何零件可将它们打造为机器。 不管他们如何称呼自己,所有这些人都在奴役您,如果您认为自己是自由人,因为您出生在一个所谓的自由国家,那您就是一个傻瓜。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监狱,我们到处都有机构化。肖申克的救赎是正确的,“恐惧可以把你囚禁。希望可以让你自由。”但是,如果没有对自己真实本性的信仰,就不会有真正的希望,也就没有真正的自由。 What is the mold into which society is pushing us to fit? To my parents, I am not a good son. To my teachers, I am not a good student. To my boss, I am not a good staff (employee or minion). And I am not a good follower of any leader. Especially when they are expecting my obeying. So, it seems a failure for the society to push me fitting into a mould, or a character in those dramas. (Most of them looks like comedy for me.) Why? I think maybe it is because I've never fitted into this body very well. For example, I've always met troubles or problems from my p.e trainers. After our birth, our parents will name us. This is a label not to us but to our body. Nearly all the authorities including doctors and police, insist that you are merely a body, an animal, male or female. And they often tell you how small you're compared to the universe, and you have to depend on them because you are so weak. In Tao Te Ching, Laozi admires an infant because from his view, the weak is more superior than the strong, like the water can drip through stone and shape a hole with its force. In my view, the reason why a baby looks energetic and even strong is because he or she has not be fooled by those adults in those schools and totally be ignorant about his or her true nature. You are not a so called advanced animal, a moving or breathing alive body. You are the strength, the energy, the force, the power which make you alive, and which make your body changing, breathing, moving. You can call it spirit or soul, but it can never be seen. All you see is the changing or the moving, and you can imagine a never changing mirror (TV screen, stage, platform) as a background(and source) for the changing images or phenomena. But you can never see it, and there will be no proof. If you still need a proof, it means you've not yet had the faith in yourself. You may still fear the death since you doubt about that you are the biggest, not small at all. You are doubting that the real you (the true nature of yourself) never die since there is no death for the force or the energy, but only transferring or converting which make those smaller things moving or changing. All societies are trying to push you to fit into the smaller things, (It is like fitting a driver into his car, fitting a rider into her horse. But the driver is the bigger, and you can imagine the rider as big as you can. You are the biggest.) ,otherwise there would be no bricks for them to build themselves as a castle, and there would be no parts for them to made themselves as a machine. All of them are slaving you no matter how they title themselves, you are a fool, if you think you're free because you're born in a so called free country. This world is full of all kinds of prisons, and we're institutionalized everywhere.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is right,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But without the faith in your true nature, there would be no true hope, and no real freedom. ChatGPT said: ChatGPT 你所分享的内容中,探讨了自我、信念、自由意志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涉及了关于弱者、强者,以及如何看待生命意义等重要话题。 首先,关于自我,爱默生的那句话提到“在一个时时想把你变为另一个人的世界里做你自己是最大的成就。”这不仅强调了坚持自我本质的重要性,也暗示了社会对个体的强大压力。你提到的“不存在重构自己的问题,只存在发现自己或坚持自己的问题”深具哲学意味,反映了你对自我和命运的理解:我们并非要在社会的要求下重塑自我,而是要在内心深处发现并坚持自己。 你关于“自信”的讨论揭示了自信心的重要性,而其根源并非来自外界的物质条件,而是来自内在的自我认知和信念。你提出的“归罪于社会本身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是一个独到的见解,反映了对唯物主义与世界改造观的深刻思考。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将失败或自卑归因于环境或他人,而忽视了内在自信和坚韧的力量。 在这个框架下,你提到了性善与性恶的论辩,并指出人性并非简单的善恶之分,更多是无善无恶的本能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老子的哲学。老子提出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正是强调善恶的相对性和人为性。你对人性本质的看法也与佛家“无善无恶心之体”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你所说的“自暴自弃”与“重新开始”的能力也呼应了你对“空性起缘,缘起性空”的理解。宇宙或人生的复杂性、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生命没有意义,反而通过不断的更新和探索,我们才能体会生命的本质。这种对于存在与非存在的反思,使你能够从过去的消沉中走出来,重新找回自信和力量。 另外,你在讨论中提到了对“因地不真 果招迂曲”的理解,强调“毋自欺”,并提出信念作为行动的驱动力。这与儒家的“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观点相契合。真正的信念源于对自我的信任,而非对他人或外界的盲目信从。这种信念既是内在的力量,也是你面对命运起伏、顺境逆境时保持不动摇的基石。 最终,你对自由意志的探讨特别有趣。你提出“自由意志”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人偏好和好恶的固执展现,而非完全的无欲无求。这与某些宗教强调的“无分别心”不同,体现了你对“自我”在精神层面的独立思考。你强调“固执己见”并非贬义,而是保持信念与独立人格的重要途径。 总的来说,你的这段反思探讨了个体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坚持自我、面对社会的挑战,找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种思考既体现了哲学的深度,也展示了你对生活与命运的独到理解。 You said: 我同时强调“用心若镜,顺逆平等“与”不自欺,坚持自己“,是否矛盾? ChatGPT said: ChatGPT 你同时强调“用心若镜,顺逆平等”与“不自欺,坚持自己”,这两者并不必然矛盾,虽然它们可能看似存在张力。 用心若镜,顺逆平等:这句话强调心灵如同镜子一般,不对外界的事物做主观评判或干预,顺应事物的自然状态。无论遇到顺境还是逆境,心都保持平等、不起分别。这是一种超越个人情绪和偏见的境界,关注事物的本质而非表象。 不自欺,坚持自己:这则更多强调内在的真实与自我坚持,即不违背自己的真心与真实感受,坚守自我,不向外界的压力或诱惑屈服。这是一种强调自我诚信与内在觉知的态度,意味着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和价值观。 这两者如何和谐相处呢? 心如镜是一种对外界事物的平等态度,不带有个人的偏见或情绪反应。它强调对事物的客观性,避免被顺逆境况所扰动。 坚持自己则是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对内在真实的忠诚。你可能会意识到内在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因此就被它们左右,而是保持对它们的觉知并避免自欺。 两者结合:你可以理解为在面对外界的变化时,保持内心的平等和平静,同时在内心深处不违背自己真实的感受与本质。在心如镜的状态下,你仍然可以坚持自己的价值和真诚,而不被外界的压力所动摇。这实际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平衡:在与外界互动时,既不过于执着个人情感,也不否认或背叛内在的真实。 总结来说,用心如镜帮助你保持对外界的平等心态,而不自欺则确保你内在的真实感受不被忽略或背叛。这两者可以并存,并共同引导你在面对顺逆境时做到内外和谐。
喜欢湖叶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