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华精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干货|关于格律诗的用韵、押韵及平水韵介绍!

送交者: 桂花酒[♂★★★和气生财★★★♂] 于 2023-11-26 10:16 已读 779 次 3赞  

桂花酒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18-04-08 19:12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而且不少新诗,就连当前流行的歌曲、小品、相声、对话、戏曲等各类文学艺术当中,都离不开它。因此,这是学诗的前提。


押韵的作用


一是串联作用。押韵将许多涣散之音,联络贯串,以成为完整之声调,使诗歌之节奏更鲜明、更和谐。吟诵起来,令人觉得铿锵悦耳。 二是便于记忆作用。诗之有韵,使人读之琅琅上口,即使篇幅较长,也易于背诵。


01


关于押韵


作诗要押韵。绝句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是押韵的,叫韵脚;


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众乌高飞尽,孤云独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


此诗中,“闲”和“山”两个字押韵,也就是韵脚。首句入韵者,则是一、二、四句的最后一字押韵。七律、五律类推。正例是用平声字押韵。押仄声韵的诗很少。


通常讲的押韵,人们比较熟悉。新诗、戏曲、快板、顺口溜,都讲押韵。在这几种文体中,按照汉语拼音,韵母相同的字就可以押韵,而且用不着分辨平仄。


然而,格律诗的用韵,与此不同。格律诗必须按照诗韵来写,就是要按照韵书中分列的韵目,来辨别平仄和选择押韵的字。


一首诗的所有韵脚,必须从同一个韵目中选字来押韵。


如上面例举的李白的《敬亭山》,用的“闲”和“山”这两个韵脚,就同属于“删”这个韵目。一首诗中,如果有一个韵脚用了别的韵目的字,就叫做“出韵”。在科举中,出韵的诗算不合格。比如按照现代普通话,“闲”和‘先”当然是可以押韵的,但按照诗韵则不可以,因为这两个字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韵目。(首句入韵的诗,其首句的韵脚例外。)


02


诗韵和新韵


韵,现在称韵表,多用平水韵,词林正韵,也不少人用中华新韵。早期的有增韵,广韵,集韵,韵汇,佩文诗韵等等,元曲多用中原音韵。


像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唱词,鼓词,打油诗,快板书等等无不压韵,故统称韵文。


现代人写诗,仍按古人定的韵书来用韵,确实令人感到别扭。古人对声母、韵母之类的音韵规律的分析、认识,不像现代人这么准确和科学,所以当时对韵的分类就有一些不太科学之处。


古韵书对韵的分类,与现代人的语言实际相距就更远一些了。因此不少人主张重新制定韵书,建立新的音韵规则。这项工作还没有完成。



不论新的音韵规则何时建立起来,原有的诗韵都不可能简单地加以废除。因为海内外诗词读者和作者中,坚持诗韵的人仍然很多,他们认为只有用诗韵写的诗才是真正的格律诗。此外,我们学习、研究前人的作品,也必须懂得诗韵。


诗友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写近体诗用平水韵,填词用词林正韵。


平水韵也是几经修改,到后来定为一百零六部。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平声韵部,分上平,下平,各十五韵部。共三十部。


十五韵,指十五个大韵部,这里说的上平,下平。上,下,指上卷,下卷,就是个目录,并无实质性意义。一东,二冬等数目,只是标明韵目次序,也没有其它意义。


阴平,阳平,阴平指一声,阳平指二声,这个写律时忌连阴,连阳。 一首律全押阴平字叫连阴,全押阳平字叫连阳。



词林正韵为清嘉庆年间江苏吴县人戈载所撰,也是平上去共分十四个大韵部,入声五个大韵部,共十九部。在每个韵部里标明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每个大韵部中头一行标明了通用。


仔细看,这个通用就是指邻韵通用。写词,不用去细分小韵部,同一部韵可以任意使用。


词还有个特点,就是换韵,平韵换仄韵,一部韵换另外一部韵,多时要换四部韵以上,这个以后接触到再介绍。


今天我们主要讲“平水韵”,关于诗韵的由来和延续篇幅有限,这里不多解释,如果有想了解的可以私下里探讨。


03


关于平水韵


鉴于平水韵目前还要用,而且将来也不能完全废除,正像繁体字不能废除一样,因此,学诗的人还必须了解它。


平水韵把汉字列为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共五大部分。其中的上平声、下平声,都是平声,并没有什么实质区别,只不过因为平声字多,书中分为上、下两卷来写罢了。


每个声类都包含若干个韵目。上平声15韵,下平声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韵目按次序排列,有固定的序号。如上平声的15个韵,是按照“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这样排下来的。数字只表示排列顺序,没有其他意义。例如“四支”,只表示“支”这个韵是排在第四的,并不是说除了“四支”之外还有其他五支、六支之类。支、枝、奇、宜、儿、知、词、期……这些字都属于“四支韵”,或简称“支韵”。一首诗如果用“四支韵”。几个韵脚都必须从这个韵目中选字。



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诗用的就是“四支韵”。韵脚“期”和“儿”,按现代普通话来读,是不押韵的,但按平水韵是押韵的,而且不出韵。如果按某些方言读,也押韵顺口,因为上海话把“儿”读作“ni",广东话则读作“yi”。


为了大体了解《平水韵》,现把它的106个韵列出来。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



去声:一送、二宋、三绛、四真、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二十二杩、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十六叶、十七洽


初学者看到这个列表,会感到摸不着头脑。其实对此只须大体了解一下,先不必硬记。这个韵目列表对查字典颇有用处。有些老字典、老辞海,对每个字都注明属于什么韵。如查“昔日”的“昔”字,老字典中会注明“陌韵”。对照上面的表,就可以知道“昔”是入声字,在平仄分类中属于仄声,不能作平声字用。


每个韵包含的字数,有多有少。因格律诗用韵甚严,每首诗的韵脚只能从一个韵中选字,所以包含字数多的韵(主要指平声韵)选字余地大,比较好用,叫做“宽韵”。宽韵有:支、先、阳、庚、尤、东、真、虞。


有的韵包含的字少,叫做“窄韵”。窄韵有:微、文、删、青、蒸、覃、盐。


还有的韵,可选用的字很少,叫做“险韵”。险韵有:江、佳、咸。


其余的韵,称为“中韵”。


每个韵包含的字数,有多有少。因格律诗用韵甚严,每首诗的韵脚只能从一个韵中选字,所以包含字数多的韵(主要指平声韵)选字余地大,比较好用,叫做“宽韵”。宽韵有:支、先、阳、庚、尤、东、真、虞。


有的韵包含的字少,叫做“窄韵”。窄韵有:微、文、删、青、蒸、覃、盐。


还有的韵,可选用的字很少,叫做“险韵”。险韵有:江、佳、咸。


其余的韵,称为“中韵”。


在目前尚未有权威性新韵则得到公认的情况下,不少人认为,最好是既按平水韵写诗,又注意回避其中明显与现代普通话相抵触的地方。例如,按诗韵“梅”和“开”同韵,“元”和“门”同韵,现在读起来很别扭,回避不用就是了。


这样写出来的诗,一般人读着顺口,那些特别讲究“诗依平水”的人也不会说你外行。不过,这样写诗的难度会大些。


作者简介


俗子,一个只想当咸鱼的年轻小伙,一个妄想将古诗词发扬光大的梦游者。微信公众号@ 每 天 一 首 小 诗 词 (ID:Arsenal082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首赞

+1

 阅读 (508)
喜欢桂花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