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华茶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以哈冲突 北京何以「拉偏架」

送交者: 笠北七[♂★★声望品衔10★★♂] 于 2023-10-23 1:11 已读 975 次  

笠北七的个人频道

+关注

哈以冲突,中国的立场受到关注。但是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以及王毅和中东问题特使翟隽的连番表态看,北京越来越不掩饰对巴勒斯坦的偏向。



这其实是可以理解到的。虽然中国民间有许多人支持以色列,认为以色列有权自卫——其实在这一点上,北京也不反对,王毅批评以色列的空袭和地面行动「超越了自卫的范围」,言下之意也是认为以色列可以自卫,但不能超过范围;然而,北京还是更多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待哈以冲突和巴以局势,决定立场。



巴勒斯坦的背后,是整个中东阿拉伯国家,乃至是整个伊斯兰世界,如果北京偏向以色列,势必得罪这一大片。而北京现在的外交支点,创建在所谓第三世界——现在换了一个说法,全球南方国家上。但是偏向巴勒斯坦,得罪的就只有一个以色列,或许还有背后的美国。可中美本来就是对手。故而对决策者来说,肯定选择得罪以色列,这是其利益所在。



当然也可以两边都不得罪,保持中立,北京过去对巴以冲突都是这种骑墙态度,对俄乌战争也一样。这次哈以冲突发生之初,北京也试图不偏不倚。然而事情快速恶化到目前的地步,让北京无法「和稀泥」。其他一些国家可以,但北京不行,因为中国现在被世人看作所谓世界第二强权,巴勒斯坦和中东国家,都翘首以盼中国主持公道,所以北京必须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做出选择。



从国家的定位来说,中国一向以发展中国家及其代言人自居,自毛泽东时代起,就一直号称支持弱小民族和国家反殖反帝反霸的正义事业。这个基调一直没变。中国对巴勒斯坦建国的支持,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确立的。这样一种外交叙事模式,限制了北京的立场,使它只能偏向第三世界特别是其中的弱小国家,尤其在中美对抗的当下,北京更需要紧紧抓住第三世界国家,去对抗美国和它的西方盟友。



而以色列恰恰也是美国的西方盟友一员,虽然以色列和中国的关系也不错,然而随着美中对抗,以色列对中国的态度也在摇摆,比如,以色列去年附和美国谴责北京的新疆政策,以色列的议员,今年早些时候还访问台湾,支持台独。很多同情和支持巴勒斯坦的中国民众,就拿这些说事,既然以色列对中国这样,凭什么要中国支持以色列。



另一方面,中东的地理位置特别是石油资源,对中国非常重要。现在又加上一带一路。中国在中东国家,有很多一带一路的项目投资。战事扩大,无疑会影响这些项目,让一带一路在中东受阻。所以中国呼吁停火止战,一个因素就是中国在中东有庞大的经济利益,需要稳定的中东局势,当务之急,是不能让哈以冲突升级,发展为地区战争。从这个角度看,北京不会反对美国主导的以色列和沙特关系的正常化,当然更希望以沙关系正常化由北京来促成。



除此之外,中东还是穆斯林国家相对集中的地区,搞好和这些国家的关系,有利中国的西北安全。在中国境内有3000多万穆斯林人口,尤其在新疆,还存在分离主义,如果中国跟穆斯林世界闹僵,那么这些分离势力的生存空间就会大得多。而现在几乎没中东国家支持新疆的分离势力,中国的这个内政问题,可以说是北京今年促成沙伊复交,并打算撮合以巴和解的动因之一。



所以,从外交的理念和传统,塑造和平形象,一带一路的经济利益,以及国内稳定和西北安全来看,北京都会选择站在巴勒斯坦一边。这当然会对中以关系产生不好影响。也许中国今后需要的一些科技产品不能再从以色列获得,以色列也不会帮助中国绕过美国的制裁,但北京考量的是战略利益。



既然如此,北京为什么还要去进行外交调停呢?明知以色列可能不会接受调停,仍要下场斡旋,派中东特使访问中东各国,这是做给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世界看的,让这些国家觉得,中国是一个可靠朋友,关键时候会帮忙说话的。因此,无论这场冲突的结局如何,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都会强化,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会进一步增强。

喜欢笠北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