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家居园艺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香港特产】:香港“寒飞”“臭飞”年代

送交者: 花名雞仔[♂★★★★8008★★★★♂] 于 2023-05-04 4:29 已读 865 次 1赞  

花名雞仔的个人频道

+关注

我在香港时“飞仔”“飞女”“寒飞”“牛屎飞”大行其道,经常会听到街边传来的声音“死臭飞”,“飞仔”是否就是北方称呼的小混混,又称“小痞子”?“飞仔”是当年流浪于社会上的十六、七岁左右的青少年。这些“飞仔”是寄生于学校周边的特殊群体,父母管不了,学校无法管,小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以上,经常以在校学生为侵害对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因此,被人们称之为“飞仔”,在五六十年代“飞仔”还被人说带有黑社会背景。

那些“飞仔”“飞女”穿着奇装异服,三、五成群招摇过市令人侧目而视,当年这些“臭飞”真的令人畏惧又愤恨,不敢正视以免遭到拳脚对待,特别是夜晚看见这些“嗅飞”避之不及,千万别与他们照面而过,和他们相遇最好不要看他们,“臭飞”们说不定会给的一拳或踢你一脚。我在香港时时常也被人叫“飞仔”,我在工厂织布时,那些织布大部分都是“阿飞”,近墨者黑那时年轻有样学样,做过“阿飞”,当年穿衣服也是怪怪的。我有段时间专门跑去洋服店做衣服,我到现在还记得做了几件的确凉“露脐”粉红色恤衫。男孩穿粉红色而且还露脐在当年也少有,在那个年代个个“飞”自己不“飞”好像不太合群。

六十年代香港“阿飞”廟街最多,廟街是龙蛇混杂的地方,也是最多普通人到的地方,这里东便宜,廟街那年代什么都有得卖,食的、看的、用的、应有尽有。普通贫苦大众只能到廟街这种地方了,有商店也有一档档街边货,廟街卖的有很多二手货、过期货,真真假假应有尽有。买手表也很多人去廟街买,廟街手表大部份都是档铺拿出来买的,二手货比表行便宜不少,烂赌鬼断赎物很多。我第一套西装也是在廟街做的,我还记得当年在廟街29元做了一条西裤。衣服很少有成品,衣服都是找洋服店量身定做的,成品衣服只有为数不多的国货公司才有得卖,想买高级货只有移步先施公司这类场所。

当年那些有钱“阿飞”三、四个人经常揸架靓车横冲直撞,经过路边看见行人望他们也会下车打人,总之看不顺眼的就下车给你一拳踢你一脚就上车走人,我一位同学晚上看完电影送女朋友回家就遭到几个“阿飞”殴打。我在秀茂坪住时经常遇到三几个迎面而来的“阿飞”,识时务者为俊杰,遇见这样的人群避之侧吉,我通常走过马路不和他们同一条道走,没有和他们撞面安全很多,如果和他们撞面说不定会无辜受打。

当年“飞仔”、“飞女”,“男飞”头发长长、“女飞”啦叭裤、露脐衫。五六十年代“飞仔”、飞女”是指那些打扮有点不伦不类,经常在旺角流连的年轻男女,当中有一部分可能有黑社会背景。那些喜与“飞仔”办伍的女孩,人们就会叫她们做“飞女”,飞女多穿紧身和超短的“迷你裙”,那时有人形容乡下人一脚牛屎未見过世面“阿飞”做“牛屎飞”。“阿飛”大部分來自草根阶层,这类缺钱的阿飞又被人叫“寒飞”。

当年阿飞最多的地方就是戏院(电影院),特别是夜晚(当年香港电影院正常的每日四场,也有早场和午夜场,我记得早场是11点,专放一些老掉牙的片子,正常放映时间是(2:30、5:30、7:30、9:30)午夜场11:30,每间戏院都站有少则三几个、多则十多个,那时还有炒飞的(炒票),火车站也有。时代变了,近几年回港己经没有听见“飞仔”这词了,“飞仔”是不是香港回归后被“共产党”灭了?还是改名换姓了?,听同学说就算还有些不良分子,但也没有当年猖狂了。


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ct=bbs&bbsid=2031
喜欢花名雞仔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花名雞仔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