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养生保健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为何很多人不吃酱油、蚝油了,真会致癌?告诉你真相

送交者: 核酸检测[★★★声望勋衔13★★★] 于 2022-07-18 0:39 已读 307 次 1赞  

核酸检测的个人频道

+关注

酱油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能让菜肴看起来更有食欲,丰富我们的味蕾。但是有不少网络传言说酱油中含有致癌物,于是不少人便不敢吃酱油了。那么,酱油真的含有致癌物吗?还能吃吗?

一、酱油可分为生抽和老抽,到底抽的是啥?

酱油是以大豆、麸皮和小麦为原料,经过多种加工发酵工艺而生成的液体调味品。在买酱油的时候,通常会有生抽和老抽,这里的抽其实就是提取的意思,由于在南方地区炎热湿润,制作酱油通常采用稀态发酵的方式,发酵好后需要提取浸出液,首次抽出来的称为头抽酱油,然后再将原料进行再次发酵第2次抽出来的称为二抽油,第3次的则为三抽油。


生抽:将头抽油、二抽油和三抽油根据一定比例进行混合而成的酱油,味道鲜美、颜色浅,更适合炒菜和凉拌。


老抽:在生抽的基础上,将抽油进一步加工浓缩的酱油就是老抽,味道咸、颜色深,适合给腊味、卤味等菜肴上色。

二、酱油中真的含有致癌物质吗?谁说的?

关于酱油有致癌物的说法其实源于一则2016年的旧闻,《消费者报道》将21款酱油送去检测机构检测4-甲基咪咗含量,结果发现其中有11款酱油检出了4-甲基咪咗,这也是导致“酱油致癌”事件的缘由。


生产商在制造酱油的时候,会为了增加酱油的色泽而添加焦糖色素,4-甲基咪唑就是从焦糖色素中产生的。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清单,4-甲基咪唑属于2B类致癌物。美国加州对此有相关规定,如果产品会让人每天摄入大于29微克的4-甲基咪唑,就必须在包装上显示警告标示


问题来了,酱油还能不能吃?


其实,我国是世界上对4-甲基咪唑管理最严格的国家,限定值比其他国家和组织都更低,我国规定色素中的4-甲基咪唑含量不得超过200mg/kg,比美国的还低,美国的限定值为250 mg/kg。


4-甲基咪唑只是2B类致癌物,我们不能夸大它的危害,所谓2B类致癌物,也就是在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中,致癌的证据都不太充足。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的专家阮光锋也提到,4-甲基咪唑是酱油在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产生的副产物,但是它在酱油中的含量很低,致癌风险也极低。

三、蚝油也含有致癌物,对人有害?

除了酱油之外,蚝油也是受到较多争议的一种调味品。有传言认为蚝油中含有谷氨酸钠,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焦谷氨酸钠,所以认为蚝油是一种含有致癌物的调味品。


谷氨酸钠真的会致癌吗?大量研究表明,大剂量食用谷氨酸钠可能会引起中毒,比如出现头痛、多汗、脸红、脸部肿胀或压迫、口腔或口腔周围麻木、胸痛、胃部灼烧感等症状。但是常规食用谷氨酸钠对人体并无害,即使加热也只是失去了鲜味而已。


总之,谷氨酸钠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只要不过量摄入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四、酱油和蚝油真正的隐患——隐形盐

关于酱油和蚝油,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隐患就是它们的含盐量,央视曾对此做过相关检测,以100克来计算,酱油的含盐量为12克,蚝油为11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低于5克,而我国的人均盐摄入量是超标的,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家庭的人均烹饪用盐达到每天9.3克。


摄入过多的盐对人体有多方面的危害,容易增加患脑卒中、高血压以及胃癌的风险。有研究发现,每天多摄入2克的盐,分别会将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2.0mmHg、1.2mmHg。一勺酱油的含盐量就达每日推荐摄入量的1/3,如果做菜时用了酱油或蚝油,就要减少食盐的用量。

总之,符合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的酱油和蚝油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但是要注意用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盐

喜欢核酸检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