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逍遥自在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乾隆、嘉庆要求外国使臣一定要下跪,为啥到了同治时期主动取消

送交者: 核酸检测[★★★声望勋衔13★★★] 于 2022-06-13 1:53 已读 755 次  

核酸检测的个人频道

+关注

大家一定还记得,初中历史试卷中出现过的这一样则材料:“1793年清乾隆帝复信英王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我们不难看出乾隆的皇帝的自高自大。这一次拜访乾隆皇帝的是英国使臣马戛尔尼,那个是时候的英国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工业革命,英国的势力越来越大,在不少地区都有殖民地,是那个时期世界上的强国。



英国的到访,如果处理得当,两国开通贸易,我想那必然是一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乾隆作为皇帝,除了性格本身就自高自大、好大喜功之外,长期的说一不二也让他觉得清朝才是最强国,根本不用在意是否通商,在意的是外国使臣对不对自己下跪,毕竟清朝做周边小国的宗主国做久了,那些附属国家的大臣见乾隆哪一个不下跪?乾隆就等着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下跪。马戛尔尼代表的是英皇的面子,断然不会给乾隆下跪,于是,不讨论通商,讨论该不该下跪倒是花了不少的时间。



最后到底跪了没?跪了,但是英国和清政府的说法是不一样的。英国的说法是单膝下跪,清政府的说法是一开始单膝下跪,后来看到了乾隆皇帝的龙颜,不由自主的双膝下跪。不难看出,清政府其实在这件事上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乾隆也是接受了的,不然就不会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了。


作为乾隆的后继者,嘉庆虽然没有什么拿得出的政绩,但是在对待让不让外国使臣下跪这个问题上则显得比乾隆皇帝更“刚”了。清朝官员要求英国使者要三跪九拜,英国使臣表示只愿意学习马戛尔尼进行单膝跪地。嘉庆听说之后大怒,直接将英国使臣赶出清朝的地盘,不跪就不见了。


到了同治时期,情况则大不一样,那个时候的清朝已经两度败给了外国侵略者,签下多个不平等条约,更有洋人参与剿灭太平天国。那时,外国纷纷在北京设立领事馆,外国使臣前往皇宫见皇帝是迟早的事,这件就被提到朝堂上进行讨论,毕竟这个事处理不好,清政府可能又要被外国揍一顿了。



朝堂上的讨论中,赞成取消跪拜之礼的人不在少数,毕竟通过与洋人多年的打交道,清朝的官员们深知就算不取消,洋人也不会那么做,反而让“大清朝颜面无光”,而在众多赞成取消的人之中,有一人显得格外耀眼,他就是《请免外国使臣跪拜疏》的作者吴可椟。


吴可椟在《请免外国使臣跪拜疏》中将取消跪拜之礼说的非常冠冕堂皇,毕竟洋人是一个没有礼仪、啥也不懂的群体,我们没有必要和他们一般见识,让他们下跪和让畜生跳舞没有什么两样:


彼本不知仁义礼智信为何事,而我必欲其率五常之性;彼本不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为何事,而我必欲其强行五伦之礼;是犹聚犬马羊豕于一堂,而令其蹈舞扬尘也。然则即得一跪一拜,岂足为朝廷荣?即任其不跪不拜,亦岂为朝廷辱?



吴可椟的言论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今天在我们看来,定然觉得非常可笑。其实吴可椟是一个很清醒的人,他觉得这一切只是权宜之计,只要国家强大,一切都能争取,“国家大局,时与势两者尔……求吾自强之道,而暂行吾权宜之计”,这才是他所写奏折的着眼点,只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吧。



后来,亲政的同治接见外国使臣,只是要求他们鞠躬行礼而已。谁料三十年后,大清朝也陷入了出访德国的大臣载沣需要向德国威廉二世跪拜的困局之中,实在是令人感慨,或许这就是常言道:“出来混,始终要还。”

喜欢核酸检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