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抗疫信息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外国学者:西方发展援助模式需要反思,“中国模式”显示出独特优势

送交者: 花名雞仔[♂★★★★8008★★★★♂] 于 2022-03-12 1:39 已读 198 次  

花名雞仔的个人频道

+关注

“新冠肺炎疫情危机让全世界感受到彼此相互依存,加之国际社会在COP26上提出的气候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从未如此深入人心”,欧洲“现代外交”网站日前刊发的一篇评论文章表示,在呼吁集体责任和团结的当下,新冠疫苗分配表现出严重的不平等,这也使得人们开始质疑与反思现有的、以经合组织为代表的西方发展援助思路。相比之下,中国的发展援助模式正在展示出若干优势。


文章总结了西方国家在发展援助领域的三种主要范式:一是以人权为基础的发展范式,通过援助及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流动性,促进受援国的民主与人权。二是以治理能力为导向的发展范式,提升受援国决策、问责、领导力等治理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以精英为驱动的发展范式。支持受援国不同派系的政治精英,推动彼此竞争与和解,促进国家整体发展。


“这些发展范式对应着一些主要理论,如现代化、依赖、世界体系和全球化,但它们均只是展示了西方社会对发展的看法。(西方国家的)对外援助政策假定发展符合上述理论,却并不意味着它适合世界上所有的文化或地区。”文章认为,开展援助需要认识到发展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


作者弗朗索瓦-泽维尔·波洛对比了发展援助领域的“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他认为,“中国模式”有着若干独特优势:一是在发展目标上,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等长期合作项目,深化与受援国的投资贸易联系,以潜移默化方式对受援国施加影响;二是在发展定位上,将受援国视为平等伙伴而非盟友,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三是在合作形式上,突出双向合作而非单向援助,在矛盾多发、局势动荡地区注重发挥私营部门的基础性作用。


文章认为,经合组织等西方国家将援助视为“富国对穷国的施舍”,通过援助推广西方价值观。有损受援国主权和发展主动性,且过分关注问题和短板,忽视优势及潜力。与此同时,世界秩序正在发生转变,发展援助恰是应对全球格局演变的有效方式。考虑到前“宗主国”与前“殖民地”国家之间存有天然纽带,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可围绕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进行合作,以此弥合分歧,缓解纷争。


文章同时对西方发展援助提出若干建议,如尊重援助国自主选择发展方式的权利;重视解决受援国内关于援助的意见分歧,但应避免卷入矛盾;把经济利益考量放在更突出位置,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使用交易分析来看待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和后殖民待遇,缓解意图不对称造成的损害。

喜欢花名雞仔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