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经纬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白崇禧死后场面不堪入目,儿子一语道破父亲在台湾的真实生活

送交者: wwwyu[♂★★★★声望勋衔17★★★★♂] 于 2021-09-22 23:01 已读 919 次  

wwwyu的个人频道

+关注

1966年12月2日,夜,一位张姓女子在白崇禧家住宿。次日清晨,白崇禧的副官例行来向长官问安,当他来到卧室门口的时候,发现情况不对。门居然半开着,他赶忙推门走了进去,只见白崇禧全身赤裸趴在床上,用手一探,早已没有了鼻息,而那位深夜到访的女子早已不见了踪影。


一代“枭雄”,与蒋介石相爱相杀一辈子的国民党一级上将白崇禧,竟然死得如此蹊跷,实在令人费解。更令人诧异的是,白家人居然没有报警,反而三缄其口,低调治丧。

白先勇回忆父亲:用坚强伪装不安 仍然充满敬佩

许多年后,白崇禧第8个儿子白先勇回忆起接到父亲死讯的那天,不无感慨地说:“我很震惊,但是我没有落泪。一夜无眠,回想父亲的一生,我依然对他充满敬佩。”


白崇禧有10个孩子,7男3女,生下白先勇的时候,白崇禧已经40多岁了。白先勇非常喜欢读书,与“儒将”父亲拥有很多的共同话题,很受白崇禧的喜爱。在他10多岁的时候,跟着白崇禧去了台湾,父子二人度过了11年的快乐时光,之后白先勇离开了家,去美国求学。


白先勇回忆在台湾的11年,他说:“父亲在台湾的境遇是不好的,他被剥夺了实职,赋闲在家,对于一直做‘大事’的父亲来说,很不好过。但是,我从来没有听到父亲的一句抱怨,他总是用积极的态度做事,这也是我最敬佩他的一点。”


父子连心,虽然白崇禧表面用坚强伪装不安,依然没有逃过儿子的一双“慧眼”。白崇禧在台湾的生活和工作岂止是“不好”,简直与他当初赴台前的畅想大相径庭,不但失去了兵权,破灭了他“重振旗鼓”的抱负,甚至落下一个屈辱的代号“老妹子”。

曾经的“小诸葛” 晚年的“老妹子”

李宗仁、白崇禧在国民党内部有“李白”之称,两人同进同退,亲密无间,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立下了不世的功勋。但是在解放战争后期,李白二人与蒋介石的政见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他们主张和平谈判,与共党划江而治,而蒋介石坚持强硬到底,继续死斗。两方谁也无法说服谁,于是李白二人便联合美国弹劾蒋介石,逼蒋下野,这就是有名的“逼宫案”。


1949年,蒋介石逃往台湾后,给白崇禧写来一封信,说现在国难当头,让他立刻从海口赶到台湾与他汇合。并言之凿凿要在台湾重组内阁,请白崇禧共商大计。


白崇禧接到这封信,也是百感交集。当下摆在他眼前的一共有3条路:第一,弃暗投明,干脆就地起义,向解放军缴械投降;第二,跟着李宗仁往美国跑;第三,就是响应蒋介石的召唤,去台湾厉兵秣马,择机再战。


白崇禧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正在犹豫之时。他的挚友国民党立法委员何遂听到消息赶了过来,力劝白不要赴台:“上将回台,必定难逃一死,应该趁机起义,响应共军才是。”


何遂不劝不要紧,一劝白崇禧还来了轴劲,他说到:“我追随蒋公20多年,多少顺境逆境我们都一起扛过来了,我与蒋公今生不离不弃。就算死了,又有何惧,你不要再啰嗦了。”

何遂一番好心被白崇禧当成耳旁风,一气之下,拂袖而去。白崇禧呵呵冷笑,并不在意。其实白之所以想去台湾,就是因为他的诨号“小诸葛”,他自视甚高,不甘心平庸,总是想成就一番伟大事业。他希望能够在台湾养精蓄锐,整顿兵马,择机再杀个回马枪。


白崇禧不但铁了心要去台湾,还专门给远在美国的李宗仁发去电报,让李也尽快赴台,与他继续亲密合作。李宗仁可没有那么容易“忽悠”,果断回复:“要去你去,我可不去。我劝你去哪都行,别去台湾送死。”


白崇禧聪明了半辈子,却在关键时刻参不透局势,没有看清蒋介石的心思。蒋介石不是战略转移到台湾,而是犹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去台湾。国民党兵峰鼎盛时期尚且不能收复失地,现在龟缩到台湾弹丸之地,还想重现往日辉煌,这不是白日做梦吗?


现在蒋介石一心只为保命,他明白李宗仁跟美国的关系更亲密,李跑到美国后,很有可能对他不利。蒋邀请白崇禧赴台,就是为了利用李白二人过往的交情牵制李宗仁,同时也避免白崇禧投奔共军,为自己添一劲敌。


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乘坐飞机抵达台北,他的命运从走下飞机舷梯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他的后半生永远也无法离开台湾了。


蒋介石给风尘仆仆的白崇禧备好了一份“大礼”——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个可有可无的“虚衔”。白崇禧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他奉为珍宝的20多年“生死之交”,在蒋介石眼里不值一提。更过分的是,蒋介石给他起了一个绰号“老妹子”,特务们都用这个带着侮辱性的称呼交换有关白崇禧的情报。

白崇禧的世界崩塌了,他明白自己的理想破灭了,于是把精力完全投入到“玩”上,每日打猎、钓鱼、健身,生活过得倒也滋润。不过蒋介石没打算让他这么“逍遥”,专门在他住所对面建了一座派出所,每日三班倒盯着白的一举一动。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白崇禧逐渐适应了不管自己去哪,都有特务“护送”的专属服务。他是豁达之人,从不因为这些小事介怀。有一次白崇禧开车出去,特务开着一辆吉普车不远不近地跟在后边,结果没走多远,特务的车就出现故障抛锚了。白崇禧从后视镜看到后,立刻吩咐司机停车,慢条斯理地走到特务的车旁,微笑着对他们说:“不要急,慢慢修,我等你们修好了车再走。”


特务们被白崇禧这强大的气场镇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回应。他们私下里纷纷议论:“白崇禧果然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过去都说他是儒将,现在看来,果真名副其实。”


特务们心里佩服白崇禧,但是工作还是要做,总是形影不离伴随白左右。白崇禧性格温文尔雅,虽然心里懊恼,却从来没有为难过特务们。为此他还特意减少出行次数,不至于让特务们过于“疲累”。有时去饭店吃饭,还专门交代服务员,把特务那桌的饭钱算在自己账上。

白崇禧:既是“军师” 又是“玩偶”

白崇禧的宠辱不惊让蒋介石恼羞成怒,于是他让湖北籍的“国大代表”对白崇禧提出弹劾,罗列白的两大罪状:一是贪污军费7万两黄金,370万两白银;二是拥兵自重,不听从上级安排救援徐州,要求严肃追求白崇禧责任。这两大罪状并非虚构,的确是白崇禧的命门,不过蒋介石这招旨在“敲山震虎”,只为提醒白崇禧,他的小命始终攥在我蒋某人手中。


白崇禧经过一番“活动”,这场弹劾风波总算有惊无险地度过。然而在1954年国民大会一届二次会议上,他的弹劾案又被重提。不同的是,这次有40多名国大代表联名上书弹劾。白崇禧深知利害,立刻以书面形式答复,在蒋介石的“力保”之下,国大会议才决定此案暂时保留不办。


蒋介石虽然不怎么待见白崇禧,却也十分欣赏白的才华,“小诸葛”绝非浪得虚名,一些重大抉择时刻,蒋也经常去问白的意见。上世纪60年代,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发动越战,当时台湾在联合国中尚有席位,美国认为台湾应该派兵参战。


蒋介石既不想得罪美国,也不想把本来就不多的家底拿去为他人做嫁衣,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派蒋经国去问策白崇禧。白听罢略微思忖片刻,计上心头,回复说:“让总裁答复美国,我们可以出兵增援。不过事先跟美国人说好,台湾百废待兴,财力、武器、装备、运兵目前都是问题,需要美国大力援助方能成行。”接着,他奋笔疾书,列了一大张战备后勤需要的物资清单。

蒋介石听到蒋经国的回报,又看了看白崇禧罗列的战备清单,哈哈大笑,连连点头赞叹。美方拿到清单彻底傻了眼,从坦克飞机到米饭面包,就没有台湾不要的,如此不划算的买卖美国人怎么会做,台湾出兵的事情就此不了了之。


没成想,白崇禧这招缓兵之计居然还有出其不意的后续效果。美国因此发现台湾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水平落后,急需改变。于是他们专门在台湾设立了很多度假场所和加工工厂,极大程度活跃了台湾经济,补贴了当地财政。蒋介石大喜过望,对白崇禧更是高看一眼,对他的监视也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白崇禧为了自保,甘愿做蒋介石的“提线木偶”,只要李宗仁在美国发出对蒋氏父子统治不利的言论,白崇禧就会第一时间给予反击。“李白”二人都明白对方的“苦衷”,现在的他们都不过是“寄人篱下”的浮萍,帮助他人实现政治目的的“玩偶”罢了。


李宗仁回国敲响白崇禧的“丧钟”

1965年,由于李宗仁回国投共,白崇禧出现了深深的危机感,他明白蒋介石不再需要自己了,自己的末日也不远了。白崇禧果然料事如神,蒋介石因李宗仁的“叛变”迁怒白崇禧,密令特务对白崇禧采取清理行动。蒋介石把任务交给“活阎王”之称的谷正文执行,特别交代说要做得像一场“意外”,不要给人留下什么把柄。

谷正文先是收买了白崇禧身边一位杨姓副官,知道白经常去花莲县附近一座高山打猎,白崇禧已经年逾70,平时都是坐人力轨道车上下山。谷正文去实地作了一番细致的调查,发现人力轨道车的必经之路有一道木桥,木桥下方是50米深的峡谷。


谷正文计上心头,当天看到白崇禧坐车上山后,立即派人把小桥下方支撑木墩的螺丝钉拧松,然后躲在不远处的树林,等待白崇禧下山时经过此处“意外”坠谷身亡。


下午3点多,2辆人力轨道车朝山下驶来,白崇禧坐在后面的一辆。随行人员乘坐第一辆车路过小桥时,桥体猛然断裂,连人带车翻下了山谷,传来阵阵惨叫。眼见白崇禧乘坐的小车也要坠落深谷,坐在白身边的副官眼疾手快,猛地把白崇禧推出车外,侥幸逃过一劫,而他自己则连同其他人员一起葬身谷底。


白崇禧吓了个半死,半晌才缓过神来。望着山谷下惨不忍睹的场面,他什么都明白了,顿时老泪纵横,对着山谷下救了自己的副官尸体敬了一个军礼,转身朝山下走去……


谷正文看白崇禧没死,气得直拍大腿,精心设计的暗杀计划,主角没死成,倒害死了不少无辜。当晚,谷正文找到蒋介石汇报,蒋听完并未责怪,只是遗憾地说:“白崇禧经此一劫,必定有所防备。先放一放,从长计议吧。”


虽然蒋介石这么说,谷正文却一直耿耿于怀,他决不允许自己的特务生涯留下“污点”。但是诚如蒋介石所料,经过这次事件之后,白崇禧更加小心,不但刻意减少了外出的次数,在家的时候也是门窗紧闭,根本就不给特务下手的机会。

不过谷正文经过长时间的盯梢还是找到了可乘之机,他发现每周白崇禧的私人医生赖少魂都会来1到2次,给白崇禧检查身体,再对症开些药方。白崇禧身边的人被重新换了一批,现在已经是铁板一块,无法渗透,这个医生正是最好的突破口。于是,谷正文给赖少魂拨打了电话。


谷先是有意无意询问了白崇禧近期的身体情况,并非常关心地问赖给白崇禧开的是什么药。赖少魂胆小如鼠,知道谷的身份也不敢隐瞒,老老实实地交待:“白将军最近跟一个女护士打得火热,他也不是病,就是想开点‘大补’的药,你懂的,我不好说的太明白。”


谷正文心里暗自好笑:70多岁的人了,精力还真是旺盛啊。但是表面依旧不动声色地对赖少魂说:“你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蒋总统让你多照顾白将军,重病得下猛药,才能见好啊。”赖少魂不敢有违,下一次给白崇禧看病时,特意写下几味大补的中药交给白,对他说:“按照我写的方子,去中药房买来中药泡酒,包您返老还童。”


听闻此言,在一旁照顾白崇禧的张护士脸颊上飞起两朵红晕,赶忙跑开了。白崇禧老夫聊发少年狂,立刻吩咐人前去买药泡酒,据说这药酒非常有用,那段时间张护士来白家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直到白崇禧猝然离世,这位神秘的女人从此不知去向。


至于白崇禧究竟是药酒喝多了,导致血流加速引发心脏病暴毙,还是被人设计下毒暗杀,由于家属没有要求尸检,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结语

白崇禧的一生,总是在关键时刻选择错误:解放战争时期,他拥兵自重,不肯配合国民党军事行动,造成三大战场全面失利,成了国民党的“罪人”。蒋介石外逃,他本有机会选择带兵起义,换取后半生的安定生活,却在这时身赴险地,投奔“政敌”,让自己失去了自由,最终落得个凄凉收场。


惜哉,悲哉!

喜欢wwwyu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