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最有味道的澳门游,就是在老城区走街串巷,故事都藏在街角旮旯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7★★★★♀] 于 2021-05-25 6:32 已读 5062 次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澳门旅游除了住酒店、吃米其林、打卡老字号,在我眼里最有味道的澳门游,就是在老城区走街串巷了。不仅因为老城区保存了400多年的文化精髓,体现老澳门的历史文化风貌以及中西文化交流,还因为美丽的建筑和道路背后藏有许多故事。



老城区主要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包括了8个广场空间: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以及22处历史建筑: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大楼、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仁慈堂大楼、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等。


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议事亭前地,俗称"喷水池"。开埠至今议事亭前地一直是澳门的市中心,呈一前宽后窄的漏斗形,两侧建筑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前地为巿政署大楼前的广场,右侧主要建有具西方古典主义特色的邮政局大楼,新古典主义的仁慈堂大楼;左侧是一列三层高带有行人走廊的新古典主义楼宇,建筑色彩多样,窗式各有不同;1993年起,前地一带铺设黑白色碎石地面,并砌成波浪形图案,既美观又有特色;衬托周围颜色鲜艳的文物建筑,互相辉映,使前地一带显出浓浓的南欧风情。



眼前这座明黄色的教堂,被誉为澳门最美教堂。它就是玫瑰堂,正名为玫瑰圣母堂及圣多明我教堂。由于起初只由木板搭建,故被华人称为“板樟堂”,直至17世纪才改为砖石的结构。1874年曾因火灾而焚毁,当年进行了重建。整座教堂建筑富丽堂皇,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祭坛更是典雅精致。教堂旁的“圣物宝库"收藏了三百多件澳门天主教珍贵文物。2005年,这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去郑家大屋的路上偶遇亚婆井前地,位于澳门西望洋山北面的广场。同样也是在200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亚婆井前地背后的故事很有意思。传说明朝一位婆婆在此地筑水池贮山泉方便居民汲取饮用,故人称呼水池为亚婆井。亚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由此可知,此地昔日为澳门水池之一。



有井就有人住,澳门早期的葡萄牙人便聚居此处,故为最古老的住宅区之一。澳门昔日的葡萄牙人有民谣说:“喝过亚婆井水,忘不掉澳门;要么在澳门成家,要么远别重来。”这附近有不少各具特色的古建筑,欧式风格明显,亮丽的色彩让人心情也随之明朗起来。



我很喜欢这边的一个转角,类似的转角在厦门鼓浪屿也见到过,但这里的人彩绘上大海的图案,感觉风景无处不在,多了一抹街角的浪漫。



澳门夜呣街,这个应该很少游客知道的地方。古天乐的《扑克王》取景地之一就在这里,这条街上有家很有名的古法炭烧杏仁饼:最香饼家。整条街可以感受到澳门当地人的烟火气。



我最喜欢这个通道,一端通往层层叠叠的居住区,一端通往大海。有人说澳门很小,但可以拍世界。因为这里拥有世界各地多种风格的建筑,在我眼里老城区还有传统的一面,很有意思中西交融的地方。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