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阳防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外国军事专家为歼-15正名(1):滑跃起飞时重载的问题

送交者: 你好毒[♀☆★★★ヾ毒来毒往ヾ★★★☆♀] 于 2021-05-21 18:16 已读 1318 次  

你好毒的个人频道

+关注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PLAN)的第一款舰载战斗机,J-15“飞鲨”自从2009年8月首飞以来一直是大量来自英语世界的国外媒体所关注与报道的焦点。粗略地看一下中国各种型号的战斗机,可能只有J-20和FC-31隐形战斗机比J-15更受国外媒体的关注(并且引发了更多的评论)。

J-15战斗机。

一些关于J-15的相关报道可以被描述为有争议的,或者是受到误导的。然而,考虑到这款飞机的历史和技术特点,以及作为中国海军的第一款舰载战斗机,J-15在整个PLAN航母工程研制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这并不是不合理的。

作为一款源自乌克兰T-10K原型机(苏联Su-33的原型机)的飞机,J-15继承了与Su-33相同的机身和空气动力学配置,尽管最初的T-10K原型机很多细节均不成熟,以至于许多关键子系统需要从头开始研发。目前生产的J-15保留了滑跃短距起飞/阻拦着舰(STOBAR)的起降方式,以使得航母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按照中国的标准,目前J-15的改进型产量相对较小,在2014-2018年期间只生产了24架飞机。2019年底,与此前生产型同一系列的改进型开始重新生产,目前至少已经确认生产了10架。

本文将回顾围绕J-15的一些最常见的性能,特别是飞机的有效载荷和起飞重量,并根据飞机的运行状态和设计来考虑事故率。我(指作者,译者注)还将研判该型机与PLA其他机型和全球同类战机的对比能力,并在PLAN航母发展的背景下审视飞机的改进型和该机的未来前景。

MTOW和有效载荷

如前文所述,J-15在航母上的起降采用滑跃短距起飞/阻拦着舰的STOBAR方式,而不是弹射起飞/阻拦着舰(CATOBAR)的方式。中国海军目前正在服役的航母CV-16“辽宁”号(前“瓦良格”号)与CV-17“山东”号,都采用STOBAR方式起降固定翼飞机,直到003号航母在2025年左右或之后服役为止,PLAN均没有CATOBAR航母服役。从乌克兰购买“瓦良格”号并改装成为中国第一艘航母,再加上预期的研制时间,使得弹射系统成熟化(无论是蒸汽还是电磁弹射系统),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俄罗斯式STOBAR航母的过渡方式。如果PLAN在2010年代寻求航母,那么他们只有这一条路最为可行。

采用STOBAR起降方式的“辽宁”舰。

以STOBAR方式起飞战机最常见的批评之一就是滑跃起飞对飞机的起飞重量和有效载荷有着限制。相比之下,CATOBAR能够使飞机在最大起飞重量(MTOW)和满载载荷下起飞。这个经常被引用的比较并不是不准确,而是进行了简化。

首先,有必要解决有关J-15最常被引用的文章之一,这些文章多年来一直以某种方式大量流通。2013年,台湾一家名为“旺旺中国时报”的新闻媒体(现已失效,但是仍有原始文章的快照保存)声称中国军事观察门户网站新浪网因为各种令人困惑的原因,批评J-15为“扑腾的鱼”。

首先,J-15被批评不能以12吨的有效载荷起飞。但是这种有效载荷能力从未与飞机联系在一起,J-15具有与Su-33相同的6.5吨有效载荷。也有人争辩说,该机无法携带12吨武器,这意味着J-15不能装备具备超视距攻击能力的PL-12导弹——尽管PL-12的重量为约200公斤,大约是假设的12吨载荷的60分之一。文章还声称J-15满载内部燃料只能携带2吨有效载荷,限制飞机只能携带两枚YJ-83K反舰导弹和两枚PL-8格斗导弹。事实上,2吨载荷足够携带2枚YJ-83K系列导弹,2枚PL-8格斗导弹以及至少2枚PL-12中距空空导弹。最后,本文主张J-15只会以某种方式被限制在“120公里的攻击范围”——一个奇怪的要求,要知道,J-15在机内满油情况下,其作战半径超过了1200公里,其搭载的YJ-83K导弹射程也达到了200公里。

挂载多枚各型导弹的J-15。

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旺旺中国时报”的这篇文章多年来一直被其他多家媒体转载,最近的一次是在2020年。还有很多文章的引用来源都来自“新浪军事”,一些媒体将其描述为“基于北京的”或是“官方媒体”,而没有对新浪的现状进行任何调查,也没有对其文章的真实性(或实际上是基本的算术)进行任何评估。

作为学习的机会,对于那些不熟悉PLA或实际上在中文互联网门户网站中浏览信息的个人来讲,新浪网及其附属的“新浪军事”是一个非国家媒体,其功能包括汇总博客来自任何数量的用户提交内容的帖子。将新浪军事网上的一篇随机帖子作为可信的消息来源,这无异于将雅虎问答、Quora或是Reddit上的一片随机帖子作为一篇正规新闻报道的基础。如果做得正确,网上搜集信息是非常有用的,而且很多最前沿的PLA观察都依赖于准确识别、交叉对比和跟踪消息来源,识别谣言的能力。但是,必须在确定可信来源方面具备最低限度的能力,才能完成这项工作。很显然,在这一具体内容上,他们似乎没有做到这一点。

返回到J-15。与Su-33类似,这架飞机的MTOW为33吨,外部有效载荷为6.5吨。根据可靠的中国内部人士披露的信息,与主流报道相反,J-15实际上能够以MTOW从“辽宁”或“山东”号上起飞,但是有前提条件。

具体来说,飞机的最大起降速度取决于风速,而风速又可以由航母部分控制。在航母以28节速度航行时,J-15能够以33吨的起飞重量从重载起飞点起飞,从两个前方起飞点起飞时,其起飞重量为28吨。在航母以20节的较慢速度航行时,J-15从重载起飞点的最大起飞重量为31吨。对俄罗斯关于Su-33的研制过程相关文件进行检查的结果进一步证实,该飞机确实能够以MTOW从航母上起飞,而且其起飞重量与J-15基本一致。考虑到J-15使用与Su-33基本相同的AL-31发动机作为动力,这应该是不足为奇的。但是考虑到该机是在Su-33服役后20年才投入生产的,在使用的材料方面会有很大进步,这方面可能会提供一些优势。

目前服役的J-15使用与Su-33基本相同的AL-31发动机。

然而,从STOBAR航母上具备完整的以MTOW起飞的能力并不意味着STOBAR起降方式在起飞灵活性方面可以与CATOBAR相当或者更好。滑跃起飞需要一定水平的甲板相对风速才能使飞机在大载荷下起飞,而弹射器为航母自身的航行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与弹射器相比,滑跃起飞在起飞过程中发生发动机故障时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并且弹射器可以弹射其他类型的飞机,例如舰载预警机和无人机等。

简而言之,弹射器在各种条件下为重型战斗机的起飞提供了更大的安全性,也能够可靠地弹射其他类型的飞机。不过,按照传统说法,滑跃起飞“无法”起飞重型战斗机是不准确的。一架J-15(或Su-33,或其他具备STOBAR起飞能力的飞机,如MiG-29K)确实能够在搭载作战载荷的情况下起飞,包括MTOW。但是,该机将面临比CATOBAR航母更加严格的起飞条件。

J-15可能有一天会被拍到从“辽宁”或是“山东”舰上满载起飞,但是考虑到即使是PLA的陆基战斗机也很少被发现满载状态,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事实上,这种挂载对于和平时期的训练、演习来说非常罕见。即使被人拍摄到了这种重载起飞,对STOBAR的人也有可能质疑重载滑跃起飞的飞机减少了机内燃油。因此,从长远看,这很可能会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不可靠……还是不行?

在过去的5年中,歼-15的性能记录,特别是可靠性和事故记录也受到了防务媒体的重视。这些记录中有四起被认为是事故,其中两起损失了战斗机,还有一到两起事故是致命的,造成了人员伤亡。尽管这些事故的披露是公开的,但是一些媒体报道的理由和原因并不合理。

具体来说,声称发动机不可靠是造成飞机可靠性差的原因,这种说法只会引发混乱,因为到现在为止,所有生产型号的J-15都是由AL-31发动机驱动的,这款发动机与俄罗斯Su-33的发动机基本相同,而不是中国自行研制的WS-10发动机。声称该机固有的,不可调和的机械或飞控系统故障的主张似乎与2018年这些文章中的一些发表时已经可见的J-15改进型的数量不一致(当时,正在测试的双座型J-15S,电子战型J-15D和弹射试验型J-15T都已经得到确认)。这强烈表明了PLAN对飞机的飞行性能与机体生存能力充满信心,尤其是在PLA武器开发和采购方面开始引入风险规避体系的背景下。

四起事故造成两架飞机损失,这反映了可靠性的不足,鉴于2010年代PLAN航母的运行状况,这一总体暗示也显得有些可疑。

J-15的一次撞鸟导致发动机起火迫降的事故。

回想一下,J-15是PLA有史以来第一款舰载固定翼战斗机,该机于2009年首飞,2012年首次在航母上降落。当时,中国海军在此之前完全没有固定翼舰载航空兵的操作经验。换句话说,不仅J-15本身是一款新型战机,并且对于中国而言,该机代表了一个全新的类别。此外。2018年之前生产的24架飞机,很可能是整个PLA战斗机部队中飞行最为密集的飞机之一,作为种子机队,这些飞机负责为新兴的海军舰载航空兵开发战术、技术和程序。此外,由于缺少专用的舰载教练机,为了使得新的海军飞行员获得航母起降资格,这些飞机还需要密集执行训练任务。

在这种高强度飞行的背景下,考虑到缺乏专用教练机,以及J-15作为中国首款固定翼舰载机的问题,与该机有关的四起事故似乎是合理的,如果不是出奇的低——特别是其中一起事故是飞鸟撞击,对飞行员本身没有任何影响。当然,考虑到J-15改进型的多样性,以及最新的J-15从2019年底开始重新投产,还有一种新型的,能够兼容CATOBAR起降方式的J-15改进型即将投产,到2021年初关于J-15飞机本身存在某种内在缺陷和需要迫切更换的主张似乎都是不可思议的。

(未完待续)
喜欢你好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