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汉阳防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上海男子杀人后劫持人质,警方果断开枪击毙!用的什么枪?

送交者: 你好毒[♀☆★★★ヾ毒来毒往ヾ★★★☆♀] 于 2021-05-10 19:35 已读 2160 次  

你好毒的个人频道

+关注
近日,上海发生了一起悲剧:据人民网报道,上午十点钟左右,27岁的仲某因为矛盾纠纷,持刀在某企业门口将31岁的男性修某杀害。最后仲某逃窜到了附近的一所小超市内,劫持了一名女店员。警察接到报警后迅速到场处置,11点38分左右,仲某知道自己走投无路,情绪失控举起刀要伤害人质,警察见状果断开枪击毙仲某,人质毫发无伤。

▲警方相关通告

目前网上还没有现场视频,尚不知道警方使用什么武器执法,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媒体报道的现场态势和警察的武器装备分析一二。

建国初期公安机关刚刚成立时,枪械的主要来源于接管国民政府各级警务部门、剿匪镇反及从民间收缴和从部队调入公安机关指战员所携带。那时候公安手里的枪五花八门,开个轻武器博物馆绰绰有余。

▲建国初期配备驳壳枪的民警

从50年代开始,中国国产手枪在仿制中艰难起步,仿制了苏联的TT30/33手枪,命名叫51式7.62毫米手枪。1954年又对51式手枪改进,定型了54式手枪,当时不用说公安的武器万国造,解放军的手枪同样什么都有。

中国警察装备的枪械都是根据军队的需求确定的,因此警察们在当部队“接盘侠”的同时,还要承受军用枪支在警用上带来的各种不便。在优先装备军队后,公安也逐渐用上了51/54手枪。

▲54手枪看着威风

但是警用并没有什么优势

54大黑星手枪“恶名在外”,警用威力实在是太大了,一不留神能给人质和嫌犯一起穿了糖葫芦,执法时很容易伤到围观群众。

▲54的后坐力太大了

1959年初,为了供给部队指挥员和公安人员近距离使用,中国又仿制了苏联的马克洛夫手枪,叫59式手枪。好景不长,1960年59式手枪就停产了,成了中国装备时间最短的一款手枪。

60-70年代,中国开始自行设计制造手枪。64式手枪在1964年定型,是中国第一种完全国产化的手枪。也许是因为54式手枪威力太大了,64式手枪威力却变得过小,即使警察使用也没办法做到一枪制止歹徒行动,因此64被大伙称为“小砸炮”。

▲64手枪握把也有问题

即便女警员射击时握把都显小

然而小砸炮不止64一个,77式手枪也是小砸炮组合的一员。77式手枪内部结构和64手枪相当,另外有个别出心裁的单手上膛功能:通过扣压扳机护圈的方式,令套筒后座就可以单手上膛。尽管如此,77手枪本质上和64一样,并不是合格的警用手枪。

▲77式通过按压扳机护圈可以实现单手上膛

小砸炮两兄弟怎么着也算不上合格的警用手枪

90年代,新型92式手枪研制成功,但早期的92因为设计和生产工艺问题也不少,警察们用着也很闹心。

直到92改手枪出现,警察才总算有了一种相对优秀的警用手枪。

▲女警使用92G射击

回到上海此次案件中,警方通报称,是在歹徒正要伤害人质时才开枪,说明当时人质和歹徒距离很近,甚至歹徒躲在了人质身后,这种情况下对于枪械的精度要求很高。

▲2019年南宁地铁劫持人质事件

劫匪被高精狙一枪击毙

劫持人质事件中打的位置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不会打胸口,因为就算命中胸口,劫匪也不会立即毙命,哪怕几秒的存活时间,都可能给人质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见到的狙杀劫匪事件中,狙击手打的主要是头部。

此次案件以手枪的精度来说,很难保证在不伤害人质的前提下击中头部制止犯罪,所以警方用的应该不是上述几款手枪。

▲上海特警装备的两款新警冲

同样的道理,警方装备的79冲、新CS/LS7冲锋枪和95突击步枪也没有把握,所以我判断开火的应该是一名在外围隐蔽的特警狙击手,而手中的武器有极大的可能性是CS/LR4高精狙。

▲上海特警也有CS/LR4高精狙

近年来各型新式轻武器逐渐装备警察队伍,中国警察们终于一改小砸炮、79冲打天下的局面,手里有了好家伙式,执法时候才更有底气,在暴力伤害到人民前,将歹徒干净利落的击毙,为此次行动中的警察们点个赞!
喜欢你好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