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聪明人,都戒掉了这三种无效努力

送交者: thegnailer[♂★★声望品衔10★★♂] 于 2020-12-16 21:35 已读 279 次  

thegnailer的个人频道

+关注

从小到大,我们都认为努力就会有回报,就会有收获,但是渐渐地我们发现了一个真相:




有些时候,明明很努力了,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




我们起早贪黑,忙的恨不能自己是只八爪鱼,一天下来却发现,哪样事都没做好。




亦或者挑灯夜战,拒绝玩乐,学习起来像个苦行僧。




然而,出乎意料地,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还下降了。




这到底为什么?




是我们不够努力、不够用心吗?




不是。




是我们努力的姿势不对,用心的方向不对。




2020,我们一定要戒掉这三种努力。

浅层次努力




网上有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有一名员工,属于公司的“元老”,每天按时上班,从不迟到,遇到手头工作没有做完,他还会时常加班。




然而这些年,虽然每年的“最勤奋员工奖”回回有他,但升职加薪却总是没有他。




有一次,他终于忍不住,找到老板问:“我有25年的经验,为什么还只拿这么多?”




老板回答:“你不是有25年的经验,你只是一个经验用了25年。”




他工作勤奋,但只局限于份内的工作,对新技能、新业务不感兴趣,也从不钻研,他时常加班,工作效率却始终没有提升。




李尚龙说:


“任何没有计划的学习,都只是作秀而已,任何没有走心的努力,都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所有浮于表面似是而非的努力,都不堪一击。

台湾有著名的冻顶乌龙。




据说,在台湾某地产的这种乌龙是最好的。




从前茶农在给茶树施肥的时候,都是在茶树根大约一米的地方,往下再挖两三米深,把肥料埋进去,非常费时费力。




后来,化肥在台湾盛行,和农家肥不同,化肥可以直接用水稀释,所以茶农们只要把稀释过的化肥直接浇在树根附近就行,省事多了。




一开始没有变化,十几年后,茶叶品质开始下降。更糟糕的是,有一年当地发生大旱,很多茶树都旱死了。




只有那些保守的茶农用老办法种出来的树幸存了下来,而且长势茂盛。




同样遇到干旱,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结果?




其实那个地方3米以下就有地下水,因为那些茶农一直都在地面上施肥,茶树的根就不需要再向下生长了。




而传统的施肥方法,则迫使茶树向深处扎根,基本能长到有水源的地方。




流于表面的努力,起初看不出差别,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一些浅层次的努力,其实会耽搁真正的成长。

分散式努力




已经办到第六年的《奇葩说》,近日终于结束了,詹青云打败傅首尔获得第六季《奇葩说》BBking。




一直以来,贴在詹青云身上的像“哈佛女学霸”、“知识精英”、“平凡世界的英雄梦”之类的标签,都让人羡慕不已。




她超高的知识储备和密集输出的观点,给人以视听盛宴般的享受,让人不由地惊叹:“她是怎么做到的?”




在《奇葩说》第六季的“王者之战”中,詹青云似乎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她讲了自己什么都不干,只专心备考,用了一个月时间考上法学院的经历,论述了“与其拉长战线,不如猛烈地增加炮火。”




她说别人用一、两年时间准备,既想努力工作,又要努力学习,将精力分散在了各个点上,自然没有她“一心一意只做好一件事”的效果好。

看似再普通不过的道理,但现实中,我们却很难做到。




熬夜,加班,忙……结果却不是自己想要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无效。




用一天的时间去做好一件事,还是很多件事用了一天时间,哪个效果好,答案显而易见。




想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效果,有一个准则是,专注在一件事上,而不是分散你的精力在不同的事上。




苏轼曾在《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




那么,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




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苏轼认为,人在读书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




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每次只精读一本书,才会掌握其中精髓。




所以,努力应该是以某个点为核心进行深耕,而不是在过于分散的点上浪费精力。

偏离式努力




不管什么时候,勤奋和努力固不可少,但方向更重要。




杨振宁青年时期想成为一名实验物理学家。




然而他的物理实验进行得非常不顺利,以至于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笑话:“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




他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




一直关注着他的导师建议他转换一下主攻方向,改为理论物理学研究。




放弃自己一直研究的计划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杨振宁考虑再三后,接受了导师的建议,最终在理论物理学领域有了巨大成就,摘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那些成功者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找准了做事的方向,少了无用的忙碌,多了有效的行动。

之前网上有一则消息,一头10米长的鲸鱼死在了英国东约克郡一片近海的草原上,令人费解的是,它的位置距离最近的海岸线足有800米远。




专家推测,这条鲸鱼搁浅在海滩之后,努力翻滚,想要回到海里去,但是这条鲸鱼却搞错了方向,不幸越滚越远……




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都是空忙一场,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比尔盖茨就很重视方向的重要性。




在创建微软后不久,他便每年都要进行两次为期一周的“闭关修炼”,将自己关在太平洋西北岸的一处邻水别墅中,闭门谢客,拒绝与任何人见面。




在这段时间内,他使自己处于完全封闭状态,静心思考公司的发展,找准做事的方向。




正因为如此,微软一步步成为IT业的老大,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者。




有句话说的好:


“不管什么时候,勤奋和努力固不可少,但方向更重要。
我们一定不能像老黄牛一样低头拼命拉车,而要在百忙之中抬头看看方向。”




方向正确,避免走弯路,才更有资本向成功迈进。

不管努力与成果之间的关系多么复杂,它们之间肯定是相关的。




努力越多,将来的收获也就越丰厚。




但这是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




我们不得不承认,找不对方法,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劳。




就如金庸笔下的桃花岛,你找不到出岛的方法,尽管不分昼夜地奔跑,仍然走不出一片片的桃林。




马云说:选择比努力重要,眼光比能力重要。




方向,效率,效果,思维方式……还有很多东西,比起努力,更可能让人成功。




余生很贵,聪明的你,请在2020年,戒掉这三种无用的努力。

喜欢thegnail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