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渔樵笑谈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告诉你……

送交者: 峻声[♂☆★★声望品衔12★★☆♂] 于 2024-06-30 12:37 已读 3718 次 4赞  

峻声的个人频道

+关注
高考结束了,录取工作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与此同时,而各个地方的中考也都基本告一段落。今年(2024年)参加高考的孩子,最大概率的出生年份应该是2005年。而今年参加中考的孩子,最大概率的出生年份是应该是2008年。
2005和2008年,中国出生人口大概都在1600万左右,考虑到中考分流的缘故,叠加计算一下,大概有2400万人的命运,在这个夏天基本被确定了。
当然,这里并没有说一考定终身的意思。事实上,中考也好,高考也好,考试本身对人生的影响其实很有限,因为结果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提前注定的。大概率是不存在你平时摸鱼只有300多分,突然考试爆发到600多分的可能。而为什么大家的高考“分数不同”,或者再往后看看,大家的工作成绩不同,又或者人生成就不同。或许很多人会觉得是因为小学习惯不好,中学基础不牢,高中不够努力,大学荒废时光,工作习惯摸鱼……事实上,要追溯原因,可能比你想的远的多。
那到底有多远呢?
今天我们一起聊聊: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告诉你……今天早起有刷到一则“讣告”。据媒体报道: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公开资料显示,施平原名施尔宜,1911年11月生于云南大姚县。施平中学时期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26年于昆明投身大革命,1931年秋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任学生抗日会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施平同志曾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是新中国北京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可能大多数非教育界的伙伴对于这个名字有一些陌生,他的孙子可能更出名一些。他的孙子叫做:施一公。施一公,结构生物学家,无党派人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外籍会士。
现任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西湖大学结构生物学讲席教授;曾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副校长。当然,上面说这些,并不是说施一公老师,是因为他爷爷的“关系”才有今天这些成就的。
因为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后不久。两岁半就随父母下放到河南省中南部的驻马店地区汝南县老君庙乡(当时称光明公社)闫寨大队小郭庄。而后来能够取得学术成就也的确是因为小时候就“天赋异禀”。其在1984年,毕业于河南省实验中学,并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河南省第一名),保送至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90年毕业后,又考到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学习,后转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从此开启了一路狂飙的学术生涯。也有了上面这一些列title。
如果有人说,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施一公老师自己个人的天赋,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没有在无数关头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那显然是不公允也是不客观的。与此同时,也需要思考,如果施一公老师真的就是出生在一个驻马店地区汝南县老君庙乡闫寨大队小郭庄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即便他依然天赋益禀,即便他依然刻苦努力,他是否能有今天的这般成就?
概率大概低于0.01%。
首先,他概率很难考进河南省实验中学,因为这所学校大部分就读的学生以郑州的为主;其次比如他中考第一考上了驻马店一高,在85年的时候,大概率没有机会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而当时的驻马店,大概率没有会奥数的老师。而他从驻马店考上了清华,是否有能力当时就决定要要出国留学,毕竟在89年毕业,能去到美国最好的大学读书,要注意这个年份……
但其实,这些都还是基础,并不是最重要的。普通人,其实也有机会达成。因为我身边就有朋友,家庭出身特别特别普通,天赋也并不是天才那种,父母在学习上基本上给不了任何指导和帮助。而自己就靠着好习惯和努力,从一个特别特别普通的小学开始,今年拿到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研究方向是神经肿瘤学的AI多模态研究。
对于施一公老师来说,家族的福泽,其实在于他有机会确定性的拿到结果。这里并不是说有什么猫腻,有什么内幕。而是只要施一公做出成绩,拿到成果,他就会获得相应的回报,这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在职场上。因为不会有“学术妲己”或者“职场霸凌”去找他的麻烦。或许涉世未深的小伙伴会想,这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么?实际上,并不是。这个世界上,大概只有考试和健身,是比较容易有确定性回报的事情。而到了任何一个顶尖领域,高手过招,从来都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施一公老师,可以专注于学术,而不必被太多的“蝇营狗苟”所消耗,可以在“高人”的提点下,绕过很多人生或人性的陷阱,才有可能有今天的成就。而这些福泽,其实也不是最最重要的,也有很多人有灵性和福报,也能躲过这些问题。那什么是最重要的?又是中国教育没有告诉我们的?是使命!
我们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学习,为何而读书。而当我们有了自己的使命,学习从来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种快乐的感受。学习从来都是自学,学校也好,教材也好,从来都是只是辅助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强迫我们学习的牢笼。而一个主动,一个被动,才是人和人之间不同结果的最关键原因。那么施一公先生,决心把西湖大学创建成中国新型民办研究性的大学的使命,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呢?
(施一公等七位向国家倡议并获得支持)这颗种子,或许从施平老先生,成为新中国北京高等教育的开拓者的那一刻,就种下了。
喜欢峻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