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叶原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为父绝君”还是“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

送交者: 有道君[♂☆★声望品衔7★☆♂] 于 2023-10-06 8:24 已读 6965 次 5赞  

有道君的个人频道

+关注

1993年从湖北省郭店出土的一批竹简,被学术界称为“郭店楚简”。上面所记述的主要是先秦儒家和道家思想。当中一篇叫《六德》的文章,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我可以为了自己的父亲和国君断交闹翻,绝不可以为了国君和自己的父亲闹翻断交。这叫“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这才是正常的五常人伦文化,承认为父绝君是正当的,叫人性。主张为君绝父,叫邪性。


曾几何时,“大义灭亲”被宣传提倡,子女揭发父母,夫妻相互揭发大行其道。今天“大义灭亲”还是仍然被冠以正能量。


我们今天的人,基本都认为“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是儒家孔孟之道。其实这个违背人伦的概念是明清才盛行起来的。看看孔子对君臣关系是怎么说的,论语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用今天的白话讲就是:鲁国国君鲁定公问孔子:国君如何使用臣子,臣子如何侍奉国君?孔子答道:国君使唤臣子要有礼节,臣子侍奉国君要忠诚。还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齐国国君齐景公,一次要大臣晏子帮他做一件小事,晏子正色说:不行,大臣是给国君出谋划策的,不是给你做这种小事情的。另外西晋李密的《陈情表》不也是表达出“先亲后君”的常伦吗?


今天的人不能把握处理好“五常”关系,实际上很简单,是先人性还是先原则的问题,建立一个充满人性的和谐社会,一定是要人性第一,管他TMD什么“原则”呢。论语上还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在处理上下级关系和朋友关系时,请不要过分殷勤,对领导伺候的太殷勤,领导就不会拿你当回事儿了,你将自取其辱。对朋友过分关心亲密无间,那也就离疏远不远了。

喜欢有道君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有道君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晏子不殉情,解说得透彻。 (无内容) - 小花荣月 (0 bytes) 10/07/23
(^-^) 梅华书香 给 有道君 端来一杯咖啡! - 梅华书香 (88 bytes) 10/06/23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