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叶原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孔子入周都,见老子问礼乐。

送交者: 有道君[♂☆★声望品衔7★☆♂] 于 2023-12-06 8:22 已读 1045 次 3赞  

有道君的个人频道

+关注

孔子入周问礼碑位于洛阳瀍河区东关大街与华林路的交叉口,距离老子故居也就二百米远,洛阳文庙旧址前。此碑有碑楼,悬山式顶,两侧各有一拱形卷门,中间镶嵌丰碑一通,上书:“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九个大字。碑首刻弧形二龙戏珠纹饰,并有篆文“重修文庙碑记”的字迹。碑身为长方形,碑座为龟形。此碑是由清雍正五年,也就是1727年,河南尹张汉书写,由洛阳县令郭朝鼎为纪念孔子入周问礼事件而刻立的。郭沫若来洛阳的时候,曾专门到“孔子入周问礼碑”前观瞻,并叮嘱要善加维护。


孔子入周问礼乐,发生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当时孔子才33岁,虽远在鲁国,但他醉心于周公所制之礼乐,对于老子,更是抱有深深的敬意。于是他向鲁昭公请求到周都洛阳访问和考察。鲁昭公应允,并给他一车二马,派了御夫,还让鲁国贵族南宫敬叔与他同行。


孔子很早就想到洛阳“观先王之制”,考察“礼乐之源”和“道德之归”,这次终于成行,千里迢迢赶到洛阳,游览了周天子召见诸侯和举行国家大典的明堂、祭祀祖先的太庙,祭天地的社坛等,从而对制定了西周礼乐制度的周公更是崇拜。拜访了当时任“国家图书馆长”的老子。洛阳之行,孔子拓展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并引起深深的思考,对其思想的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儒家思想更加广博成熟,使得后世统治阶级以儒家思想做为齐家治国的根本是历史的必然。


孔子在参观明堂时,看到四门的墙上有尧舜桀纣的画像,画出了每个人善恶的容貌,并有关于国家兴亡告诫的话。还有周公辅佐成王,抱着成王背对着屏风面朝南接受诸侯朝见的画像。


孔子走来走去地观看着,对跟从他的人说:“这是周朝兴盛的原因啊。明亮的镜子可以照出形貌,古代的事情可以用来了解现在。君主不努力沿着在使国家安定的路上走,而忽视国家危亡的原因,这和倒着跑却想追赶上前面的人一样,难道不糊涂吗?”


孔子在这次参观周王室时,当面向老子请教问礼。临别时,老子送给他三句话,孔子始终铭记,并受用一生。


老子说:“有钱的送人以钱,没钱的送人以言。”


第一句:“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聪明深刻的人之所以招到处死亡的危险,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所谓祸从口出,说的哪怕都是真话,也会得罪别人,尽量少议论为好,所以孔子也常告诫弟子要“敏于事而慎于言”。真话不全说,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句: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学问渊博、口齿伶俐的人容易危及自身,因为他喜欢揭发别人的短处。人有两个共性:第一,都有短处、缺点或毛病;第二,都不喜欢别人揭自己的短。所以孔子后来常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曾国藩也说:讥评人短、非笑人言,都是不是厚重、不智的表现。


第三句:“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做子女的不要老是想着自己,做臣子的不要老是表现自己。孔子的高徒子夏后来说过这样的话:“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这充分体现了孔子以老子的教诲来教导自己的学生。


我们今天看到老子、孔子的话语,仍然可以从中获得很多教益。他们的话仍然具有鲜活的现实意义。


喜欢有道君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有道君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