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政经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秦帝国骤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汉王朝又因何兴盛?无他,人性耳

送交者: tottus[★★天天天天★★] 于 2023-08-19 7:45 已读 2240 次 1赞  

tottus的个人频道

+关注

关于秦帝国灭亡原因的探讨,贾谊的《过秦论》影响很大,后世众多研究者也大多沿袭了这个儒家色彩很浓厚的思路——江山稳固,在德不在险。秦始皇的暴虐统治让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最终揭竿而起,推翻了残暴的秦帝国。


把王朝兴衰的根本原因都归咎于帝王的德行是中国历代儒家历史学者的一贯伎俩。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严重影响着中国大部分民众的价值判断。也正因如此,历代王朝在追求长治久安的行动中,总是把对帝王的道德要求看做最重要的条件。而实际上,这正是儒家知识分子集团给帝王之家挖的陷阱。


秦始皇为什么被骂“暴虐无道”?当然跟秦始皇施行的高压统治有关,但能让骂名千古流传可不是普通百姓能做到的,历史掌握在文人书写者手中,对历史人物做一以贯之的历史评价,正是这些人的拿手好戏。儒家知识分子集团统治了中国思想界和国家意识形态两千多年,他们一直在用他们的学派价值判断取代历史真相。


历史真相是什么?从今天的唯物史观出发,抓住利益——人性这个社会和历史驱动力核心,就能看到被儒家集团的道德说教掩埋掉的历史关键。


秦帝国因何而亡?就是因为没有顺应人心(人性),没能处理好利益分配问题,从而把全天下都推到了皇权的对立面,让秦始皇和他的子孙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秦始皇搞的中央集权是历史上最纯正的“中央集权”,所有权力和利益分配全在皇帝一人手中,做为整个帝国的象征,皇权把皇帝的个人私利变成了整个帝国的公权力,皇帝之下的所有人,都只能为皇权服务,所有国民的人生价值就是为皇帝所指引的帝国目标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是相当极端的集体主义观念,照今天的说法,就是“左的不能再左”了。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这一套“纯粹的集权主义”来统治帝国?因为这一套在过去横扫六合的时代发挥出了巨大的力量和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集体主义让秦国思想统一力量集中,修建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实现农业生产优势(GDP优势)、工程优势(军工技术优势)、组织优势(统一领导)、战争优势(越打越强)。东方九国还是封建的那一套,君主跟贵族臣子斗得不亦乐乎,利益诉求不统一,各有各的小算盘。


秦始皇的亲身经历当然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敌人的劣势,明白自己胜利的原因和敌人失败的原因,所以坚信自己那一套是对的,坚信帝国的强大力量就来源于集中统一的领导,来源于绝对的皇权至上。你们不喜欢,想反抗,那就“执敲扑鞭笞天下”,严刑峻法让所有人敬畏恐惧。


这种把天下所有人当做奴役对象的做法让所有人都不喜欢。原先东方六国沦陷区的不少贵族们本以为换个主上自己的特权生活还能照旧,结果发现本来属于自己的财富居然都成了帝国的,这可不是换了天子,而是换了天了,自然就越来越不满意,盼望着能重回六国时代。关中地区的秦国将领臣民们也不满意,本以为拿到天下就能尽享荣华富贵和太平了,结果还要战战兢兢小心侍奉那位喜怒无常的千古一帝,又是修建奢华的宫殿又是建造巨大的陵墓,来自帝王的压迫反而更沉重了。


刚开始帝国的臣子们联合各地的贵族们还想着吹吹舆论风,让始皇帝重视一下民意,甚至收买到了皇位继承人头上——不能光你皇帝吃肉,我们这些人连汤都喝不上吧?


连自己忠心耿耿的臣子和最喜爱的皇长子都玩起了进谏的套路,始皇帝大怒,便用焚书坑儒回应,并且把帝国皇位继承人打发到思想纯正的边塞军旅中接受思想改造,远离乌烟瘴气的帝国首都。


虽然焚书坑儒只是象征性的,规模不大,但杀鸡儆猴的把戏还是寒了所有人的心。到这个时候,忠于始皇帝的恐怕只有部分曾经建功立业、征战沙场的将军们了。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不过是利益分配矛盾导致的帝国悲剧。始皇帝雄才大略一统天下了,多少从龙之臣都眼巴巴地等着胜利的红利,多少旧贵族都期盼着改朝换代不影响自家的特权甚至能更进一步。老百姓们也盼着能从天下太平中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就是人性,这就是民心所向。


秦帝国不是没有机会稳固自己的统治,但始皇帝太自负,他不喜欢“大家把蛋糕分了就心满意足”的状态,他讨厌富贵和平带来的堕落。所以他跟天下民心背道而行——天下的财富是我一个人的,天下的意志也只能是我的!只有我才知道帝国该往何处去!


天下人特别是新旧贵族分享不到“应得的”利益和权力,那皇帝就成了纯粹的孤家寡人,没人再关心帝国的前途,也没人再关心帝国该由谁继承。胡亥这个小废柴被太监赵高玩个小手腕就成了秦二世,跟随始皇帝的那些大臣将军们几乎无人质疑反对,更无所谓始皇帝的其它子嗣被杀,帝国的真正继位者被矫诏毒死。刘邦进了关中,关中上下几乎没人留恋自己的母国,立刻就跟叛乱者约法三章,始皇帝的孙子——秦三世甚至退位甘愿为叛乱者服务。


这就是人性,这就是人心。秦帝国要独吞天下财富利益,不肯与士大夫们共富贵,还得不到下层百姓的支持拥护。这就叫人心尽失。既然你秦帝国不肯顺应人心,那就改朝换代。


所以中国两千年来的社会可以分成三大利益集团:皇家集团、贵族-官僚集团和下层民众。皇帝是王朝的代表,也就代表着政治公权力,所以古代“忠君爱国”是一体的,古代最大的公义,就是向皇帝尽忠。贵族-官僚属于社会精英,是辅佐皇帝控制管理国家的那部分人,他们是王朝特权、财富的真正掌控者。下层民众是王朝的基石,财富的提供者,皇权和精英们剥削压迫的对象。


底层民众在历史上基本上是“沉默的大多数”,是被教育、被洗脑、被鼓动、被野心家操控的一群。他们往往只有卑微的诉求,谁给他们好处,就能感恩戴德,逼到绝路上,也往往只是待宰的羔羊,只能被动等待领袖人物来唤起他们的反抗精神。


当然底层民众也有心高气傲之人,信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不在少数,更何况精英集团里的个体起起落落是常态,底层民众里不乏通过努力跻身上层的励志者——刘邦、朱元璋不都当了皇帝了么?


虽然陈胜吴广立下首难之功,但真正决定秦帝国命运的还是贵族-精英集团。在陈胜吴广被消灭之后,东方六国的旧贵族们依靠在当地的威望和财富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叛乱,最终打垮了离心离德的秦帝国。刘邦其实是受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小贵族支持的新势力,韬光养晦好多年,坐看楚国旧贵族项羽彻底铲除掉东方六国的王系贵族集团,然后联合新兴地主阶级力量打垮项羽这个最后的旧贵族势力,建立起汉王朝。


所以真要深刻理解,秦帝国实际上是跟周王朝以来的九百年的封建贵族势力同归于尽了,在封建的废墟上,汉王朝才是第一个由新兴地主阶级建立起来的国家,它保留了秦帝国探索成功的大部分中央集权制度,但也一改始皇帝“吃独食”的弊端,开启了皇权跟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代。


汉王朝前期为啥能够稳固政权摆脱政治内乱的危机逐渐走向兴盛?无他,符合人性耳。


历史上的说法叫做“轻徭薄赋”“无为而治”。啥叫“无为而治”?就是王朝少收税,让利给新兴地主集团和下层民众。你们扩大生产、追求财富我不管,而且还很支持——这正是秦帝国统治时期官僚贵族和地主集团心心念念的东西。


地主阶级财富扩大下层民众也跟着喝汤,几乎所有人都很满意,社会矛盾大幅度缓和,增加的利益和财富让大多数人都受益,政权便受到拥护。这时候,儒家知识分子开始唱赞歌,从教育皇位继承人开始,逐渐把握住了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控制权。


古代能读书的的文化人都是有钱人,他们从王朝的政策中获利,用能够巩固皇权统治的思想来跟皇权结成利益联盟,从辅佐皇帝来获取特权,扩张自己的利益边界。“独尊儒术”就是这么回事——地主阶级通过拥护皇权的儒术来参与到国家的权力和利益分配中,逐渐成为国家财富和思想的真正拥有者。


随着时间推移,新兴的官僚地主阶级把控了王朝的大部分财富,便能凭借自己小集团的力量在朝堂上兴风作浪,开始瓦解掉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力量,架空公权力。这时候财富扩张也到了尽头,政治集团的内斗加剧也加大了官僚地主阶级对下层民的剥削压迫,整个社会矛盾走向尖锐化,王朝也就走向崩溃的道路。


人心没够,同样也是非常突出的人性。财富增长停滞甚至是追不上人心的贪婪,除非进行非常有效的财富再分配才能缓解王朝下滑的趋势。但历史上动既得利益集团蛋糕的改革者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王朝初建,发展空间广阔,利益空白点很多,足够让绝大多数人都分润到好处,但是一旦利益集团形成,食利者取代革命者成为统治集团的组成成分,下层民众就必然成为被抛弃的对象。面对精英集团和下层民众,王朝统治者没得可选,不支持官僚地主集团,皇帝分分钟就会被推翻。而下层民众活不下去造反,还有官僚贵族集团的力量可以帮助王朝摆平他们。


西汉王莽篡位,东汉黄巾起义后一堆地主集团勤王都是这个社会演变逻辑的产物。


所以,王朝兴也人性,败也人性。事物总会走向它的反面,任何力量一开始就包含着毁灭自身的种子。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秦帝国成于高度的中央集权——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毁于高度的中央集权——独占利益天下皆叛之。


汉王朝兴于将天下利益财富让渡给新兴的官僚地主阶级——满足了大多数人的愿望,得到拥护,也败于给了官僚地主阶级大量的特权——国家前途和社会走向被官僚地主阶级的私利所左右,公权力被架空。


财富增量时代可以不考虑财富分配问题吗?恐怕到了财富存量时代再考虑就晚了——没人愿意把财富和权力交出去,也未必有能力让财富拥有者安安静静交出去。人性就是这样,追求财富和权力者,没有人是活菩萨。


造反时代被依靠的下层民众,在王朝时代的政治选择中被抛弃,这也是人性。

喜欢tottus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