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影视评论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一口气刷完5集,这部国产“深夜禁片”太诱惑了!

送交者: 影视达人[♂☆★声望品衔7★☆♂] 于 2023-03-06 11:30 已读 932 次  

影视达人的个人频道

+关注

来来来,面条爱好者在哪里?


今天的这篇推荐就是为你写的!什么?你不喜欢吃面?没关系,看完这篇,保证你会想立刻嗦一碗面。


难得又让我挖到一部下饭神作《有面有朋友》,简直是对视觉和食欲的双重暴击,碳水爱好者的福音!各种秀色可餐的面条,看得人垂涎欲滴。


没错!终于有一部介绍中国各地面条的纪录片了。


有面有朋友类型:纪录片首播: 2021-03-31(中国大陆)


集数:5


单集片长: 30分钟


面条在中国美食文化中,长期处于被忽视的位置。


与其他菜肴相比,面条总是不够正式,似乎只有忙得没时间做饭才会做面。


但其实,一碗好面的讲究,一点不比别的菜肴简单。


此外,面条更直观地反映了各地的饮食习惯,好比说陕西人离不开醋,四川人离不开辣,江苏人好甜口……


对于身在外地的人,一碗面,那就是家乡的味道。


你最爱吃哪里的面呢?是陕西臊子面还是山西刀削面?是武汉热干面还是是安徽牛肉板面?是重庆小面还是兰州拉面?又或是一碗清爽的苏式阳春面?


今天,咱们就来盘点下全国各地那些让人垂涎三尺的面。


友好提醒:以下内容,如有看饿概不负责。



《有面有朋友》从南北融合的江苏开始,一路游历了“碳水大省”陕西,“隐藏的吃面之城”上海、“麻辣爱好者天堂”四川、“海鲜吃到饱的”福建。

片中盘点了各地最具代表性的美味面食,奥灶面、岐山臊子面、黄鱼面、鳝鱼面等知名面食一一登场,不仅介绍了秀色可餐的面,也讲述了那些认真做面人的人生,其中不乏励志感人的故事。



寻面第一站,来到江苏


无论春夏秋冬,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总是南京人的心之所向。


而在面的江湖里,苏式汤面的地位不可小视。


苏式汤面最考究的是面汤,汤要清而不油,味要鲜而食后口不干。


原本以为面只是北方人的主食,不曾想,却被江南这座城市做得淋漓尽致。



苏州人吃面,是出了名的讲究。宽汤、紧汤、硬面、烂面、重青、免青、过桥……这些苏州人才懂的吃面行话,用一种颇具创意的方式,罗列在了一面屏风之上。


“白汤、重青、重面一碗。”


“轻面、紧汤一碗。”


像江湖上的“黑话”一样神秘,不是当地人还不会点餐。


其实“宽汤”就是汤多一点,“紧汤”是汤少一点,“重面、轻浇”就是面多一点,浇头少一点。“重青”就是大蒜叶多一点。



苏式卤鸭是深受欢迎的苏式面浇头。


当天现杀的麻鸭,放入锅中煮上一个半小时,才能皮酥肉烂,香气入骨。


而卤鸭的鲜红色则是来源于一味名叫“红曲米”的天然色素。


刚出锅的卤鸭,油亮亮的色泽十分撩人,而香甜的气息更是勾得人直咽口水。




奥灶面是苏州昆山的一种特色面食,被誉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流行于苏州地区,属于苏菜系,其中以红油爆鱼面和白汤卤鸭面最为著名。


据说,奥灶面的来历,还与乾隆皇帝有关,可能是乾隆听不懂当地方言,传成了“奥灶面”。



奥灶面的浇头多是纯肉类,有爆鱼、卤鸭、焖肉、虾仁、鳝丝、雪菜肉丝……



奥灶面的汤头也有讲究,一般分为红汤和白汤,区别即是否加了酱油。


各家店都有自己的配方。基础的食材则无外乎“鸡鸭鱼肉”,融合了肉骨头的浓和河鲜的鲜。



聊吃面,就绕不开碳水大省陕西


因关中地区盛产小麦,这里的人们都是以面食为主,陕西人对面条的喜爱不言而喻,就像广东人喜欢肠粉,北京人爱豆汁。



陕西面中,最为人所知的是岐山臊子面。


臊子面历史悠久,其中含有配菜比如豆腐,鸡蛋等,做法简单。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



岐山的臊子讲究煎、稀、汪。是臊子的汤汁滚烫,面少臊多,表面的油厚而吹不透。


酸、辣、香就是岐山臊子面整体的味道。



岐山的臊子配菜讲究,采取植物的根、茎、叶、花、藻。还要对应黄、红、黑、绿、 白五种颜色。五行五色,好吃好看。



万事齐备之后,淋上一勺香醋,这碗面才算完成。


陕西臊子面的灵魂就在这一勺香醋中。



很少有人知道,岐山臊子面的另一个名字叫“和气面”。


人们常用“都在酒里”来表达未尽之意,而在陕西则是“都在面里”,朋友之间,无论之前有什么矛盾和争执,吃了这碗面,一切心结都放下。



在陕西面中,与岐山臊子面齐名的莫过于biangbiang面。


之所以有这么个呆萌的名字,是因为拉面时拍打的声音听起来就是“biangbiang”的,它还有个通俗的名字:裤带面,因为面条形状二指宽三尺长,像裤带一样。(老陕人给面起名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一碗合格的岐山臊子面应该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点。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



臊子面在关中地区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婚丧、逢年过节、孩子满月、老人过寿、迎接亲朋等重要场合都离不开。



有人说上海是一座被忽视的面食之都,但其实上海也有非常知名的面。


说到上海面的代表作,蟹粉面必须拥有姓名。


江南的名人雅士,自古便会举办蟹宴,而蟹宴的压轴菜就是蟹粉面。


蟹粉面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它昂贵的价格,在上海想吃上一碗正宗的蟹粉面,怎么都要花个一百多块。



大闸蟹价格高,1斤蟹只能拆3两肉,还要由专门的人用工具一点点把肉剔出来,自然价格不菲。



其实好的食材不需要太多加工调味,保留大闸蟹自身的鲜美就足够了。


做好蟹粉面的小秘诀:用牛油来炒蟹粉,会自带奶香味。



除了蟹粉面,上海还有一种大名鼎鼎的面——开洋葱油拌面。


吸溜口葱香四溢,顺滑爽口的葱油拌面,谁会不爱?



上海面几乎都是汤面,拌面就显得特立独行了。


葱油拌面看似简单,背后玄机也不少。



要制作一碗完美的开洋葱油拌面,葱油是关键。


要用洋葱、京葱、蒜头等食材熬出底油,火候决定成败,火大了容易熬出焦糊味,火小了葱香出不来。



而开洋拌面中的“开洋”,指的是一种虾干。


一般是先蒸后炸,软硬适中,鲜咸爽口。



成都,号称美食之都。一说起成都,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成都火锅,


但其实面也是成都人生活中的一种日常。


在成都面店的数量和火锅店不相上下。



你可能吃过成都的兔子头,但你吃过兔丝面吗?


它还有个名字:庆云面。兔丝面麻辣爽口,鲜香扑鼻,融合了川菜的特色。


爱吃辣的人一定会很爱它。



兔丝都是手撕的,要撕成均匀大小厚度的肉丝,非常考验耐心和技巧。



倒上秘制酱料与兔丝拌匀,再配上炸花生。


那个香啊,保证闻一下就会流口水。



在成都,鳝鱼面也是老百姓爱吃的面。


鳝鱼面,是用黄鳝做浇头,把黄鳝去骨后,炸成金黄色,用骨头熬汤,面煮好后把鳝鱼放到面里。



鳝鱼面的食材很关键,选用粗细适中的新鲜鳝鱼,经过腌制、清洗,最后加入底料熬煮,烹制过的鳝鱼自带独特香味,保留了鳝鱼的鲜美嫩滑。


鳝鱼面既美味又滋补,虽然价格比一般的面贵,但爱吃的人都觉得值!



第一季寻面之旅的最后一站,来到中国著名的侨乡大省——福建,爱奔波的福建人在他们讨生活的道路上,也从未放弃对家乡口味的追逐,福建的面不仅种类多,而且极有特色。


要说福建最有名的面,必须是沙茶面。



沙茶并不是茶,而是一种原产于印尼的辛辣调味料,由多种东南亚香料、虾米、鱼干等混合而成,海外华人将沙茶传回闽南,就被用来制作沙茶面。



沙茶面的特点在于汤头,以沙茶酱熬成的沙茶汤浓稠香郁,搭配闽南油面,配以大肠、豆腐,再淋上辣油,闻起来起来香辣扑鼻,吃起来更是劲道爽口。




而在外打拼的福建莆田人最念念不忘的,莫过于卤面了。


莆田卤面,面条和很多东西搭配,有点大杂烩的意思。


因为以前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时候,为了方便,就把海里打上来的海鲜和五花肉、面烩在一起。


既能果腹又很美味,也就有了如今让很多人念念不忘的那道莆田卤面。



在莆田,每家每户都会做卤面,是当地人招待客人的最高礼仪。


也成了莆田人婚嫁、满月、做寿等各种人生大事时必上的一道菜。



很多人爱吃家乡面,不仅仅是为了那一碗面,而是因为这是童年的味道,家的感觉。


片中还有很多美味的特色面,因为篇幅有限无法一一介绍,强烈推荐各位去看一下这部下饭神作,最好是边吃面边看。



看完这部《有面有朋友》,你会感叹中国人真是做面高手。


看似简单的面条,各地都能做出不同的花样,反映的是当地人的口味甚至文化习俗。


市井百态,人间烟火都在一碗面里。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像一碗面。


要经得起摔打,耐得住沉淀,才能最终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本文作者:RAMA


苦等8年,这部国产王炸的姊妹篇终于来了

喜欢影视达人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