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 炮 儿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两侧进气还带机头炮的米格17SN仅此一例

送交者: 天王蓋地虎[★★★声望勋衔13★★★] 于 2022-04-10 6:23 已读 281 次  

天王蓋地虎的个人频道

+关注

机头进气的米格17很常见,如果来款两侧进气,机头还带炮塔那就分不清谁是谁了。


50年代入役的米格-17,属于第一代喷气式高亚音速战斗机,正是由于高亚音这才有了改装资格——给机头装炮塔而不是雷达。毕竟慢速飞行才有可能瞄准开炮,米格-17SN战斗机就是改装之后的成品,定位专职对地攻击同时测试机头可转动武器塔。


米格-17战斗机


米格-17SN战斗机


按道理带炮塔战机属于二战标准,或者常用于轰炸机自卫用途,现代战斗机都是将机炮或机枪固定安装。在寸土寸金的机身上面,这种方式占用地方小不会产生死重,而且有利于高速飞行的战斗机瞄准目标。但是作为炮塔枪炮毕竟是运动的,很难在高速飞行中瞄准目标攻击,特别是对地攻击面临防空火力,边开飞机还得边瞄准射击估计飞行员会崩溃。特别是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炮塔战斗机在二战后成了过去式,但米格-17SN给了它一次回光返照的机会。


1953年,正式入役后的米格-17迎来新改型,作为一款实验型号米格-17SN承担起测试炮塔式火炮任务。由于采用炮塔驱动,这套火炮可以使战机以非常规的角度攻击目标,比如在咬尾盘旋攻击时利用炮塔获得更大射击角度,或者在水平飞行时利用炮塔扫射地面目标。能够变换角度射击得归功于可移动炮塔,抛弃雷达直接半炮塔安装在机头两侧,相当于内置小炮塔可以实现上下30度转动。

米格-17SN战斗机


米格-17SN战斗机


米格-17SN炮塔这种安装设计,需要对飞行做出较大幅度调整,由于原型属于机头进气布局。因此验证机改为两侧进气,进气道外侧连接着机翼,用腾出的机头空间安装炮塔,飞机整体上延长了约1米。安装的炮塔是SV-25-MiG-17武器系统,全系统重469千克,由3门TKB-495型23毫米机炮组成。


虽然它是炮塔式结构,但毕竟是安装在小型战斗机两侧,应该不像常规轰炸机上的炮塔可以随着旋转、俯仰。机炮部分只能进行俯仰方向调节,向上27度向下9度,3门机炮排列也很有意思。机头左侧上下并列安装2门,右侧则单独安装1门,3门机炮联动控制,理论上射速可以达到250发/分钟。


米格-17SN战斗机


米格-17SN战斗机


从两侧进气造型看比传统米格要先进,但是米格-17SN的测试工作却并不顺利,由于增重及气动布局的变化飞行性能不如原型。最大飞行速度下降约60公里/小时,爬升到5000米高度慢约0.4分钟,最高升限下降约500米,相应灵活性也打了折扣格斗性能下降。


如果说这些都还能克服,那么这架战机最重要的对地攻击就问题更多,由于采用手机控制想在高速飞行中命中目标基本不可能。因此为它配备了一套雷达系统和自动定向仪,同时还安装了一套特殊光学设备,再将飞行员座舱盖加大提供更好的视野,说到底一切为机炮扫地服务。


但问题是在测试过程发现,机炮偏转角度过大的话,射击后产生的后坐力将直接影响到飞行安全,超过10度偏转将失去射击能力。而且配套的机炮瞄准系统既复杂又不准确,完全达不到实战化需要的标准,再继续研制意义不大因此被下马。


米格-17SN战斗机


米格-17SN战斗机三视图


当然还有另一个更要命的原因,到了50年代空空导弹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而且地面防空火力也更加凶猛。如果还在以二战强击机思路改装这种炮塔式战斗机,不仅技术上达不到要求,就是飞行员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单座战斗机在高速对地攻击过程,还得分心瞄准目标太考验人,最后还是得回归传统模式再加导弹才是标配。


米格-17战斗机


米格-17SN战斗机三视图
喜欢天王蓋地虎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