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华茶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当代东亚儒文化圈生育率特别低下的另类原因

送交者: 曾节明[♂★★声望品衔10★★♂] 于 2024-05-16 6:29 已读 1933 次  

曾节明的个人频道

+关注
当代东亚儒文化圈生育率特别低下的另类原因:反生命的羞耻文化心理



  我在多篇文章中论及了东亚儒文化圈地区——包括中日韩、台湾、香港、新加坡,为什么生育率比女权主义、LGBTQ的文化毒源——西方国家还低得多。

  其主要原因是“面子文化”,面子文化造成了物质上(所谓出人头地)的攀比,带来精养孩子的文化,导致养育成本高涨,于是造成明明生活水平提高了,反而更加“养不起孩子”的病态现象。

  这个少子化的因素,不仅在中日韩等东亚儒文化圈地区显著,在西方国家华人群体中都很显著。

  “面子文化”是儒家理学的衍生物,由于儒家没有“天堂”、“地狱”和因果报应的概念,所以儒家的理学家们就拼命推崇名节牌坊,以牌坊舆论来规范人的行为,于是就形成了“面子文化”。

  这也是为什么儒文化圈之外的国家,并没有这种“面子文化”。

  那么为什么在遭受西方文明冲击之前,中日韩等儒文化圈国家并没有“精养孩子”的病态文化呢?因为传统的儒家并不以贫穷为耻,而以有违伦理纲常为耻,在西方文化入侵之后,东亚传统社会的伦理纲常遭摧毁(如在共产党国家),或遭解构(如日韩、台湾、香港、新加坡),于是东亚“面子文化”的内涵,全然不见忠孝节烈仁义,而只剩“出人头地”了。

  当代遭西毒(包括马列)和资本主义扭曲的东亚“面子文化”,除了比拼功名地位等物质成就外,还保留有一种反生命的羞耻文化,这种独特的反生命的羞耻文化心理,也是中日韩等儒文化圈国家,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生育率特别低下的原因之一。

  那么,什么是这种独特的反生命的羞耻文化心理?就是以死亡为荣,而以生存为耻的心理,这其实也是一种死亡文化心理。常见的就是崇尚于事无补的“尽节”、“殉国”、“殉道”。。。歧视俘虏(中国歧视战俘的传统并非共产党带来,日韩都有歧视战俘的传统)、极端歧视非婚生子等等。

  这些都是伤害生育率的文化心理。而一般的保守主义者认为:儒家传统总是有助于生育率的。这并不准确,因为有助于生育率的是儒家的孝文化,尤其是以无后为头号耻辱的生育文化(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儒家理学那些鼓吹为了面子反生命的文化,并不利于生育。

  但悲催的是,中日韩等东亚儒文化圈国家,在引入西方社会制度后,儒家的孝文化和生育文化在养老社会化机制的稀释下,遭彻底解构,但是,反生命的羞耻文化却许多保留了下来,其中之一是极端地歧视非婚生子,这就形成了当代西方化儒家社会(东亚社会)的一个奇葩现象:

  一方面故意不结婚,或丁克的人,不再有任何羞耻;

  另一方面非婚生子,却依然被视为严重的耻辱,遭受社会的莫大歧视。

  这种社会氛围,必然导致中日韩等东亚儒文化圈国家的女性更不愿意要小孩。

  了解美国大学的人不难注意到:美国白人女大学生非婚生子的人并不稀奇,美国的大学通常有托育设施,女大学生带着小孩读书,从容而自信,丝毫没有羞耻的压抑感;

  而没有丈夫的单亲母亲,在美国就更常见了,美国社会对她们没有任何歧视的社会氛围,她们非但不觉得抬不起头来,反而乐得享受美国政府给予单亲母亲的优厚福利。

  但是,我在美国还从来没有见过非婚生子的华人女性;没有丈夫、单独带孩子的华人女性,几乎清一色都是离了婚的女性,孩子是婚内所生,这跟国内的情况差不多。了解华人女人的人,不难有一种共同的感觉:许多华人女人结了婚都不想要孩子,更何况非婚呢?可以说,华人女人是当今世界生育意愿最为低下的女性群体。


  反生命的面子文化,使得中日韩等儒家文化圈国家的女性,更不接受非婚生子,她们宁可无后,也不愿蒙受非婚生子的耻辱,中国由于经历三十多年的“一胎化”计汉生育荼毒,女人们更加漠视生命,堕胎、弃婴就象小解一样的随意。

  而日本著名的电视剧《人证》,就是此种反生命面子文化社会发生的真实故事:剧中的日本女主角,在日本二战战败后,曾被美国占领军黑人士兵强奸,导致生子,十四年后,那个混血私生子因父亲贫病去世,而来日投奔母亲,造成了女主角的极度纠结,最终,日本女主角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前途,发狠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那首优美而痛彻肺腑的《草帽歌》的背后,就是日本社会歧视非婚生子的反生命面子文化。比其中韩社会,日本社会在性方面还算相对宽容的,中、韩社会在这方面的歧视会更重。

  而《人证》这种悲剧,在西方国家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西方基督教国家没有儒文化圈国家的这种反生命的面子文化,西方社会认为:被强奸的女性是受害者,没有什么耻辱的,耻辱的是强奸犯;而基督教认为:小孩的灵魂来自上帝,是独立于父母的,因此是无辜的,小孩与父母的罪行没有关系,具有天赋的生存权。。。这种文化当然就不会形成危及受害者“政治前途”的社会氛围。

  我流亡美国之初,有个来自东德的、叫诺玛的女士给了我热忱的帮助,有一次在旅途中交流时:诺玛居然告诉我,她的母亲曾经被苏联红军强奸,意即她有一半苏联人的血统。。。

  我当时非常震撼:她怎么能把这样大的丑事告诉一个非亲非故的人!

  后来才明白:无论是德国还是美国,并不以私生子女为耻,更不以女性遭到强奸为耻。

  西方文化的这种善念,反过来又一定程度地支撑了西方人的生育率,使之不像东亚儒文化圈国家那样滑落得低靡。

  这也应了一句善有善报吧。


  综上所述,东亚儒文化圈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之所以特别低下,也有儒家理学的某些糟粕因素。要复振中国人的生育率,是肯定必须破除华人的那种反生命的羞耻文化心理的,必须重树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北宋观念。



曾节明 2024.5.16 暖湿清晨




  
喜欢曾节明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曾节明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