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华茶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两宋灭亡的原因相反,兼论习近平的“加速”属性

送交者: 曾节明[♂★★声望品衔10★★♂] 于 2024-04-03 2:55 已读 7052 次 3赞  

曾节明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两宋灭亡的原因相反,兼论习近平的“加速”属性



  说起宋朝的灭亡,一般人都以为是软弱妥协遭的祸,这并不准确,因为北宋和南宋灭亡的原因是相反的,南宋灭亡前,其统治者对蒙古人一点也不软弱妥协,南宋对蒙(元),称臣、割地、赔款、岁币等等之前对金国的屈辱妥协统统没有了,南宋也从未与蒙(元)统治者签订任何不平等条约,但它仍然灭亡了,而且比北宋亡得更加彻底。

  两宋的名称谐音,就非常有趣,因为它不经意地带有亡因符号:谢选骏先生指出,“北宋”,即“被送”,即北宋本不该亡,它是被两个怂货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送掉的;“南宋”即“难送”,即便怂货(赵构)和金国外派间谍(秦桧)也没能送掉。

  也就是说,南宋系硬刚蒙古而亡,它和因皇帝认怂而亡的北宋,灭亡的原因是相反的。

  为什么说北宋本不该亡呢?因为当年的金军并没有消灭北宋的实力:

  靖康年间,女真铁骑虽有碾压宋军步兵的优势,但攻坚战是另一回事,防守的优势在宋军,宋军凭借坚城和床弩,防守的优势明显,大量地攻拔北宋的城池,至少短期内是金军无法完成的任务,而要灭宋就必须大量地攻取城池。

  所以金灭北宋之战,金军采取了绕城不攻,长驱直捣北宋首都的“斩首”战略,这种孤军深入的打法十分冒险,因为一旦不能迅速攻破开封,进退两难,粮草不济的金军,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中原地区距长城一线800公里左右,由此华夏先人建都中原地区的大智慧;而建都北京,一旦被攻破,北胡无后顾之忧)

  但对女真人来说,万幸的是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两个怂货丧失了抵抗意志,一心认怂求和,这两个怂货,不仅在金军到来,和再次到来之前,自撤防御体系,金军兵临城下后又自毁城防(听信妖道,洞开城门),终于酿成“靖康之耻”,北宋由此“被送”。

  北宋被怂货皇帝送掉,然则北宋皇帝为什么会成怂货?这就是宋朝重文抑武制度的反噬效应:宋朝的重文抑武制度,成功地防止了武将的造反,但也大幅消减了汉族的尚武精神,最终导致统治者本身也成了弱不禁风、意志薄弱的怂货。

  非止北宋被送掉,南宋收复失土的机会,也被怂货送掉,这个怂货就是赵构。但非同于钦、徽二帝,赵构是一个精明的怂货:

  他只是恢复中原的怂货,但在捍卫自己半壁江山方面,他却是一个异乎寻常的强硬派:签署卖国条约20年后(1161年),当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亲统60万大军南下时,赵构却“御驾亲征”,进驻健康(南京),亲自督战,支持虞允文取得了长江采石矶战役的大胜,令金国灭亡南宋的梦想彻底破灭。

  这时候的赵构为什么如此强硬,判若两人?因为不能再怂了,再怂他赵构将成亡国之君,死无葬身之地。要想继续做皇帝,就非得打退女真人不可。

  那为什么赵构在21年前那么怂?21年前,金国立足未稳,金军主力被岳家军打得节节败退,准备渡黄河北逃,河北四十多万汉人抗金义军风起云涌,而女真统治集团内讧不断,女真侵华势力已经岌岌可危。。。而南宋的能战军队,托金灭北宋,宋朝重文抑武制度暂时荒废之“福”,已经炼成,时有岳飞、吴阶、刘琦、韩世忠等多支能战劲旅,若乘热打铁,通力北伐,打回宋辽边境,甚至光复燕云十六州,都是大有可能的。

  但这时候赵构却十二道金牌严令岳飞撤军,并且与内奸老贼秦桧沆瀣一气,故意冤杀了岳飞父子(这其中,赵构比秦桧更狠,原本秦桧对岳云只判流放,赵构却指示斩草除根),然后,伙同秦桧,急不可耐地签订了屈辱卖国的“绍兴和议”——甚至屈辱到向金国酋长称臣的地步!

  许多人看不懂:大好形势,赵构为何这样怂地去断送?其实是他们没有看透赵构极端自私的精明:

  赵构根本就无心收复失土,因为收复失土必然导致金国采取杀手锏的报复手段——放回钦、徽二帝。两个太上皇回到南宋,即便不会颠覆赵构的帝位,也会给赵构的皇权增加两个十分头疼的大包袱,尤其是宋徽宗还是他的父皇;再加上赵构幼子夭折,自己又丧失了生育能力,那么具有生育能力的宋钦宗一旦放回,自然成了赵构个人的潜在的大威胁。。。这种局面,是赵构无论如何也是不愿接受的。

  因此,赵构宁可放弃乘热打铁光复北土的机会,为之不惜丧心病狂、猥琐无比地谋害岳飞父子。


  南宋之亡,则是因为在汲取北宋灭亡教训时,走到了另一极端:在理学的影响下,死要面子,宁失利,也不能失面子,视任何妥协、和议为耻辱,于是就丧失了灵活求存的柔韧性(这曾是北宋的优点),落得彻底灭亡的结局(比北宋更惨)。

  国家民族的存亡,首先取决于审时度势,中国道家有云:“至刚则亡”,“至柔则削”,北宋软弱过头,所以被削去小半壁江山,明朝崇祯时期无实力蠢硬,结果彻底灭亡,汉家江山被满人夺走。

  今天的贼愣司机,也因为不能审时度势,结果沦为北约反俄的炮灰,正带领乌克兰行驶在灭国的快车道上。

  南宋就亡在不能审时度势地硬刚蒙(元):蒙(元)的军事实力,比金国强大得多,而且蒙(元)在侵宋之前,已基本扫平了身后、周边的其他北胡(如金国、西夏),因此具有更大的控制能力,对付这样一个比当年金国强大得多的新兴强敌,南宋的明智选择,应该是在加强防御体系的同时,及时与蒙(元)签订盟约,甚至把原先上贡给金国的岁币,转贡给蒙(元)都不为过,因为敌我军事实力悬殊,南宋末年的军队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南宋初年。。。

  但南宋统治者却反其道而行之,非但不与蒙(元)签订盟约文件,反而在灭金后毁约(口头约定),主动向蒙占区发动偷袭(“端平入洛”),结果以惨败收场。“端平入洛”的惨败,导致蒙(元)侵宋的时间大为提前,南宋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滑落与蒙(元)的长期战争,战略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

  由于蒙(元)的实力和控制力比金国强得多,战争如果长期化,有利于蒙,而不利于宋,因为宋土会不断遭到蒙(元)蚕食,而国力不断衰退,蒙元则越打越强;但另一方面,宋军的防御能力不弱,水军的优势尤其明显,蒙(元)要灭宋,代价巨大,因此,蒙宋战争相当长的时期内,只要南宋妥协纳贡,蒙(元)统治者是有意愿议和停战的,但是,僵硬的南宋末年统治集团,却以任何议和为耻,1259年贾似道为使南宋获得喘息之机,乘蒙(元)内讧,对忽必烈搞的假议和,也遭群臣痛批为“通敌”罪状,可见南宋末年的朝堂的氛围已僵硬到什么程度?已经很像明朝崇祯时期了。

  由于南宋统治者的僵硬,与蒙(元)最后的议和机会,在樊城沦陷之后(1275年)彻底丧失了,因为自古“能战方能言和”,彼时蒙(元)已经演练出7万水军,宋朝的水网防御体系已被打破,南宋已经没有议和的本钱了。。。

  以朝鲜王朝之弱,因为及时对蒙古人妥协,而换得了免遭灭国(间接统治)的好命,反而是比朝鲜谈和条件好太多的南宋,落了个彻底灭国的下场,宁非咄咄怪事?

  原因就出在南宋的僵硬不妥协——打又打不过,又不愿赔钱赔不是求和,结果自然是“至刚则亡”。


  习近平其人,象是北宋末年+南宋末年的复合体:对党内外、国内外讲道理、守文明的,则硬到底,没得谈,甚至杀伐果决,架走紧套、毒死克强、横扫江家军、团灭胡团派。。。其傲其狠,大有朱崇祯凌迟袁崇焕的“胆魄”,但对国门外动真格的反抗,稍微有点实力有点风险的,都统统认怂,始终不敢动真格;对国内草民的反抗,也是欺软怕硬:对只敢上网的异议,抓无赦;而对动真格敢大规模上街的异议(如白纸运动),则迅速认怂。

  这等于是鼓励反抗者不讲道理、不守文明,而竞相动真格,这不是变相在煽动政变、兵变和民众大规模游行示威吗?

   这就是习近平的“加速”属性。



曾节明 2024.4.3 凌晨雨后微寒夜



曾某精神贵族一个,写作无偿,欢迎有条件者打赏,多谢!支付宝打赏:

www.paypal.me/zengjieming

贴主:曾节明于2024_04_03 3:11:01编辑
贴主:曾节明于2024_04_03 3:12:42编辑
喜欢曾节明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曾节明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