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五行学说中的时空哲学(上)

送交者: wangguotong[★★★声望勋衔13★★★] 于 2024-07-06 1:43 已读 4751 次 1赞  

wangguotong的个人频道

+关注

吴飞:五行学说中的时空哲学(上)


  要:和西方哲学一样,中国哲学中也有丰富的时空哲学,主要体现在五行学说中。《尚书·尧典》之观象授时提供了理解时空的一种基本模式,即四时与四方的对应。这一时空哲学再与《尚书·洪范》中的五行畴结合,形成五行学说的基本架构,由此架构又形成非常复杂的比类关系,成熟于《礼记·月令》中的宇宙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由于四与五不能整除,四时与五行常常无法匹配,主要体现在中央土没有相应的时节。这一数学问题反映了中的独特哲学地位。中是每个性命主体的出发点,但又是众多时空点中的一个,因而其中心位置是相对的,这正是性命论主体之所在。


一、中国哲学中的时空哲学


时空哲学是西方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往往决定了各大哲学体系的思想品格。现代中国哲学家参照西方哲学建立中国哲学基本形态及其问题域时,时空哲学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并不是因为时空问题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不重要,而是因为:第一,它大多隐藏在一些通常不被认为是哲学问题的领域中;第二,它往往并不直接出现在哲学家笔下。随着中国哲学思考的越来越深入和全面,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时空哲学问题。同时,历史学、考古学、古文献学、天文学史等领域的研究,也发掘整理出大量的相关材料,方便哲学上的进一步诠释。


在中国经典文本中,针对时空问题的讨论非常丰富。比如《尚书·尧典》(以下简称《尧典》)中的观象授时,通过历法来讨论时空问题。《周礼》各篇篇首的辨方正位,体国经野,则是对空间问题的讨论;而《周礼》以天地春夏秋冬六合结构安排六官制度,本身就有时间结构。《诗经》中的《七月流火》、《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和《礼记》中的《月令》都是重要文本。《周易》中对时与位的大量讨论,都是针对时空问题的。并且正如张祥龙先生多次指出的,《易传》和《中庸》中的时中概念,是以时间性的与空间性的相结合而成的概念。而中庸概念本身,又是由空间取譬,本身也蕴含着深刻的空间含义。张祥龙先生所注意到的父子、祖孙等代际之间的关系,也有时间的意味,而三《礼》中关于丧礼、祭礼的规定,《诗经》中关于祭礼的雅、颂之诗,都有非常深刻的代际时间意义。至于《春秋》作为史书,以《春秋》五始安排时间的开端,是一个极为根本的主题;甚至《春秋》以”“二时命名,本身就有历法时间的意义。


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尸子》),中文宇宙一词,本就是时空架构。中国思想中绝非没有时空哲学,只是它并非以西方讨论时空问题的形态出现,因而我们若机械参照西方时空哲学,往往抓不住要害。由上述粗略的列举可知,中国思想中的时间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历法和历史。中国天文学的主体是历法学,而不像西方天文学那样以行星运动规律为其主要研究对象。历法不仅是理解天道的一个主要入手点,确订历法还成为帝王建国的首要任务。至于历史,虽然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哲学也非常重要,但很少有哪个文明能有中国这么漫长而系统的修史传统。司马迁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汉书·司马迁传》)视为自己修史的使命,体现出极为重要的历史哲学。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为申明六经皆史之义,首先要证明《易经》也是史书。他说:得其说而推进之,《易》为王者改制之巨典,事与制历明时相表里,其义昭然若揭矣。(章学诚撰,第14页)他认为《易经》作为制订历法的哲学根据,是历史的根本来源。梁启超即指出,章学诚讲的是历史哲学。(参见《梁启超全集》第12卷,第277-278页)民国学者刘咸炘批评说:章氏徒以治历授时为说,举义太狭,不与《易》称。夫《易》彰往而察来,神以知来,智以藏往,史之大义也。(刘咸炘,第31页)他并非否定历法,而是要从历法中提炼出时间哲学,这才是历法与历史之间的关联:大明终始,六位时成,六爻相杂,惟其时物,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此与编年史同意,时即史之原理也。(同上,第32页)他又说:夫一切学问,后皆离神教而独立,何故天文与史书独尚联合?此必须求联合之故而后可解也。盖天道之显然者为四时,史本根于时间,变本生于时间。(同上,第43页)通过对历法和历史的哲学解读,阐释中国传统的时空哲学,章学诚和刘咸炘思想中都有强烈的历史哲学倾向。


从哲学阐释中国历法和历史,可与西方时间哲学深度对话。首先需要澄清中国与西方时空哲学非常不同的三个出发点:1不以事件,而是以性命为时间的基本单位;2未来、现在、过去不是分析时间的原初维度,而是派生性的;3不以无时间性的永恒来参照时间的流动,对时间外永恒存在者的设定,来自基督教传统的独特预设。笔者从这三点出发,已经初步尝试诠释中国的时空哲学,指出:无论时间、空间都是性命的节律。时间是性命展开的节律,空间是不同性命体之间的关系。每个性命体都有生长收藏的性命节律,因而有其私人时空,《庄子·逍遥游》中的大年和小年就是私人时间。就其为完全属己而言,可以说它是主观的;但它也是客观的,因为不论我们是否认识到,性命都在展开和逝去。同样,每个个体也都有其私人空间,即他和其他性命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但文明的确立需要确立公共时空,历法即确立公共时间,国家即确立公共空间。历史作为文明成立的最重要标志,使文明的时空观超出个体的私人时空,朝向不朽。《春秋》五始,是基于自然时间的公共时间之开端。《史记》的纪传体书写,便是将个体的私人时间(传记)纳入到公共时空(天子本纪)中,从而形成绵延不朽的文明史。(参见吴飞,2024年,第81-92页)


本文将继续该文中的思考,借助五行学说理解时空哲学。中国历法思想的成立,大大依赖于五行学说,因而五行学说构成中国公共时空建立的一个基本模式。五行思想,曾经是传统中国世界观的统治性思想。[“阴阳五行向来并称,但自清代赵翼以来,学者们已经普遍认为,阴阳与五行来源不同;庞朴先生又有力地指出,阴阳学说与易学传统,也有不同的来源。(参见庞朴,第77页)三种学说都与时空和历法相关,在战国两汉之际汇合,形成一种非常丰富的宇宙观。本文只讨论五行问题。]现代以来,一方面,以五行为架构的整个宇宙观遭到了否定;但另一方面,对五行思想客观严肃的学术研究,也一直在展开。顾颉刚先生说: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是中国人对于宇宙系统的信仰。(顾颉刚编著,第404页)梁启超先生则称:阴阳五行说,为二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见同上,第343页)其后,经过众多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前赴后继的研究,我们对阴阳五行说的发展演变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邝芷人先生借用生物学家贝特兰腓的概念,将阴阳五行当做一个一般系统理论(邝芷人撰,第418页),杨儒宾先生则借助埃里亚德的宗教人类学解释框架,将五行学说当做中国古代的太初存有论(杨儒宾,第9页)。邝先生将阴阳五行当做一个完整的体系,更加看重其总体关联,说明阴阳五行并不止是迷信,而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思维体系;杨先生则分述阴阳、气、金、木、水、火、土等概念的神话与文明含义,表明在五行学说的思路中,体现着中华文明相当根本的思维方式。但笔者认为,从性命论的角度重审五行学说,可以看到,其精神内核乃是一种时空哲学。


二、观象授时的时空架构


学者们对五行说起源的研究大致有如下六说:(一)四时说,(二)四方说,(三)五材说(参见刘长林,第9-19页),(四)卜兆说(参见庞朴,第75-98页),(五)天干五子周期说(参见潘雨廷,第8册,第31页),(六)五星说(参见刘起釪,第133-160页)。《尧典》中的观象授时和《尚书·洪范》(以下简称《洪范》)中的五行畴,是五行学说最重要的两个来源。虽然二者在五行学说形成的过程中都很重要,但我们认为,在演变过程中,观象授时作为理解五行体系的基本框架,更具主导性。现代学者往往非常看重五行畴的意义,并将水火木金土与古希腊四元素说相对比,忽视了观象授时说确立时空架构的决定性作用。我们首先来看观象授时的段落: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岀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帝曰:咨汝羲曁和,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尧典》)


陆德明引马氏云:羲氏掌天官,和氏掌地官,四子掌四时。(见阮元校刻,第251页)羲和家族掌管了天地春夏秋冬六合,正与《周礼》六合结构相应。其中展现出观象授时的几个方面:东、南、西、北四方(尧所在的就是中)与春、夏、秋、冬四时各自对应,更与太阳在星图中所在之方位相关。


东南西北四方与春夏秋冬四时之间的时空对应,会让人联想到现代科学中的相对论模式。爱因斯坦如此界定时间:我们把一个事件的时间理解为放置在该事件的(空间)最邻近处的那个钟上的读数。(爱因斯坦,第19-20页)相对论所讲的时空一体,是通过对事物运动的观察来理解的,并不承认事件之外的时间和物体之外的空间。在狭义相对论中,空间是运动的距离,时间是运动的时长;在广义相对论中,所谓空间弯曲,指的是运动方向的弯曲,所谓时间弯曲,则是时间和速度的变化。因而其所讲的时空一体,是事件的时空坐标的连续性。


观象授时中的时空一体非常不同。《汉书·律历志》云:四方,四时之体。这种一体首先体现在历象计算与方位测量的关系。羲和兄弟需要到东南西北去确定春夏秋冬,因为要确定春夏秋冬四时,就必须准确测定东南西北;测定东南西北,又离不开对太阳与北斗、营室的观察。这两个方面是二而一的关系。许多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有了准确的四方定位和相关的天象观测。(参见冯时,2010,374-376页)《诗经·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毛传:定,营室。方中,昏正四方。揆,度也。度日出日入,以知东西。南视定,北准极,以正南北。(见阮元校刻,第71页)古人建造房屋,不仅立表观测日影的变化,而且根据营室和北极星(其实是北斗)校正南北方向。《周礼·考工记》《淮南子》和《周髀算经》等书中对这一观测方法也有详细描述。冯时先生说:古人正是利用了北斗这种终年可见及赤道带星官所具有的固定的行移周期的特点,建立了最早的时间系统。(冯时,2006年,第3页)


《尧典》观象授时与《周礼》辨方正位,虽然一个讲历法,一个讲方位,却是紧密关联的。《周礼》每篇起首都说: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周礼·天官冢宰》郑注:《司徒职》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郑注用《司徒职》之说强调了在这一体系中的重要性,阐释了四方与四时的关联。因而,辨方正位与《尧典》中分命羲和宅于四方之地观象授时,平秩东作”“平秩南讹”“平秩西成”“平在朔易,其意义是相当的,即辨方正位就包含了观象授时之义,观象授时也必然要通过辨方正位才能完成。可见,《尧典》和《周礼》两部经分别将观象授时、辨方正位当作天子建国的头等大事,因为只有准确地测算出春、夏、秋、冬四时和东、南、西、北四方,天子才具备了建国治民的合法性与基本技术。《周礼》按照天、地、春、夏、秋、冬六合确立官制体系,正是以此为其宇宙论根据。


字,《说文解字》:四时也,从日寺声。段注:本春秋冬夏之称,引伸之为凡岁月日刻之用。(段玉裁,第302页)本来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关注的并非细小的时刻,而是四时的变化,故《春秋》笔法,书日、月、时、年,其中时指四时。《说文解字》又录之古字,从之日,盖时为日之所之,春、夏、秋、冬,日之所在不同,而分出四时。甲骨文材料中有明确的春、秋二时,却尚未见夏、冬。很有可能,一年最初只被分为春、秋二时,后才被细分为四时,故春秋代序,已简略代表了时节变化之大概,而其间又有对阴阳变换之简易描述。《周礼》的六合结构亦以四时之序配合天地,据此确立王国六官。鲁国记史褒贬之书,名为《春秋》,当亦有此义。


一岁划为四时;《月令》中又将每一时分为孟、仲、季三月,而为十二月;每月当中又有二个节气,共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又可分为三个候,每候五日,全年共七十二候。这是被不断细分的结果。《尧典》当中已然确定,四时共三百六十六日而成岁,其历法虽然粗疏,但已将中国历算传统最基本的关切呈现出来:万物生长之节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就是中国传统对的基本理念,与希腊传统由时刻()出发理解时间()非常不同。


我们可以同样的角度理解四方。除去斗柄变换和立表测影的理解之外,对于地球北温带的中原地区而言,南方是接受阳光最充足、最炎热之地;北方是接受阳光最少、最寒冷之地;东方日出,展现着一片勃勃生机;西方日落,呈现出夕阳收聚时的富足。《尧典》中虽尚未出现明确的阴阳之说,而此四方与性命之四种节律的对应关系,亦与四时完全相当。所以,观象授时中的时空一体,来自于四时与四方测量的相互关联,而在哲学上,可以理解为性命节律的两种表现方式。性命纵向展开形成的生长收藏节律,就是时间;横向位置的生长收藏节律,就是空间。


由前引《周礼》郑注对的强调,可推测出,在东南西北四方之间,还有一个方位,即尧帝所在的,只是《尧典》中并未明言。殷人已有四方观念,且以四方之神为祭祀对象。东西、南北交汇处,既是四方之外的又一方位,又是观测者所在之处,即第五方的。(参见冯时,2006年,第10页)对于一个性命主体而言,东南西北四方并非仅仅是物质的广延,而是他的前后左右,是太阳升降与北斗斗柄所指的不同位置。因而,这不同的方位对他的生命有着不同的意义。每一个性命主体都会以自己的中为基准,建立一个时空坐标系。天子立于国之中央,以观象授时和辨方正位,正是为其人民建立起一个共同的时空坐标。


对处于中位的性命主体而言,四时与四方以两种方式展现了其性命节律。春分之时,万物生长,其生命开始活跃;夏至之时,万物繁茂,生命达到繁荣;秋分之时,由暖入寒,生命进入收获阶段;冬至之时,冰天雪地,生命处在一个潜藏隐匿的状态。将四时分为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六日,由太阳历与太阴历不同计算方式的交叉组合,其于生命节律的理解,越来越精细。基于这一历算方式,甲骨文中就有了天干地支,十二地支成为一年中纪月的方式,又是一日之中计时的方式;干支相配而为六十甲子,既是纪年单位,又是纪日单位。这是对时间更精准的计算方式,说明那时候的计时方式已经相当成熟。将干支计时法运用到大小不同范围的时间单位,人们以类似的节律来理解时间的变化。一岁之中,有四时生长收藏之消长变化;一月之中,亦有月相的圆缺循环;一日之中,更有日升日落的昼夜交替;邵雍则从年的单位向上推,到世、运、会、元,虽然测算单位越来越大,但计算比例是一样的,即,其变化节律是一致的。对天象的进一步观测,使人们形成了对时间循环、阴阳交替的理解。


古代各大文明都曾出现以天象计算时间的方式。在柏拉图的《蒂迈欧》中,时间的创造同样被认为与日月星辰的运行息息相关。但随着西方哲学越来越抽象化,时间愈来愈同天象变化相脱离,哲学家们越来越关注抽象的时间,认为日月星辰之运行并非真正的时间,只是对时间的一种计量方式,甚至未必准确。现代钟表的发明,标志着客观绝对时间观的确立。(参见吴国盛,第86页)但是,钟表上的时间仍然脱离不开根据日月星辰之运行确立的时间测算方式。且不说日月时年仍然是我们理解时间最基本的测量单位,二十四小时、六十分、六十秒的测算单位,仍然是基于天象循环节律的理解。虽然现代科学有了对分秒更精准的计时方式,但对它的基本理解仍无大的变化。


中国的计时方式,一直保持着与天象循环的紧密关联。但这种关联的意义,并不在天象本身,而在于每个性命体的节律参照系。一年四时的意义,在于性命的生长收藏;同样,一日十二时的意义,在于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节律。日、月、时、年,均可在性命节律的意义上理解其循环。由十二时辰构成的一昼夜循环,和由十二月构成的四时循环,是人类生活所参照的两种最基本自然节律,天地则已易矣,四时则已变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礼记·三年问》)但人类的性命节律尚不限于一岁,故而又有六十甲子。


三、五行畴及其配物


《洪范》五行畴水、火、木、金、土,表面上是五种物,与希腊-印度传统中的地、火、水、气四元素说非常相似。(参见丁四新,第138-149页)但五行说产生之后,很快即与四时五方说结合。因而,只有在明确了四时五方说的时空架构之后,我们才能再来讨论这五行,以避免盲目比附元素说。


《洪范》云: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言辞虽简,却包含了四重结构:1水火木金土五物,但没有按照相生的次序,相生是在与四时四方说结合之后形成的:春(木)-夏(火)--秋(金)-冬(水);2一二三四五,即后世所说的生数,是按照水火、木金两对相胜关系再加上土形成的;3五物之性也已经相当清晰地展现出来;4虽然没有后世五行说那么复杂,但五行与五味比类,也是五行说的一个基本特质。


五行说与古希腊元素说相比,有三方面的重要不同:首先,元素是万物构成的基本单位,但五行并不是万物组成的元素,而是一个配物体系;第二,四大元素是根据其所在位置和构成而有明确的高低次序的,即火最高,其次是气,再次是水,最低是土。但五行是基本并列、相生相胜的循环次序,没有明确的高低之分,虽然土和水会得到特别的重视;第三,在概念的哲学化中,五行之体性与元素之上的实体有着相当实质的差别。即,随着哲学对存在、实体的关注,四大元素的物性越来越边缘化,丧失了哲学意义,但《洪范》中的五行体性却始终非常重要,是哲学思考的重要资源。


葛瑞汉试图以结构主义方法理解阴阳五行的符号结构。(参见葛瑞汉,第1-27页)这提示我们,重要的不是五行间实质的关联,而是一种配物分类结构。五行之性彼此互异,五者之间的差异关联,便通过这种结构表现出来,且以一、二、三、四、五数字相联而成其循环次第,因其生性之别而错落有序;五味,乃是古人对味道的基本分类,与五行相配而形成结构、次序,至于每一味与一行之间,未必精确地一一对应;正是因为不追求精确对应,才会衍生出以后更大规模、更多层次的配物。


《逸周书·小开武》: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这应当是今见五色之目的最早记载,其五行之数与《洪范》相同。《墨子·旗帜》:木为苍旗,火为赤旗,薪樵为黄旗,石为白旗,水为黑旗。旗帜亦按五色排列。(参见汪涛,第261-294页)

喜欢wangguoto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