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家居百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02 「参」带来最大扭转的动力

送交者: 陈希光[品衔R1] 于 2022-02-02 11:23 已读 712 次  

陈希光的个人频道

+关注
02 「参」带来最大扭转的动力

这样子来解释「参」,自然会发现它和任何静坐方法都不一样。它不追求姿势、方法、甚至不讲究练习的形式。假如还可以把它当练习来谈,也就是从早到晚都可以练习。

「参」只是让我们肯定自己从来没有跟一体、整体分开过,也只是让我们随时提醒自己,而同时回到一体。透过「参」,也是在承认从身体或脑是不可能醒觉的。从相对,不可能跳到绝对。

任何静坐的方法,无论是专注或关照,用意最多是把头脑的运作集中,集中或停留在同一个对象;或停留在同一个过程,保持专注或关照,而让念头消失,让我们的本性自然浮出来。本身还是站在「我」面对这个世界,培养种种「我」的功夫。衍生出来的种种身心变化,难免还是从「我」的角度再看。例如觉得「我」的杂念减少,或「我」与宇宙合一,「我」的定力更深更强了,「我」有种种超脱的体验。

「参」的不同之处在于,还没开始「参」,修行者就已经站在真实来看这个世界。最多是通过「参」,把这个真实找回来。所以,「参」其实带着一个动力,而静坐是在同一个对象或过程上重复。

用一个比喻来描述两者的差别:静坐就像一尾鱼专注于眼前的东西,也许是其他的鱼、石头、泡泡、水草……。通过专注或关照,念头可以停下来,甚至消逝。通过这样的空当,一个人原本看着外在的事物,突然转回内心,看到自己。

或者换个说法,静坐是让主体  (我) 与客体(静坐的对象) 合一。在合一的状态,我们自然进入当下,把当下这个瞬间拉长。当下一拉长,我们本性或生命的本质 (也可以称为「真实」)自然浮出来。

然而,「参」站的角度不同。它已经肯定生命的全部,是站在无色无形、空、内心去观察一切,去看着眼前的注意力落入一个角落。意识的出发点截然不同。「参」什么都不理会,不去在意任何由「我」衍生的产物。它绕过一切现象和状态,只是一心专注于「我」的根源。

「参」采用不同的优先顺序 ——完全集中在「我」的上游。把「我」的根源找到,一切现象自然消失。一个人自然达到「止」,也就自然解脱。不需要再花时间练习或是分析各种体验。甚至,一个人站在一体,就连「参」都变成多余。最多只是通过「参」记得一体,记得自己的本家。

我才敢说,对已经准备好的人来说,「参」是最好的心理疗愈。它跟任何疗愈方法不同,也是一样的道理:不在创伤或失落的层面去不断分析,不可以去重现痛苦,而是直接把注意力集中在「我」的根源,也就是痛苦的根源。通过「参」,参到底,「我」消失了,一切的障碍和问题也就解开了。

回到鱼的比喻,静坐是从意识的一个角落进入一体,就像前面说的,是站在鱼或「我」的角度,念头安静下来,注意力突然从外转向内,而看到真正的自己。相对地,「参」不是站在鱼的位置,反而是从本性的角度在钓鱼  (「我」、「我」的念头)。本来就站在一体或整体,一切已经是完美,一切都已经完成。假如用状态来表达,它本身是最轻松、最根本、最不费力的状态。

「参」,最多是站在一体,就像顺着线钩住鱼,把它往主体拉,拉回存在的家。最后,没有钓鱼的人 (「参」的人),也没有被钓的鱼(念头或「我」),连钓鱼在拉的线都没有,只剩下一个拉的动作 ——「参」。

假如说把「我」画成一个人,而「我念」 (I-thought) 画成一根绳子,这根绳子最多就像落在一个看不到底的深渊。我们非要去拉一拉绳子,看看里头有什么东西。但是,永远拉不到的。眼前的,是一个无底洞。

我们不知道其实是反过来的,是一体在拉我们,早晚把我们吞掉。站在「我」或「我念」,我们会认为是自己在主动追求。这是「参」最有意思的层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一天会突然体会,就连这个「我念」的绳子,其实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一体,甚至连「我」也没有离开过一体。就连「我念」的绳子也和一体一样在放光。

「我念」、「我」、「一体」 其实从来没有分手过,一而三,三而一。接下来,没有一个人在钓鱼,也没有人在拉绳子,更没有绳子(我念)好谈。存在的,最多是一体。

所以,「参」不讲究方法,不在形式上着墨,没有什么游戏规则好谈。它本身分就是最简约、最有效率的方式,让我们记起自己就是一体,一体就是自己,从来没有分手过。我才会在称它是最高的法门之一。

尽管「参」是最高的法门,却只有少数人懂得运用。可惜的是,即使这一传承千百年来不曾中断,却已经失去了脉络。

我常常看到有些修行者在参话头[1],却不明白为什么要参。最多只是念头消失,进入比较安静的状态,而不能从一般的意识跳出来,更不用谈解脱。

我会把「参」的方法当作最高的法门,还有另一个原因:古人的传承思考着上师与弟子代代相传,而不曾中断。以为好老师的印可(印证、认可) 在过去是相当重要的关键,可以让学生省下许多冤枉路。

                           

只是,过了千百年,这个传承不再那么犀利,找到一位好的老师非常不容易。而「参」这个方法,本身就像一个好的老师,可以引领我走到底。一个人即使有各式各样的空灵 或奥妙的领悟 或体验,甚至认为自己开悟了,还是需要通过「参」穿越自己的体悟而不会迷路。也就是说,只要有任何体验或领悟可谈的,还是可以「参」——

还有领悟可谈的人,是谁?

有佛陀或天使现前的人,是谁?

可以表达这么高妙的境界的,是谁?

可以描述这些境界的,是谁?

这样子,一路参到底,才可以消除头脑所带来的任何错觉。

前面也提到,古人认为只有最成熟、最够格的修行者才有机会接触到「参」。其中,又只有少数的人会运用。假如门槛那么高,也许你会想问:「为什么还要带出来?」

我承认,这确实是一个考验,明知道这个门槛不容易,但总认为你我够聪明、够成熟,而可以接受这个方法。

从另一个层面来谈,人类生活的步调已经快到了一个地步,让每个人都活在分别、隔离的意识状态。假如没有一个犀利而到位的解答方法,人类不可能永续健康,甚至可能连生存都谈不上。然而,这一集体的危机,也促使我们更快踏出来,尽快在意识上彻底地转变。

人类从有文明到现在,没有一个时点像现在这么难得——地球的发展或频率,已经快乐足以触发集体的醒觉。当然,我也舍不得错过这个大机会,才鼓起勇气写下这一系列的书,为你我准备进入人类演化的下一个阶段。

相信你读到这里,会想再进一步知道,怎么去「参」?和一般静坐又有什么区别?

静坐是守住一个客体、一个对象,假如我们把「参」当作静坐,「参」的静坐可以说是守住纯净的根源,也就是生命的来源、「在」或「空」,是我们全部意识的根源。

「参」,最多是把注意力守在这里。

通过「参」的静坐,一直把注意力守住的对象(在、或空) 当作自己,一个人也自然成为这个 ——「我」融化到一体,成为「在」,成为「空」。

一般我们用 I Am 静坐,也就是不断重复「我 ——在」,坐到最后,没办法重复了。那么,「参」,反而是通过头脑的「动」,也就是念头,一路追察到根,通过「动」回到宁静。本身是用「参」的力量——

我是谁?对谁,有这个念头?有这些情绪、有这些感受、有这些变化?

答案,当然是——我。

那,我是谁?

重点是「我是谁」没办法回答的部分,每本激发回答的宁静。

没办法回答的宁静,其实就是“I Am.「我——在」。

但是,它不动,它也不需要表达它自己。

这样子做下去,「我是谁?」之间的空当自然越来越长,一个人也就停留在空当。

重点就是停留在这个空当,意识层面的动——念头,也就自然消失。

停留在这个空当,也就清清楚楚地在「在」 的状态。

其实就是那么简单。

一个人臣服到底,自然有一个见证的作用。意识和念头会劈开,人站在意识做见证。意识本身就好像是「在」的观念,一个人也就是从 「在」 看着 「有」,进一步 「参」——

我是谁?对谁,有这个念头?为谁,有这个见证的观念?谁还在做见证?

当然,答案又是 ——我。

那,我是谁?

所以,「我是谁?」 这种参,自然就把一个人的状态带到见证的上游,走到哪里?完全走到 「在」,走到没有念头,走到 beingness ,走到存在。

走到 ——你,就是。

你是。

完全没有念头。不光把主体和客体、对象之间的关系打破,连「观」 都打破。

到最后什么都没有。

「参」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的方法,原因在此。



贴主:陈希光于2022_02_02 11:23:58编辑
喜欢陈希光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